不论是由于ChatGPT的冲击也好,其他因素的影响也罢,自媒体作者的日子今年开始更不好过了。有的写手为了流量,已经开始写低俗的内容了,还有好心的朋友劝我:别写正史了,试试写写野史看,最好带点香艳的小情节。对于要不要改变自己,我其实也纠结过,我们在文章最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抛开一些乱象和不公平,我还是愿意去寻找原因的,也会思考:同样是自媒体作者,为什么有的人阅读量就高?为什么有的文章会被认同?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鉴呢?
在分析一件事物之前,我们一般都会先去分析其底层逻辑。
有人说,上来就谈逻辑,是不是有点故意玩高深了?
其实,新媒体写作的底层逻辑说白了就是:新媒体写作的本质定义及其特点。
什么是新媒体写作?新媒体写作是和传统的纸媒相比较而言的。只是写作的媒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就可以完成写作。
新媒体写作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它是有针对性的价值写作。
1、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给读者呢?
这时,我们就要寻找一些共通性的东西去研究,不论是故事类的、致用类的、新闻类的,都能适用的原则。
说白了就是抓住读者的三个“点”:
①痛点
我们需要针对读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要考虑什么才是读者最急需的,也就是要找到他们的痛点在哪里?
我个人认为这个是最难把握的。尤其是我们写历史类的最难找痛点,毕竟历史有一定门槛,又不是人人都必须的,或许我们就得去深挖一些料,写写新鲜的或者说是和以往观点完全不同的内容,你还不能写的文绉绉,一定要生动有趣,稍微给一点知识就可以了,还是要以趣味性为主。
②痒点
痒点就是:读者对这个知识不一定需要,但是你通过文章能激发出他的某种欲望。
读者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他们想达到怎样的状态?
分析自己的粉丝构成、年龄段,以及研究过去粉丝点赞评论多的文章,或许会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③爽点
爽点也就是卖点:你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法?你提供的方法是否有可行性?致用类的文章你是否有自己的一些体验或者实践?
这些对于美食类、心理学、育儿的文章,很好找爽点。比如给到缓解抑郁的方法?孩子哭了怎么哄,就给到你的经验。美食就更简单了,直接用文章或者视频的方法告诉读者你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当然你给到的方法一定要是实用的,对读者有帮助的才行。
2、从读者的角度来说:
首先,文章的内容有干货的,有价值的文章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我们要让读者不仅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思考,还能有所收获才行。
第二:它是一种有互动性的写作。
①新媒体文章后面都会有评论区,读者和作者之间可以通过评论区进行交流和沟通,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提高文章的热度和流量。
②从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方式上,我们甚至可以看出作者的人设,作者的性格仿佛跃然纸上,有时评论比文章还要精彩。
③评论区利用好的话,可以增加读者黏性,还可以帮助作者不断地调整写作方向,有时还能触碰出新的创作灵感。
第三:它是有方法论的。
任何写作都会有一些方法,那么如何学习新媒体写作的方法论呢?
可以从以下几种渠道着手去学习:
1、参加新媒体的培训课程。
参加这类课程主要有两大好处:
①找到写作的基础框架体系:它的定义、方法论,实践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这些,不过读书就得自己去悟,来得稍微慢一点。课程则可以听到别人成功的经验分享。
②找到同路人。
在参加这类活动中,我们会认识一帮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同频的写作者,可以在一起交流、分享写作经验、写作方法等等,还可以互相支持、彼此鼓励……
我自己之前在简书和别的地方都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还是很有收获的,也确实结识了一些同路人。
2、参与写作类书籍的主题阅读活动。
阅读之前当然要先选好书,关于写作类的书单,我们可以去“知乎”、“在行”上问。也可以找懂行的老师帮忙推荐。
读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去了解它的底层逻辑:它的写作框架每一部分是怎么搭建出来的?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些我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找到,但是至少需要读5—10本书,还得是读那些相对比较经典的,你能从中找到框架的书,需要一个阅读量的积累。
3、拆解优质的文章进行学习。
拆解优质的文章,然后再一项一项地去对标、去模仿,去练习,这是最短、平、快的方法。富兰克林就曾用过这种方法。
并且你拆完后,把你写出来的文章放到各个平台上去试效果,看看有什么反响?试过效果之后,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拆解学习并不是抄袭,更不要“照猫画虎”,我们只能借鉴,并把它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何进行新媒体创作?新媒体写作说难真挺难,说简单也就掌握8个字的诀窍就够了:有用、有料、有力和有趣。
1、有用
它是新媒体写作的第一核心要素。新媒体写作其实就是提供价值的干货式写作。有了这个,你的文章才能及格。
2、有料
就是你的文章里要有比较鲜活的、属于你自己的事例或故事。写作内容要新颖,要真诚,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体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样概述自己的作品价值:提供了在任何程度上都难以想象或编造的丰盈的真实的细节。
3、有力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审美(思考)层面上的“有力”。
古诗词的美就是在审美和思考上的有力。你还要想想,你的思考有没有深度?抓没抓住别人想不到的点?能不能通过现象找到共通的东西,进而发现事物的本质的东西,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
②情怀层面上的“有力”。
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怀,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在写作时如果能写出属于你自己的温度,表达出你的情怀。
4、有趣
有趣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但是它又很重要。一篇文章虽然有知识量,但是太枯燥深奥了,也是没有人愿意读下去的,所以它应该是深入简出,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
这8字诀解释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就难了,你需要在你擅长的领域去找话题,你找的话题不仅得是你擅长的,还得是读者感兴趣的,老生常谈的内容如果写不出新意最好不入手。
新手要先把握住“有用”和“有料”,再去追求“有力”和“有趣”。
心态很重要,心态好就成功了一半首先,我觉得作为自媒体作者,我们必须要有死磕的精神。
写作是一个门槛不高,入手相对容易的职业,但是要长期坚持下去,却很难。
很多人,开始没有粉丝,没有流量,慢慢地也就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了。
其实,别说我们是这样,就连那些大作家写的作品,也都是从无人无津开始的,作家余华最开始投稿,也总被退稿,他就反复修改反复投,一篇稿件甚至按刊物的高低层次去投,先是人民文学、收获杂志之类,被退稿,就投上海文学之类,再被退稿,就投地方小杂志。
我们自媒体作者也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篇流量不好没关系,再写下一篇好了。一旦发了,就不要再浪费太多精力在它上面了,而是投入到下一次写作上,争取写出更好的。
要知道,很多人都是死磕很多年才会有一些收获的。有句话说的好: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到最后的人不多。
其次,一个成熟的自媒体作者还应该有匠人精神。
写作是一项可以习得的技艺,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就像作画和练毛笔字一样,需要不停地琢磨,不停地练习和修改。好作品也是,有时它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要有地摊心态。
我们要试着把文章当成一种地摊产品,我们说的地摊产品不是指低质,而是说我们写的文章一定要接地气,不是所谓的“阳春白雪”高高在上的感觉。或许我们可以从今年的淄博烤串大火这样事件上想想,既便宜又好吃,还有烟火气的东西,谁不喜欢呢?文章也一样。
这一点也是我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不少人跟我说,我的文章有点“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了,也有委婉的朋友会说:你文章文学性挺高的。我也想试着去改变,有时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改变自己和风格都不容易。
另外,我们要接受别人的品头论足,允许读者表达出不同的声音,然后再根据数据、评论,反馈等不断地修改。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流量,怎样的读者,我们都要有不断挑战自己,更新迭代的勇气。
还是那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知行合一很重要,把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并且要长期坚持并接受检验。
写作本身就是一场矛盾的修行,这条修行之路充满了艰辛,并且矛盾重重。在写作之路上,我们都怀揣着梦想,在矛盾中前行,并且享受着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咬着牙坚持着。尤其是在流量不好的今天,长期坚持写文更加不易。
最后,我们再来回答一下最开始的问题:为了收益,我们要不要放弃底线和原则?写自己不愿意写的低俗的东西呢?
如果你是一位有着体面工作的写作者,只是把写作当成是一种爱好,收益只是附加值。那我觉得大可不必,你只需要用写作陶冶情操,在文字里安放自己的灵魂就好。
如果你真的需要用写作收益来补贴家用,那么你可以试着做适当的改变,去研究并模仿一些流量好的文章。但千万不要为了流量,而使自己掉价,因为低俗的文章即使流量再好,也不等同于优质,短期或许有利,长期来看还是弊大于利。或许你可以试试多种渠道投稿,纸媒和自媒体兼顾,或者尝试写网络小说等。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至少现在的我,还是不愿意这样做的。你说我跟不上时代变化也好,说我有陶渊明似的文人风骨也罢,褒贬都随大家。我还是愿意多做一刻自己,不到山穷水尽,不想轻易改变自己。
不知道上面的方法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各位条友,你们在面对流量不好的时候,都采取了那些措施呢?不妨留言给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