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做兄长的皇太子,若其多活十年,或为元朝“续命”百年的天子!

史魔南歌子 2023-11-25 11:15:58

说起宋太宗赵光义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看官们一般都会想到什么呢?应该都会想到,这两个人曾经是亲大哥最好的弟弟,在大哥驾崩之后,这两位好弟弟却做了同样的事情,就是将原本可以继位的大侄子们撇到了一边,自己仗着早已培植好的强大势力“强行”登上龙椅,做成了“兄终弟及”的帝王神话。

可在后世史册当中,大多数都记载着他俩都是生前就与大哥赵匡胤、完颜阿骨打有了既定的誓约,正所谓“弟承兄位,叔侄相传”,可结果呢?“叔侄”相传几乎成为了“历史狂风中被吹散的一则笑话”。大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兄弟,完颜宗干、完颜宗峻兄弟在史册中却没有只言片语敢质问这两位二叔们,帝王家事有何道理?

然而在“兄弟相传”的帝王当中,还是有真正讲明白道理,并不那么让后人扑朔迷离的“典范”的,恐怕这也是五千年整个历史长河当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好弟弟,他就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也被人称作汉名“寿山”,蒙古孛儿只斤氏,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朝其实有三对兄弟传位例子,即武宗仁宗兄弟、明宗文宗兄弟,还有最后的宁宗惠宗兄弟。而这三对兄弟当中,只有武宗传位给仁宗,最为清白,完全没有赵家兄弟“金匮之盟”的欲盖弥彰,也没有阿骨打、吴乞买兄弟间非议众多。

元仁宗本来是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来做皇帝的,可他却偏偏不听亲妈妈的劝告,一定要迎接远道而来的兄长海山来即帝位。所以这位原本强势凶狠的哥哥元武宗即位后,也毫不犹豫地将“让位”的弟弟寿山指定了为皇太子,这在元武宗在位年间从来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所以寿山成为元仁宗是完完全全顺利合法即位的,而“仁宗”这样高档的庙号能最后被他折桂加冕,也确实说明了他的帝王人品也是值得肯定的。

元仁宗也是整个元朝八十九年历史当中(从南宋灭亡时算89年,从忽必烈建元称帝则为98年,从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则为162年),唯一一个差点能让元朝成为像北魏、辽、金、清这样汉化程度极高,或完全汉化的大一统王朝。可惜元仁宗只做了九年皇帝,如果他能多活十年,甚至二十年,元朝的国祚至少都能与北魏、辽、金相当,甚至媲美于清朝。元仁宗也是从成吉思汗、忽必烈以来,除最后一位元顺帝外,最像汉家天子的蒙元皇帝,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这位敢开科举,以汉法治国的大元“儒术”天子。

元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名为爱育黎拔力八达,汉名则为“寿山”,此文中小编概称“寿山”。他是元顺宗答剌麻八剌次子,元顺宗并没有做过皇帝,据说他还是一个哑巴,是他的长子元武宗登基称帝之后,追尊他为顺宗皇帝的。元顺宗后来娶了屠户之女答己,就生下了元武宗和元仁宗兄弟俩。

而元顺宗则是同样没做过皇帝的元裕宗、真金太子的次子,真金乃元世祖忽必烈的嫡长子,可以说元仁宗的身世在蒙古皇室当中极为尊贵。元仁宗寿山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三月,也就是他的曾祖父忽必烈大汗七十岁的那一年。

到了元仁宗的三叔元成宗大德九年冬十月,成宗皇帝病重不起,他的卜鲁罕皇后坐镇中宫把持了朝政,并以皇帝的名义传诏元仁宗海山与其生母答己王妃从京师大都外出到怀州居住(今河南焦作地界)。大德十年冬十二月,海山到达怀州,而所过郡县,竟给他提供了极为奢华的享受,寿山王子气得下令将他们布置的一切全都撤去,并严饬自己的护驾随从不得惊扰地方百姓,又命令佥事大人王毅对手下之人进行考察,并向他禀报情况,百姓听说之后,都非常欢悦地接受这位王子的到来。

大德十一年春正月,成宗铁穆耳驾崩,当时寿山的亲大哥元武宗海山是怀宁王,在漠北做北部边疆的总兵大人,当寿山与答己夫人听说三叔驾崩之后,立马动身赶往大都奔丧,两天后从怀州到达了卫辉,经过了殷商王叔比干墓,寿山见了对左右侍从说道:“纣王荒淫无道,荼毒四海,王叔比干进谏,纣王居然剜其心,所以就这样失掉了全天下!”于是命人到比干墓前进行祭拜,然后要求随从将他的话传至后世。

当他前进至河北漳河地界,正值大风雪,有个乡下田叟拿破盂盛了一碗稀粥进献给他吃,近侍非常恼火不接受这样的进贡,寿山震怒道:“昔日汉光武大帝曾被敌寇所迫,在路上居然吃过极难下咽的豆粥,大丈夫如果不尝尽艰难险阻,入往不知道稼穑农夫的艰难,才会愈发骄纵和懒惰!”于是强行命左右将稀粥端上来给他食用。

吃完之后,他还赐给老叟一匹绫布,并对他进行了好言安慰,然后派人送他回家。等寿山到达邯郸的时候,他对当地的县令言道:“孤王忧虑麾下卫士在地方上行不法之事,低屋胥吏也在当地作奸犯科,敛聚钱财,使百姓受到更重的困苦!”于是就派自己的师傅前往巡察。

二月,寿山进入大都,与答己夫人一起前往皇宫,在三叔成宗皇帝灵前哀声痛哭,祭拜完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旧府邸居住,可每天一大早,他还是要入宫哭祭先帝。这时左丞相阿忽台等秘密想要推成宗皇后卜鲁罕称制监国,然后以安西王阿难答来辅弼卜鲁罕掌权,再等时机成熟再将阿难答拱上皇帝宝座,就像元太宗驾崩后,乃马真皇后先行替代定宗贵由汗监国的旧制一样。

可右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则称病不参与他们的逆谋,而是带兵宿卫在宫门外三个月,一直伺机而动,并表面对成宗皇后、安西王、左丞相一伙表示恭顺和服从,到了一天大半夜,他竟派人去对寿山王子说道:“你的大哥怀宁王远在漠北,一时间哪里能赶到大都,恐怕要发生大的变故,为防不测,大王你还是要先发制人啊!”于是到了三月,寿山立马率卫兵入宫,将左丞相阿忽台等召唤到自己面前,直接斥责他们乱我大元帝国祖宗家法,于是命左右侍卫将他们捉住,百般拷打之下所有人都服罪认罚,第二天,就下令将他们全部斩杀。

而宗室诸王阔阔出、牙忽都等对寿山说道:“如今有罪之臣全都被你正法了,你又是货真价实的世祖皇帝之孙,可以皇太子之位早正天位!”寿山听了,冷笑道:“各位王爷何出此言!这些恶人密谋于宫中,想要祸乱我黄金家族,所以孤才将他们诛杀!孤哪里是想要耍威风来觊觎帝位神器的?且我上头还有一位亲大哥怀宁王海山殿下,只有等他来正位登基才是最适宜的!”于是遣使者北上前往迎接海山。

其实寿山的亲妈妈答己夫人是非常想要扶立自己的次子,也就是“天性仁孝”的寿山来做皇帝的,这样她这个太后就更好控制一个傀儡天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还拿出江湖术士给海山、寿山兄弟卜卦的结果送到漠北去给海山观看,卦象上说海山此生有灾,而寿山“既寿永昌”,可受天命而长久,也就是暗示海山主动放弃帝位。

这把海山气得暴跳如雷,他给母亲的回信说:“自己在北部边塞手握雄兵,带甲百万,为大元镇抚边关达十年之久,莫说自己居于嫡长之位,仅凭如此强势之武功,神器何归?天道何属哉!”这样霸气纵横的书信送到大都,明显是要以强大的武力来震慑母亲答己与弟弟寿山。

最后寿山与答己只上亲自北上到达上都开平府来与皇长兄海山相会,紧接着海山即位为帝。这一年六月,性情豪迈的元武宗海山也对弟弟寿山做出了慷慨的回报,下诏册立他为皇太子,并授予了金宝,确定了他是像宋太宗赵光义、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一样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人。

寿山做了皇太子之后,就派遣自己的使者到天下四方,求取各类经典书籍,然后又让人拿玉石去刻印章,将这些书都盖章分类,并命近侍为他掌管这些印章。当时有儒生进献南宋朱熹的《大学衍义》,寿山就命太子詹事王约等人对这本书进行精要节选,然后译成蒙古文,给他阅览,他读过之后,叹息道:“治天下,此一书足矣!”

接着他又命手下将《图象孝经》、《列女传》一并刊行天下,同时赐给自己的臣下。十一月,皇父皇兄武宗皇帝海山又授予他皇太子玉册,命他掌管中书省和枢密院,管中书省相当于宰相了,掌枢密院相当于做了统领天下兵马的太尉了,可见元武宗对弟弟还是相当信任的。

元武宗至大元年七月,寿山对太子詹事曲出说道:“你以为就是我的旧部,你与其他同僚一起议政做事,务必要遵守我大元法度,凡是世祖皇帝没有实行过的,以及古制典故中从来没有过的事物,你都要慎重对待,最好都不要实行!”至大二年八月,元武宗设立尚书省,下诏命太子寿山兼尚书令,并训诫百官,要他们重振朝廷纲纪,要他们夙夜辛劳为国效力,不得怠慢,其实就是想将之前一家独大,乌烟瘴气的中书省给分权瓦解掉我,免得皇权受到巨大的威胁。

而这时太子詹事院臣向寿山禀奏说金州要向他进献瑟瑟洞宝石,并请求派遣使者前往前采,寿山冷笑道:“孤认为天下至宝莫过于贤才,孤要瑟瑟宝石何用?以后要是还有这种事上奏,请不要让孤再听到!”起先还有近侍对他说有商人可以出售美妙的珍珠,寿山同样冷笑着说道:“孤的服饰喜欢素雅,不喜欢拿各种珠宝来装饰,这些东西都是百姓的膏血,不可以轻率耗费,你们当为孤广进贤才,还要以恭俭仁爱相互规谏,不要总是以奢靡敛财来相互劝导!”近侍听了之后大为惭愧,立马就告退了。

不久之后,淮东宣慰使者撒都给太子寿山进献玉观音、七宝帽顶、宝带、宝鞍,寿山冷笑着全部拒收,并对他戒谕如初。有一次,太子詹事王约前来启奏事情,两个太监侍立于太子两侧,寿山问道:“自古宦官专门坏人家国,有这回事吗?”王约瞅着一眼两位御前太监,然后答道:“宦官善恶皆有之,之所以自古会发生这样的事,恐怕都是因为天子处置失宜所致吧!”寿山听了之后,脸色大变,却不再言事。九月,寿山命集贤学士、南宋赵氏遗族赵孟頫入宫绘图,并将他的画藏到秘阁之中。

至大四年春正月,皇父皇兄元武宗海山驾崩,太子寿山立马罢除尚书省,从而减少了宰相对他的掣肘。他又以丞相脱虎脱、三宝奴,平章大人乐实,右丞相保八,左丞相忙哥帖木儿,还有参知政事王罴变乱旧的章法,荼毒百姓这由,命中书右卫丞相塔思不花、知枢密院事铁木儿不花等对这些大臣进行审讯。

不久之后,脱虎脱、三宝奴、乐实、休唋 、王罴全部被斩首,忙哥帖木儿被杖责之后流放海南岛。寿山又下令停止了他哥哥元武宗海山想要在河北张北县营建的元中都城,然后他又征召元世祖年间谙知国政,且素有声望的老臣平章程鹏飞、董士选、太子少傅李谦、太子少保张驴、右丞相陈天祥、尚文、刘正、左丞相郝天挺、御史中丞董士珍、太子宾客萧某、参知政事刘敏中、王思廉、韩从前轮、侍御史赵君信、廉访使程矩夫、杭州路达鲁花赤阿合马,这些能臣全都传诏到了大都,与他同议朝政。

寿山又赦免了曾经攀附脱虎脱等罪臣的左右司及六部官吏。他又禁止百官使在役士卒为他们私人营造及守护私第。他又以云南行中书省左丞相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太子詹事完泽、集贤馆大学士李孟一同担任平章政事,也就是一个宰相和两个副宰相了。

寿山又以塔思不花及徽政院使沙沙一并但任御史大夫,又改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又强行命令大都的官米减价,又一天拿出一千石来赈济贫民,同时停止大都周边各处所营造的宫殿林苑,并且还罢除了周边好几处卫所,撤掉了没有必要的冗兵,并对相关官员追还印符、驿券、玺书以及万户以上将吏的官宣敕书。寿山又命塔失铁土儿暂时掌管枢密院事,又禁止鹰坊驰驿扰民,又传诏于中书首,凡是没有得到他本人传旨的地方藩王和封疆大吏都不得来到大都。

接着寿山又举行了诸王朝会,给诸王赐金三万九千六百五十两,白银一百八十四万九千五十两,交子宝钞二十二万三千二百七十九锭,帛币四十七万二千四百八十八匹。二月,寿山又命漠北故都和林与江浙行省像以前一样设置左丞相,天下其他的行省只设平章二员,不再设丞相,这些行省也不再作为遥授官职。他又禁诸王、驸马、权贵豪强擅自占据山林牧场,却任凭百姓上山樵采伐木。

司徒萧珍以营建中都之功荼毒百姓,寿山震怒,命人追夺了他的符印,并下令有司将他关了起来,同时将中都所占民田全部归还于民。又罢除了福建绣匠、河南鱼课两提举司。监察御史上书言道:“之前尚书省的大臣祸国乱政,已正典刑,其余徒众都已经被百司处置,但还需要太子殿下对那些收受重赃,或挟势害民的大臣进行罢黜!”寿山以天子名义下诏言道:“可!”

寿山又为曾灭南宋的淮安忠武王伯颜立祠于杭州,这个月,寿山对侍臣们讲道:“天下郡县官有善有恶,宰相们一定要给寡人选任正直之人为廉访司官下去体察,如果真有廉洁有能力的爱民之官,一定要破格擢用,那么平庸之人也会受到强大的激励!”很快,寿山表彰了漳州长泰县民王初应的孝行。

三月,寿山征召了前枢密副使吴元珪、左丞拜降、兀伯都剌跑到京师大都来,由他们同诸老臣一起议事。寿山又命有司不得赦免十恶大逆之罪,很快御弟皇太子寿山在大明殿登基称帝,继承了皇父皇兄武宗皇帝海山的皇位,并受诸王百官的朝贺,这就正式成为了元仁宗。

元仁宗即位之后,立马任命御史中丞李士英为中书左丞,宣徽使铁哥为太傅,集贤馆大学士曲出为太保,他又传谕给太府监的官员们讲道:“天下之财足以养天下之万民,也足以供给我大元帝国征伐四方之劲旅,然而从今往后,虽一缯之微,你们没有向寡人禀报,都不可以擅自给予他人!”接着他又宣布赏赐大都治下凡九十岁以上老者二千三百三十人,一人币帛二匹,八十岁以上老人八千三百三十一人,一人币帛一匹。

夏四月,元仁宗下诏分批裁减禁军宿卫士兵,宫中侍卫当中有汉人、高丽、南人冒入禁军者,立马遣还原籍,怯薛禁军只能由蒙古勋贵子弟来担当。过了几天,元仁宗在大都南郊祭告天地,然后下诏拘收禁军中吃空饷将校者的虎符、银牌。元仁宗又下诏言道:“天下各方诸使臣非军务急速者,寡人不再颁发金字圆牌!”然后他又对禁军宿卫的士兵们一次性赏赐宝钞二十四万二百五十锭,又罢除了中都留守府,重新设立了隆兴路大总管府,将中都降为了普通州府。

没过几天,他又下诏言道:“我世祖皇帝在世时,颁发了至元宝钞,天下流行,公私蒙利,至今已经有五十余年了,之前尚书省不究利弊,随意对宝钞进行变更,致使朝廷又创至大银钞,接着又铸造并发行了大元、至大两种铜钱,宝钞成倍增发,与实际上的铜钱银两轻重失定,又使得纸钞弊端滋生泛滥,寡人经过廷议咨问,王公大臣们都愿意变通钱币,以恢复世祖年间旧制,从今往后,买卖铜器,听民自便,朝廷不再干预,而之前尚书省已发往天下各处的武宗朝至大宝钞及大铜钱,截日封贮,已流通于民间者,传令天下军民及时到当地府库进行倒换。”

接着元仁宗寿山又免去了大都燕京、上都开平府,非当今河北唐山开平,而是内蒙锡林郭勒上都镇,地处闪电河畔金莲川草原,元太祖成吉思汗时还有地处温都尔汗西南的大斡耳朵,以及元太宗窝阔台时地处杭爱山南麓的哈喇和林,当然还以前面提到的河北张北县的元中都,这些都曾经是蒙元帝国的都城或陪都,或称夏都(避暑狩猎之用)。

很快寿山拘还了甘肃、陕西、辽阳三大行省大员所佩的虎符,他们的兵权全都归属于中书省兵部。有一天,寿山在偏殿办公,大臣李孟进言道:“陛上御极称帝,物价顿减,臣等方知圣人治天下而神化之速也,当以为天下贺!”寿山却皱眉说道:“卿等能尽赞襄寡人,使兆民安乐,这是顺应了天心所至,至于寡人如今是不是秋收成功之际,如今还言之过早!且寡人如今登基为帝不到一个月,哪有直接让物价顿减之理?寡人是要依靠卿等一起同心协力办事,你今天说的话并不是我想听到的!”李孟吓得非常惭愧而谢罪。

寿山又传谕集贤馆大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说道:“之前寡人征召老臣十人,一起讨论治国之政,你来为寡人详细将这些汉文译成蒙古文,再进献给寡人御览,这件事寡人传谕中书省悉心办好此事!”五月,西南八百媳妇蛮邦与大小彻里蛮入寇大元帝国边陲,于是寿山命云南王及右丞阿忽台举重兵进行征讨,同时他又改封乳母的夫婿寿国公杨德荣为云国公。

寿山又命翰林国史院纂修武宗先帝实录及大元累朝皇后、功臣列传,并要求百司官员将之前所有的事情都上服翰林院。寿山又禁令天下不得以毒药酿酒。六月,吐蕃进犯永福镇,寿山立马命枢密院派兵征讨。他又命侍臣咨访海内外,将才堪佐国者全都报上名来。他又训诫诸王恪守本职,不得僭越。没过几天,寿山又命翰林院春秋致祭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睿宗拖雷三大帝的御容,并每年都要引以为常。

寿山又命旧都和林行省右丞孛里在大湖泊利用湖土肥沃进行屯田,省得漠北少粮。而大同路宣宁县民家产出的小牛犊夭折了,其样非常像麒麟,当地官府就将这个牛尸以车装载进献到了大都,左右侍臣们见了都说道:“这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祥瑞!”寿山却没有发作,而是冷笑道:“五谷丰熟,百姓安业,这才是真正的祥瑞!”很快,他又罢除了合赤剌合孙所酿造的贡酒。

不久之后,卫王阿木哥入京觐见,寿山对大臣们说道:“寡人与阿木哥同父异母,寡人要是不抚育他,他还能依赖谁呢?给他赐钞二万锭,其他诸王就不再援用此例了!”寿山看过《贞观政要》之后,他对翰林侍讲阿林铁木儿说道:“此书有益于大元江山,可以将其译为蒙古文刊行,让蒙古、色目人都一起诵习如此好书!”寿山又赐给上都宿卫贫乏者钞十三万九千锭。寿山又诏谕中书省的大臣们说道:“寡人之前训诫近侍太监们不得私写小纸条,假传圣旨到中书省,自今敢有犯者,不须奏闻寡人,有司直接捕捉其人交付刑部究治!”

不久之后,吐蕃入寇礼店、文州,寿山立马命总帅亦怜真等带兵征讨。寿山又传旨给中书省大臣们说道:“国子学,是世祖皇帝非常关注的地方,平章不忽木等大臣皆怕蒙古人,都是从国子学教以成才的,寡人如今亲定国子生额三百人,今后每年这个生额增数著为定式!”寿山又给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进号为皇姐大长公主。

九月,寿山遥授湖广行省平章、安南国王陈益稷入朝觐见,并言道:“臣自世祖朝时归附大元,臣的妻子与儿子都被本国叛臣所害,朝廷如今授予臣王爵,又赐汉阳田五百顷,这些足以使臣自我赡养以终余年了。如今臣几乎到了七十岁,而有司居然将臣的御授之田拘收,使臣就食无所也!”寿山听过翻译之后,就对中书省的大臣说道:“安南王慕义来归,宜厚其赐,以怀远人,所以对他进爵授田不可剥夺,一切如故,钦此!”

寿山又禁止军民弹射飞鸟和宰杀马牛养正在哺乳者,然后宣布改元“皇庆”元年,于是元武宗的至大五年也就成了皇庆元年。十一月,寿山禁止术士出入诸王、驸马及大臣家。皇庆二年八月,寿山命云南行省右丞相阿忽台等,领蒙古军跟随云南王征讨八百媳妇蛮邦。九月,寿山又罢征八百媳妇、大小彻里蛮邦,并下大元皇帝玺书对他们招降。这个八百媳妇国地处如今泰国北部,据说其国主有妻八百,各为首领,各领一山寨。这段时间,缅国国主也派出他的女婿与云南不农蛮酋长岑福来朝。

十二月,寿山任命枢密副使张珪为中书平章政事。皇庆三年八月,寿山宣布举行元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他还非常高兴地说道:“设科取士,治道可兴也!”十二月,大都久旱,民多疾疫,寿山说道:“此皆寡人之责也,赤子何罪!”第二天,居然就下起了大雪。

延祐二年八月,赣江蔡五九聚众攻陷了汀州宁化县,并僭越称王,吓得寿山传诏江浙行省平章张驴等带兵进行征讨。寿山北上至上都,宰相们上奏道:“蔡五九之变,皆由郡县与地方豪强横加酷暴,以至于此,甚至对百姓夷墓扬骨,虚报田粮,从此流毒军民!”寿山默然,无言以对。没过多久,蔡五九之众被击溃,他本人被斩首。

延祐三年八月,寿山将上都宣德府奉圣州怀来、缙山二县割出,并入大都路,并改缙山县为龙庆州,因为寿山出生于这个县,所以特命改之。延祐四年春正月,寿山对左右侍臣们说道:“中书省之前奏知寡人说天下百姓乏食,宜加赈恤,寡人默思之,民饥若此,难道是寡人之政有过差以致乎?之前寡人下诏百司务必要遵照世祖的章法办事,而且要求他们勉力奉行,辅弼寡人之不及,然而寡人曾思之,唯有省刑薄赋,才能使百姓各遂其生也!”

很快寿山违背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誓约,册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并诏告天下,为了抚定诸王的不满,赐予诸王、宗戚及参与朝会的大臣们,每人黄金三百两、白银二千五百两、宝钞四万三千九百锭。可这时汴梁、扬州、河南、淮安、重庆、顺庆、襄阳之民皆饥,元仁宗寿山默然。

寿山经常夜坐理政,一天夜里他对侍臣们问道:“雨水不及时,奈何?”萧拜住答道:“宰相之过也!”寿山冷笑道:“卿不在中书省么?”拜住大为惶愧。后来寿山亲自到野外祈雨,结果大雨突至,左右侍臣吓得赶紧给皇帝送雨水,寿山厉声大叫道:“寡人为民祈雨,何避焉!”寿山还经常禁止天下酿酒,以节省粮食。

寿山出宫,见到禁军卫士穿著非常破烂之人,他就驻马问是什么原因?卫士答道:“小兵为陛下戍守边镇十五年有余,以故贫耳!”寿山动容道:“汝辈久劳于外,边关留守之臣未尝奏闻于寡人,非寡人亲见,何由知之!自今有类此者,必言于寡人!”于是又命左右给这个卫士赐以钱帛。

后来大臣合散奏事,寿山问道:“卿家每天都做些什么事情?”合散答道:“臣每天都是奉诏行事而已!”寿山冷笑道:“卿家何尝奉行寡人之旨,你们就连祖宗遗训,朝廷法令皆不遵守,何况寡人之旨乎!”后来御史台的官员又奏道:“昔日陛下派出大臣张驴经理江浙、江西、河南田粮,虚增粮数,流毒生民,方引起蔡五九之变,望陛下征租减半!”寿山答道:“可!”他又加封战国时的楚三闾大夫屈原为大元忠节清烈公。他又以江浙行省所印《大学衍义》五十部赐予朝臣们。

延祐六年春正月,寿山对侍臣们说道:“卿等以寡人居帝位为安乎?寡人总是想起太祖成吉思汗创业艰难,世祖混一疆宇,兢业守成,唯惧不能顺应天心,寡人只会遵照太祖圣武皇帝的准绳行事,使万方百姓乐得其所,寡人整天都是念虑此事,卿等从来是不知道的!”

十二月,寿山命皇太子参决国政。延祐七年春正月,元仁宗寿山吃饭越来越少,于是免去了正旦朝贺。御史台、中书省进宫奏事,寿山只是说道:“卿等不必言,各司其职便是!”过了几天,寿山才登上大明殿,受诸王、百官的朝贺。没过几天,元仁宗病重,过了两天就驾崩于光天宫,终年三十五岁,在位才九年。被葬于漠北起辇谷,与蒙古帝国诸汗葬在一起。五月,群臣上谥号为“大元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为仁宗,他又被称之为大蒙古汗国普颜笃汗。

史家评价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汉名为“寿山”,说他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他曾说道:“明心见性,沙门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又说道:“儒者可以被崇尚,因为他们可以为大元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他平平素穿著非常朴素,淡泊无欲,不事游猎,不喜征我亲爱他,不崇货利,每次有司奏请处决犯人,他都会惨然生出恻隐之心,良久难以平静。

寿山得到“仁宗”的谥号,作为了一个蒙古天子,实在是很不容易了,他在元成宗驾崩的时候,本来可以抢在他哥哥海山前登上帝位的,虽然面对漠北强大的军力,可有大都诸王与群臣的支持,当时如果他坚决要做皇帝,胜负也很难意料,可他还是忍下这口气将帝位让给了哥哥,并没有听母亲答己的话,坐上龙椅,使大元帝国面临一场兄弟血战。

后来元武宗海山做了五年皇帝就驾崩了,寿山按照兄弟间的约定,像宋太宗、金太宗一样登上帝位,他在位九年,多次命天下各地禁酒,以抑制浪费粮食的奢靡之风,又重启了金国灭亡时废止八十一年,南宋灭亡时废止三十六年的科举考试,从而使当时天下读书人,特别是汉人在大元朝获得了一线入仕的希望,同时也广开了元朝纳贤取士之道,也缓解了蒙元建立以来,以武立国的紧张气氛。寿山还减少了元成宗、元武宗以来的纸钞滥发等情况,并第一次将“经理”一词使用于专项施政,也就是著名的“延祐经理”,清查江南一带的田亩。总的来说,元仁宗是最接近将元朝带入汉化的蒙古天子。

可惜他在位时间太短,加上元朝版图太大,太多事情繁琐复杂,使他在元朝达到武力巅峰之后,转入守成的重要转折阶段,却已是独力难擎,所以也只能是壮志未酬了。元仁宗一生最大的诟病就是最后没有如约,将皇位还给兄长之子,反而是将大侄赶到了边远之地,却使自己的儿子继承了皇位。

这一点和当年宋太宗赵光义一样不地道,所以也致使他的继承者元英宗在后来遇刺身亡,这都是他这个尚怀私心的父亲为爱子早早埋下了可悲的伏笔。元英宗之后,帝位又传到了元仁宗大伯晋王一系,也就是元泰定帝、天顺帝父子,天顺帝之后,元仁宗哥哥元武宗的两个儿子,即元明宗、元文宗兄弟又先后即位,不过明宗、文宗兄弟之间就相当残忍了。

元文宗并没有像元仁宗那样安心等待哥哥来即位,而是一面宣称皇位一定要哥哥来做,自己却立马登基称帝,然后又假惺惺地学着元仁宗那样迎接哥哥明宗前来即位,可文宗不甘心让位,又将哥哥明宗在迎途之中毒死,完全没有二叔元仁宗的气度。不过也许是愧疚心太重了,元文宗在临终前还是将皇位,还给了大哥明宗的儿子宁宗,并没有提前加害这个七岁的孩子。

这不就得不让人想到在元仁宗之前,元世祖忽必烈与大哥元宪宗蒙哥,元太宗窝阔台与四弟元睿宗拖雷,这两对兄弟间不也同样出现过对皇位或汗位的觊觎和明争暗斗么?只不过当时忽必烈为了顾全大局,才暂且没有和蒙哥争位,而是让莽撞勇猛著称于世的蒙哥继承了汗位,可蒙哥驾崩后,他们的七弟阿里不哥再想抢先称汗,忽必烈就再也不给这位兄弟捷足先登的机会了,不然也就不会再有大元王朝了。

而窝阔台称汗,也多亏了拖雷的谦让和当时成吉思汗的威严尚在,不然像窝阔台以他嗜酒放纵的个性,仅凭他个人的威信和实力,恐怕也难接过大汗之位来。再到后来元明宗之子宁宗即位,却又不幸早夭,其兄惠宗,也就是元顺帝接位称帝,至此元朝就这样在多番世系倾轧和更替中走向了灭亡,你能说这一切与元仁宗毫无牵连吗?至此,看官们,你们认为元成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

1 阅读:485

史魔南歌子

简介:南柯梦醒怕春归,一棹烟波尽,风吹唐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