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一家人》描述了一个家庭跌宕起伏的命运,而且还反映了一段英国现代史,表现出人们在时过境迁中永不改变的信念。要想找出一部你一辈子都必须要去看看的动画的话,《伦敦一家人》绝对可以名列其中。
影片《伦敦一家人》是一部由罗杰·梅伍德导演和作者的动画片,该影片于2016发行。《伦敦一家人》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虚构动画,而是由雷蒙德·布里格斯所写的一部名为《埃塞尔与欧内斯特》的漫画书改编而成,该漫画书基于他的双亲生活,强调影片的“真实性”。
许多人把它称作是英国《我的父亲母亲》的翻本,它是从父母之间一段普通却非凡的邂逅开始的。他的爸爸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牛奶工人,他每天早晨骑着脚踏车给孩子们送奶;而她的母亲,却是一个上等人家的佣人,整天忙着收拾房间。那天早上,蹬自行车的爸爸对着正在擦玻璃的妈妈打个招呼,就好像阿珍对阿强的感情,是没有任何预兆的。
从那时起,他们每天早上都要用一块破布,用一辆自行车的铃铛,透过那个小窗户互相传递爱意。和大多数的爱情小说相比,这部动漫里的爸爸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直接带着一朵鲜花,来到了妈妈的家里,邀请妈妈去看一场电影。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从一开始的打招呼发展到了见面,后来他的妈妈还正式提出了辞职。
到后来他们将举行婚礼。听到这个消息,贵妇的嘴巴都快合不拢了。在她眼里,妈妈为了结婚而辞去工作,实在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马克思关于人的性质的一个经典之作就是:“人的性质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抽象,而是一种现实意义上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性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称,而人的本性又能在人的本性中体现出来。许多好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从对小人物的塑造开始的,从而展现出他们背后所依附的大时代的特点。
《伦敦一家人》这部动画讲述了一对英国情侣从1928年相识相恋到1971去世的故事,这43年里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包括二战,战后重建,国内政局动荡。这部动漫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虽然有很多悲伤的镜头,比如亲人去世,但整体的气氛还是很轻松的。在英德战争的前夜,他和他的孩子在一起载歌载舞,全然没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至于那沉重的防毒口罩,更是成了他的哄儿子的玩意。
当战争开始的时候,父母在避难所中谈论局势,这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但也很有趣。老爸跟老妈说,最近有消息说,苏联人要攻打芬兰。再加上德国曾经侵略过波兰,妈妈断定德国和德国都是坏人,所以她希望德国能够侵略苏联。老爹摇了摇头:“不会的,德国和德国是一条船上的人。”他也劝告妈妈不要说这些蠢话了,她对这些一窍不通。
但是她的母亲仿佛像个预言家。德国在一九四一年违反苏德和平协议,真正地侵略了苏联。那天夜里,两人坐在一间类似于铁笼的房间里聊着天的时候,她的妈妈还嘲笑着爸爸,说他拿出了六个便士作为赌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英国政府实行煤矿国有化时,我的爸爸作为一个拥护劳工的人,很高兴地认为这些煤矿很快就会归每个人。
妈妈却埋怨道即便如此,民众依然要掏腰包,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利益从上司的腰包里流出来,流入了国家的口袋罢了。在动漫中,到处都是关于英国政坛的杂音,乐观的爸爸和刻薄的妈妈经常因为这些杂音争吵,但他们都保持着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我了解你,你也了解我。我不能说服你,你也不说服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必要太认真了。将就着过日子吧,总不能分开吧。
虽然以英国一个平凡的家庭为题材的动画片《伦敦一家人》,但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都从这里,看到了自己家人的身影。动漫里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只是他们的观念相对保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去做他们认为是“正途”的事情。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主动选择了美术学院时,他们就开始了通宵的讨论。他的爸爸罗嗦了一大通:“艺术生们总是梳着长发,喜欢酗酒”。
父母看着孩子长大,看着他们的反叛。甚至,他们还经常从窗户里,偷偷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和她的新女朋友,窃窃私语,讨论着两个在长辈眼中有些不合时宜的穿着。尤其是当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媳妇要去登记处办婚礼时,她更是对这个正在兴起的婚姻模式感到不解和无奈。在她眼里,去教堂参加一场礼拜仪式显然更合适些。
《伦敦一家人》这部动画片,就是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串联在一起,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本全家福,每一本都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人生。爱情不容易,但在一起更不容易。只有互相宽容,才能携手走过余生。我想这部动画,一定能让你对生活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