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重大力推动三峡工程,在武汉时积极确保工人就业

史海撷英 2024-12-29 23:31:02

1992年3月16日6:10,原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同志病逝,享年76岁。对于王任重同志,我党许多的领导人都是极为的欣赏他,李先念曾说:“任重同志一身正气,不谄上而慢下,不见利而忘义,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徼名。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王任重是三峡工程的主要推动者,他在世时是极为的关心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早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期,他就对三峡工程极为的重视,并认定这个工程建设好,那是绝对的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后来他在三峡工程的研究会议上提出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王任重是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出生于民国六年(1917年)1月15日,虽然说是农民家庭,但是小时候的王任重也是在当地的师范学校学习过,且还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呢,但是后来的王任重还是选择参加了革命,毕竟旧社会的穷人们想要翻身做主,唯有参加革命,不然的话将永远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王任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之后的革命战争中为我党立下了许多的功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王任重担任宣传部长,且他开始办起了机关刊物《平原》,而且还办起多期干部训练班,并且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呢,大家说他是“冀南第一才子”。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任重同样也受过伤,那是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的一次战斗中,王任重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右大腿,当时情况也是非常的危险,但王任重却坚持不下火线,且继续指挥大家战斗。

王任重

解放战争中,王任重曾大力发动了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生产,支援前线,为我解放军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任重又分别出任了中共武汉市委常委、武汉市副市长,中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武汉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南局第二书记等。

在主持湖北省期间,王任重那是经常性下基层去搞调查研究,一度让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另外王任重备受毛泽东的欣赏,毛泽东曾多次来到武汉畅游长江,期间都是由王任重陪同的。

为了及时掌握新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于1953年2月离开北京,乘专列南下,视察地方工作。

2月16日,毛泽东到了湖北的武汉后,马上召集中南局、湖北省的有关领导同志,调查了解湖北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公私合营的开展情况。

王任重

第三天晚上,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及武汉市分管工业的一位同志、武昌区区委书记,奉命来到毛泽东的住处,专门向他汇报武汉市手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当毛泽东得知有的手工业工厂要停产时,当即皱着眉头,严肃地追问其中的原因。

王任重见了,赶紧汇报说,要停产的主要是制作毛巾、袜子的合作性质的工厂。厂子里的工人大都是技术水平偏低的失业者,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比较差。为此,商业部门认为,必须适时控制这些低质产品的数量。否则,一旦销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形成浪费。这样,那些合作开办的毛巾厂、袜子厂就因没有订单或者产品不被收购,而暂时停工。

毛泽东听到这里,立即接过话题说:“在管理工厂,指导生产的过程中,你们既要注意通过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更要注意把经济账与政治账紧密结合起来,服务好我们的工人,确保他们能够就业。国家的商业机构不能只盯着经济利益,要把广大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当成大事来对待,绝不能让他们没有饭吃。就我们现今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要是不赔钱,就可以提供订单、及时收购产品,让工厂运转起来,让工人们忙碌起来才好。”

王任重同志一边认真听记,一边不住地点头,并表示一定要设法管理好各类工厂,切实解决好武汉市工人的就业问题。

毛泽东听后,沉思片刻,又语重心长地对在座的各位同志说:“可以这样讲,不论到什么时候,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都是国计民生中的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它事关国家、社会的稳定、兴旺。”

王任重

1954年后,年仅37岁的王任重正式担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其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足以证明其优秀。

在任期间,王任重给湖北人民干了不少实事,是个有名的“实干家”,但在1958年全国都“发高烧”的历史环境下,王任重也曾一度头脑发热,提倡“大办”。

在那段时期,什么“大办钢铁”“大办煤炭”“大办粮食”“亩产万斤”等浮夸风铺天盖地,在全国影响非常不好。但很快,王任重到下面去视察时,便发现了这些问题,头脑也逐渐变得清醒,并开始给此前他所赞成的“大办”泼冷水。除此之外,他还与省委一起,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纠正“大跃进”中出现的“一平二调三收款”和普遍存在的瞎指挥、浮夸风、干部特殊化风等问题。

1959年3月,在湖北省委扩大会议上,王任重对此前所犯的错误作了认真地检查,同时也向中央递交了自己的检查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湖北也是当时全国各省中最早认识到错误,并且也是最早向中央检讨的省份之一。

王任重这种勇于纠错的行为无疑是值得敬佩的,但在当时那种历史环境下,他这样做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和反对。但即便如此,王任重坚持纠错的决心依旧不改,展现出了其坦荡的胸襟。

周恩来和王任重

1966年后,不到50岁的王任重又一次履任要职,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然而,王任重刚上任没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便席卷而来,他也不幸被卷入其中,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折磨。在此后数年时间里,王任重身陷囹圄、备受煎熬,直到1978年后才恢复工作。

王任重复出后,并没有回到他熟悉的湖北,而是被调到了陕西,担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然而,还没等他在陕西大展身手的时候,同年底就奉调进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1980年后,王任重又历任中宣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992年3月16日,王任重走完了他60年坎坷且精彩的革命历程。当此噩耗传来,举国皆惊,许多人更是不禁失声痛哭。

水利部原副部长李伯宁,闻讯后不由猛击一掌,大叫一声道:“天啊!这太不公平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闻讯后,更是痛心地说:“国家失一栋梁啊!”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王任重是累垮的!

王任重

那段特殊的时期给王任重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复出后,他又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每天夜以继日、宵衣旰食,非常辛劳。

1992年自开年以来,王任重的工作更加繁忙。据记载,这年2月19日,在结束南方考察工作回京后,王任重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3月9日,王任重终于因疲劳过度,引发急性心肌梗塞住院了。

然而,就在住院的前三天,他还阅改了三个大报告: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刘复之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任建新的最高法院工作报告。

即便是躺在病床上,他满脑子想的还是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因为在会议上,邹家华副总理将作关于三峡工作的报告。将三峡工程问题列入大会议程,是王任重多年来的心愿,然而现在愿望成真了,他却不能参加,确实令人感到遗憾……

王任重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是党内为数不多的年轻有为的干部。不过,尽管王任重很年轻,但并没有人不服,相反,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比如李先念同志就曾评价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毛泽东更是称他“是总理的人才”。然而,在王任重的身上却看不到一点官架子,不管是谁向他写信反映问题,哪怕是平民百姓,他也要亲笔回信,如果实在忙不过来,他也一定会让秘书代劳。

王任重

在王任重这里,他始终秉持着“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除此之外,他也从不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搞特殊化,更不会以权谋私,无论是自己的亲戚朋友,还是自己昔日的“救命恩人”,在他这里从未得过半点便宜。在吃穿住行上,王任重也从不讲究,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

王任重就是这样一个人,求真务实、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道德品质,他无愧为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0 阅读:16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