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到底好不好看?这是个问题。
大家的固有印象太夸张了:低于15万的车,不可能有好看的!
事实上,造成这个印象的,也是车企们之前的骚操作。因为大部分配置,无法外显,所以设计师们被勒令要求在车型的设计上,进行一些简化处理,比如,折线工艺太贵,那就减少几条腰线,下包围用不同材质太贵,那就直接一个材质通包。
结果就是,车企的A、B、C、D级产品,在造型上呈现出明显差异,这个差异和价格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了“低于15万的车,不可能有好看的!”这样的印象。
时至今日,这个状态被国产车整治得好了很多,因为咱们定位在A级车、B级车的产品,在尺寸上其实要比合资哪怕是加长的产品依旧大不少,线条可以更加更加舒展;同步工业能力也进步了太多,车身多加几个折线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B10,就是典型的这样一个产品。它的设计师,没有太多的顾虑,需要考虑为其他产品留独特的设计细节。
而是可以根据最接近原型车的概念,去落地产品的设计。
⚡️首先是颜色
我选择的这个颜色,官方叫做“曦露紫”,这个“曦露”指的是清晨天空微亮的时刻,第一束阳光照在鸢尾花上的氛围,想象上面还有露水,紫色将要清新起来。我自己加戏了,我觉得很有希望的感觉。
这个色漆的供应商来自立邦,另外的星夜蓝来自PPG,都是全球最大的涂料巨头。
蓝色我确实纠结了一下,星夜蓝是莫兰迪色系,说实话,这几年确实比较流行,也很好看,灵感是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浪漫,且精致。
选择曦露紫呢,是我觉得颜色更加纯粹独特,辨识度和这种低调的感觉更强。
而曦露紫在工艺上,车漆里面加入了两种珠光粉和两种金属粉,层次比大部分车企都要突出。效果是光线强的时候,金属质感突出;天色一般的时候,金属粉反光减弱,因为珠光粉的云母是可以被穿透的,所以让光线的路径更多更复杂,整体看起来更加有层次,丝绒的质感突出。
所以,到这里,B10至少在车漆上,投入很大。
⚡️线条
虽然掣肘少了,但是命题依旧复杂。因为C系列产品定位的缘故,所以整体造型更加平稳,而如何保留家族经典设计的同时,给B10塞进去更好的设计?尤其是定位在年轻人的市场,如何让设计看起来年轻,是B10的最大命题。
设计师收到的需求的原话是“接到B10的造型需求,大概是23年3月,当时主题就很明确:为年轻小家庭、情侣等人群打造一台SUV车型。和现有C系列不同的是,这款车型需要更加小巧紧凑,更加年轻化。”
做个排除法,现在车辆的主要特征,基本集中在车辆头尾的灯组设计附近,所以这些地方需要保留零跑的家族设计风格。
而B10的尺寸和定位比C系列小,所以留白的设计空间,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车身的比例和侧面的腰线了。
腰线可以快速让整车的造型从臃肿变得运动,B10开创了一个零跑的先河,首次采用了腰线设计。
几十种方案后,最后敲定了一个,从翼子板摄像头饰板开始向后延伸的双腰线设计。官方说是“飞机冲破长空后留下的尾迹云”,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折线融于车身,线条干净纯粹。
⚡️真正的简约
化繁为简、极简主义太火了,尤其是在汽车造型设计上,用简单的线条和比例勾勒出的产品,基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们想象中的大师,某种意义上看,其实占据了更多排列组合的空白期。
而B10不可能纯粹设计导向,而是要很大程度考虑空间、比例、造型的三方关系,因为这个产品是要进入千家万户的,需要在理性的参数上,达到同级别的优秀状态。
所以B10从大的框架,也就是比例上,事实上也是三方权衡后的结果。但这个比例,从各个角度去看,它依旧匀称、紧致,没有拖沓。
对,没有拖沓。
不论是前脸、尾巴,还是侧面的造型,都是寥寥几笔勾勒。这里面不仅是设计师的功力,还有工程团队的努力。
尤其是,这是一款全球车,在碰撞种要保证中欧五星安全中的行人保护需求,那前舱盖就需要进行造型改变。
最后,在几百次的设计和工程团队博弈后,机盖前端达到G3连续的曲面光顺度,同时也确保行人头部碰撞点处于安全标准的范围内。
最后经过由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Jeep品牌设计师组成的联合评审团的严格评审,专家团评价B10的设计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基本确定了B10的国际化审美标准。
⚡️谁设计了B10?
外观主创设计师 倪子恒、零跑数字设计师 张嵩、零跑造型团队负责人 虞舒悦、零跑B10内饰主设计师 吕思瑶...B10的设计团队,大部分都是90后。
对了,内饰设计的部分后续我再分享。
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