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一句话:“谁也不能给你带来安宁,除了你自己。”
生活里,我们总希望有人能拉自己一把;遇到困难时盼贵人相助,迷茫时指望高人指点,甚至羡慕别人的成功,恨不得复制他们的路。
曾仕强教授有句提醒特别扎心:“求人不如求己。盲目学别人,就会埋没了自己。天底下最可靠的就是自己,他人是靠不住的。”
首先,模仿别人看似是捷径,实则可能让你丢掉自己的光芒;其次,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就像把房子盖在沙滩上,早晚会被潮水冲垮。
每个人的天赋、经历、环境都不同。
别人的经验再好,未必适合你;别人的肩膀再稳,未必扛得住你的重量。
真正能托起你人生的,只有你自己的双手。
01、盲目学别人,只会丢了自己
曾仕强说“盲目学别人会埋没自己”,这话绝非危言耸听。
有个年轻人崇拜乔布斯,学他辍学创业、追求完美主义,甚至模仿他的穿衣风格。
结果他既没有乔布斯的商业嗅觉,也没有他的偏执执行力,最后公司倒闭,还欠了一身债。
他说:“我明明每一步都按偶像的轨迹走,为什么还是失败?”
答案很简单:他复制了别人的壳,却弄丢了真正的自己。
1. 别人的鞋,未必合你的脚
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不要用别人的地图,走自己的路。”
有个朋友曾跟我抱怨:“我学同事每天早起读书,可坚持了三个月,不但没进步,反而更焦虑。”
细问才知道,同事早起是因为习惯晨间高效学习,而他本身是“夜猫子”。
他硬逼自己早起,结果白天昏昏欲睡,读书成了形式,知识根本没进脑子。
每个人的精力节奏、思维习惯不同,与其盯着别人的方法,不如找到自己的节奏。
就像有人适合跑步减肥,有人适合游泳塑形。
关键是认清自己,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方法。
2. 模仿的尽头,是失去辨识度
画家张大千年轻时模仿石涛的画,能以假乱真。有人夸他:“你比石涛还像石涛!”
他却摇头:“像别人有什么好?我要做张大千。”
后来他独创泼墨山水,终成一代大师。反观现实,多少人活成了“高仿品”?
职场上,有人模仿领导说话腔调,结果显得做作;创业时,有人照搬成功案例,最后以失败告终。
模仿能让你短期看起来“正确”,但长期只会让你失去独特性。
3. 你的人生剧本,别人演不了
曾仕强常说:“人这一生,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标杆,而是活出自己心里的那团火。”
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农村姑娘模仿网红跳舞,点赞寥寥。
后来她改拍插秧、喂猪的日常,反而一夜爆红。网友说:“你干活的样子,比跳舞真实多了。”
你看,观众想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表演,而是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灵魂。
与其在别人的赛道上拼命追赶,不如开辟自己的赛道。
02、靠别人,等于把命运交给天气
曾仕强强调:“他人是靠不住的”,这话听起来残酷,却是人间真相。
1. 关系会变,承诺会过期
有句电视剧台词:“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今天能为你两肋插刀的人,明天可能插你两刀。”
这话道出一个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动态的。
我认识一位创业者,创业初期靠朋友投资度过难关。后来公司遇到危机,他再找朋友借钱,对方却婉拒:“我现在也有难处。”
他才明白,把希望寄托在“情分”上,就像把鸡蛋放在别人的篮子里,篮子一歪,全盘皆输。
2. 依赖他人,等于放弃主动权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当一个人长期依赖他人解决问题,就会逐渐丧失自主能力。
有些全职妈妈,丈夫承诺“我养你”,可十年后丈夫变心,她们却因为与社会脱节,连找工作都困难。
反观那些坚持工作的女性,即使婚姻破裂,也能靠自己活得体面。
靠别人,得到的是施舍;靠自己,挣来的是底气。
3.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作家中岛敦在《山月记》里写:“我生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庸庸碌碌。”
这种矛盾心理,外人永远无法完全理解。
有个读者曾留言:“我抑郁症发作时,闺蜜却说‘你就是想太多’。”
你看,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未必能懂你的痛苦。
与其等待别人的救赎,倒不如学会自我疗愈。
03、靠自己,是对人生最大的负责
曾仕强说:“天底下最可靠的就是自己”。
1. 能力长在自己身上,谁都抢不走
有句话特别实在:“不要指望别人给你安全感,你要成为自己的避难所。”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裁员。朋友公司有两个同事:A每天抱怨“公司不仁不义”,B默默考下专业证书。
结果A失业后半年没找到工作,B却被猎头高薪挖走。

2. 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在自己手里
有一个自媒体人讲过一个经历:他刚入行时写不出爆款,总盼着前辈分享“经验”。
后来他不再问人,每天拆解100篇优质文章,总结规律。三个月后,他写出了第一篇10万+。
他说:“求人不如求己,行动起来才能找到答案。”
就像爬山,问别人“还有多远”不如自己迈开腿;遇到岔路口,听别人指路不如自己看地图。
3. 真正的成熟,是学会为自己兜底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被冤入狱,所有人都觉得他完了。
但他用二十年挖通地道,靠的是什么?
不是狱友的帮助,不是典狱长的仁慈,而是他藏在圣经里的那把石锤。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肖申克时刻”——失业、生病、背叛……
这时候能救你的,不是别人的同情,而是你提前储备的能力、积蓄和心量。
▽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反复做的事,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机会从来都是自己争取的,路从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把“靠别人”换成“靠自己”,把“学别人”换成“做自己”。
记住:人生没有外挂,真正的贵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