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53年,毛主席到达了安庆视察工作。毛主席看到安庆这里一片祥和,便很是高兴。随后毛主席携着一众领导人一边漫步在农田旁边,一边开始回忆起之前的艰苦岁月。
“诶,对了,陈独秀先生在安庆的家中还有亲人吗?”
突然,毛主席冷不丁的问了一句,这让陪在毛主席身边视察的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怔住了,随即回答道:
“陈独秀先生如今只剩下陈松年一个儿子了,现在在到处找活干,家里面生活的很不好。”
毛主席随后便在傅大章口中得知陈松年生活的艰难,毛主席沉思了一阵道:
“他的两个哥哥都是为了革命牺牲的,他父亲也为对革命有一定的贡献,是烈士家属,可以适当的优待。”
那么,作为早期的共产党人领导人陈独秀的三子,陈松年为何生活会如此艰难。
灾难性的变故陈独秀的三儿子陈松年,其实在童年时期并没有和父亲见过太多面,当他在1910年出生的时候,这时的陈独秀已经离开了安庆,前往北京传播进步思想。
而对于自己的家庭和刚出生的儿子,陈独秀好像淡忘了一般,经常许多年都不回老家。虽然不经常回老家,但陈独秀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特别是他的两个哥哥陈延年和陈乔年,不仅学习十分优秀,最后还前往法国留学并取得了一番成绩。而相比于他的兄长,他自己便逊色许多。
陈松年虽然也很好学,但远不及哥哥那么优秀。虽然也考上了大学,但最后大学还没读完便因为当时的一些原因早早辍学不读了。
虽然学习上比不上哥哥,但陈松年继承了不怕吃苦、肯吃苦的良好品质。再加上陈独秀家中也是书香门第,家中书籍众多。陈松年深受家族文化的影响,所以陈松年虽然没念完大学,但身上的文化气息也十分的浓厚。
但天有不测风云,虽然陈独秀不经常回家,但他在外参加革命给家庭带来的风险却是一点没少。在陈松年三岁的时候。因为陈独秀在外散播进步思想引得袁世凯震怒,于是便开始追捕以陈独秀为首的进步人士。
秉承着斩草要除根的想法,陈独秀远在安庆的家人袁世凯也不打算放过。于是袁世凯又派出了一队人马前往陈独秀的安庆老家,想要对他的家人动手。
当时陈独秀老家除了三个儿子,剩下的便全是女眷。袁世凯认为女眷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于是对外宣称,只抓陈独秀的儿子。当抓捕的官兵上门的时候,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自觉不妙,便急忙翻墙逃跑,逃过了一劫。
年幼的陈松年也有样学样,但不幸跌落在邻居家的澡盆里。幸好在平日里陈独秀家对邻居十分的照顾,所以深受街坊邻居的爱戴。如今见陈独秀的儿子即将被官兵抓走,岂有不救的道理?
于是邻居将计就计,将陈松年假装自己的儿子给他在澡盆里洗澡,骗过了官兵的追捕。没抓到人的官兵自然不肯空手而归,于是将陈家所珍藏的文玩字画一扫而空,随之扬长而去。
因为深受陈独秀进步思想的影响,陈松年的大哥和二哥在法国留学归来后,也开始搞革命。但搞革命的风险陈家人是知道的,为此,陈家对两人很是担忧。但架不住两人的执拗,只能随他们去了。
但噩耗很快便传来了。在陈松年17岁的那年,他的大哥陈延年不幸被国民党擒获。为了从陈延年口中得到中共的重要情报,军警几乎用尽了他们能想到的所有刑罚,但最后还是没有从其口中获得情报。恼羞成怒的军警见没法撬开他的口,于是派人将陈延年处死。
这个噩耗很快便传回了陈家,陈松年的奶奶和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场哭昏过去。此时二哥还在外面搞革命,自然不方便露面。于是大哥陈延年的丧事还是落在了陈延年和他姐姐陈玉莹的身上。
到达上海后,陈松年姐弟俩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却不料国民党根本不让姐弟二人为自己的亲人收敛安葬。不仅如此,国民党军警还驱赶姐弟二人,连陈松年大哥陈延年的尸首都不想让他们看一眼。
面对如此情景,陈松年姐弟二人也毫无办法,只能草草的在陈延年英勇就义的地点烧点纸钱和点了几炷香,大哭了一场了事。本以为陈家在此之后便会平平安安的,结果没过多久,又一个噩耗再度传来。
陈松年的二哥,陈乔年也被国民党给抓获并枪决。这次仍然是陈松年和陈玉莹前去上海处理的。看着多年不见的二哥就这样倒在刑场上,陈松年很是悲伤。
和上次一样,国民党依旧不同意陈松年为他二哥收尸。姐弟两个再一次无功而返回到了安庆。回到安庆后,陈松年的姐姐陈玉莹似乎被陈乔年的死给打击到了,精神出了问题,没过多久也去世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陈家再也经不起任何变故了。如今大哥二哥都牺牲了,自己的父亲陈独秀也被捕了,家里便只能依靠陈松年支撑起来了。
在陈松年20岁的时候,陈松年带着自己的母亲去看望从未见过的父亲。在监狱里,许久未见的一家人纷纷流下了想念的泪水。
尤其是陈松年,如今的他终于见到了父亲的模样,哭的很是伤心。而陈独秀虽然对子女教育严厉,但还是安慰陈松年道:
“哭什么,男子汉就要顶天立地,不能哭。”
时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转眼便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陈松年所在的安庆也遭到了日军的侵略。
面对侵略,陈松年早有准备。他早就将家中值钱的物件偷偷运到了乡下祠堂中。但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过日本侵略者的魔爪,藏在祠堂里的财物被抢夺一空。
在陈独秀被释放出来之后,陈松年便带着家庭前往父亲居住的地方照顾父亲。陈松年的到来让陈独秀很是高兴。俗话说,人越老越需要陪伴,陈独秀对于陈松年的女儿,自己的外孙女很是喜爱。
1942年的时候,陈独秀去世。由于没钱安葬,陈松年只得暂时将自己父亲安葬在此地。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便恳请一位心地善良且路过的商人,将陈独秀的遗体送往安庆安葬。
为了防止父亲死后还被国民党骚扰,于是在写墓碑的时候特意使用了父亲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所使用的化名。
晚年生活的贫穷就这样,陈松年一家此后便一直居住在安庆老家。随着时间的流逝,陈松年的四个子女也逐渐长大成人,渐渐地他们也知道了家里的艰辛,于是便提出不上学早日出去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不料这一想法遭到了陈松年的强烈反对:
“我就是去捡垃圾,去大街上要饭,我也得将你们几个供上大学!”
为了子女们的未来,为了保住陈家知识分子家庭的家风,陈松年尝试过很多工作。先后当过老师、会计、工人。但因为陈松年复杂的身份和当时的一些原因,虽然陈松年已经十分努力的工作,但家里的生活还是十分的贫穷。
直到1953年毛主席前来安庆进行考察,无意间问了一嘴陈松年的生活,才知道陈松年的生活过得如此艰辛。毛主席和陈独秀虽然在之前革命时期有过分歧,但看在陈独秀为中国革命做过贡献,还是适当的给予了些优待。
在毛主席的嘱托下,当地政府开始每个月都给予陈松年30元的生活补贴用来改善生活。刚得到这笔钱的陈松年还一脸疑惑,自己什么也没干为什么会白白得到数目如此巨大的一笔钱。当他得知是毛主席特意吩咐的时候,不禁眼含热泪的感谢毛主席。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陈松年只会花补贴,当地政府还特意的为陈松年找了一个窑厂的工作。陈松年的一次很是感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陈松年一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正当陈松年一家的生活蒸蒸日上的时候,变故再一次降临在了这个家庭头上。
由于出现了错误决策,那段特殊的时期对于陈松年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陈松年的身份特殊,是陈独秀的儿子。于是陈松年便被别人利用这个来大做文章。让年纪不小的陈松年吃了不少的苦头。
而且,由于陈家是书香门第,于是有些人便认为陈家肯定私藏了不少文玩珍宝,保不齐陈家地下还有大量的黄金。
但事实毫无疑问打了他们的脸,一贫如洗的陈家不仅没有文玩珍宝,而且就连之前陈独秀在北京置办的一所房产也因为生活所迫卖掉了。
但陈松年并没有因此被放过,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陈松年也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了。就这样,日子渐渐地过去。每当陈松年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陈松年都会看看自己珍藏的自己父亲和母亲的照片。
照片上父亲母亲对他的微笑,便是陈松年活下去最大的动力,也是陈松年苦涩生活中唯一的一点甜。
1976年,历经磨难的陈松年终于迎来了曙光。随着特殊的年代结束后,陈松年也得到了平反,并获得了一笔补偿金。
在自己的清白被得到肯定后,陈松年拄着拐杖来到了自己父亲的墓前,向父亲哭诉着他的委屈和不易。这也是这位快要七旬的老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陈松年被当地政府任命为安庆市政协委员。此刻,父亲笼罩在他身上的阴影已经不在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的陈松年。
尾声可能是年少时没见过父亲多少面的缘故,陈松年每年都要来到父母的墓前祭拜很多次,祭拜完后便坐在父母的墓碑前,向父亲讲述着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陈松年尤其记得,当陈松年第一次拿到当地政府给他发的生活补贴的时候,他高兴的来到自己父亲的墓前向自己父亲分享: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父亲。他们没有因为你而忘记我们。”
当时的天气很好,陈独秀墓前旁边的树摇摆着枝叶,仿佛是在回应陈松年的话。
对此,各位看官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