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012年3月就诊,当时是44岁。发现乙肝大三阳十多年,病毒量7次方拷贝,谷丙转氨酶波动在45—72,甲胎蛋白和彩超等未见明显异常。人自我感觉良好,能吃能睡,能干活。没有肝硬化、肝癌等相关家族史。

2013年5月6日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当时的病毒量是5.59E+07 IU/ml,谷丙转氨酶76。
服用恩替卡韦一年零5个月后,病毒量仍然在三次方左右波动。笔者建议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三个月后检查病毒量仍然在三次方纹丝不动。换用替诺福韦单药(印度版),2个月后HBVDNA定量小于100 IU/ml,效果很好。
其后检查发现尿液贝塔2微球蛋白明显升高,担心是替诺福韦造成的肾脏近曲小管损伤,建议换用恩替卡韦治疗。换药三个月后,尿液贝塔2微球蛋白恢复正常,但是HBVDNA反弹至1.330E+03 IU/ml,乙肝表面抗原精确定量5314.032 IU/ml,HBeAg定量41.231 S/CO。
患者忧虑病毒反弹,要求重新服用替诺福韦,HBVDNA很快下降至小于100 IU/ml。尿液贝塔2微球蛋白又升高,担心肾脏损伤,又换成恩替卡韦,如此反复多次。

最近三年换用丙酚替诺福韦,HBVDNA定量持续小于20 IU/ml,肝功能持续正常(谷丙转氨酶15左右),尿液贝塔2微球蛋白基本正常。
2025年2月6日的复查结果如下。
谷丙转氨酶14.5,谷草转氨酶13.8,白蛋白43.5,AFP4.8,本院高灵敏病毒量结果是6.33E+01 IU/ml,乙肝五项定量提示仍然是大三阳。彩超提示肝胆脾胰腺未见明显异常。
以下是患者和我的对话。
患者有些担忧地问:“我已经吃了12年的抗病毒药物了,为什么还是大三阳?”
我回答他:“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恩替卡韦 10年 HBeAg清除率约30%~~50%,替诺福韦10年 HBeAg清除率约40%~~60%。所以,服药十年以上仍然是乙肝大三阳,并不稀奇。”
患者继续问:“为什么这次病毒量又是阳性的?“
我答:“可能是病毒自然波动,也可能是检测误差,或者其他原因。”
我建议两个月后复查病毒量,如果仍然阳性,可以丙酚替诺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要规范使用,可以最大限度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可以很好地控制肝脏炎症和逆转肝脏纤维化,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发生率。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的关键治疗和核心治疗。乙肝大三阳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eAg清除率和病毒因素(病毒量高低、HBeAg定量高低)、转氨酶高低、抗病毒方案、是否合并脂肪性肝炎等多种因素相关。
只要HBVDNA定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限,是否大三阳,并不会影响肝病的最终结局。只要HBVDNA持续低于检测下限(小于10或者小于20),乙肝相关的炎症就会静息,同时控制其他损伤肝脏的因素,肝病就可以长期稳定甚至逆转。只要HBVDNA定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限,坚持服药,HBeAg清除只是时间问题,无需过多关注。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 王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