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被自家宝宝的假哭给萌到过呀?那场面简直太有趣啦!
宝宝小嘴一撇,眼睛紧闭,然后“哇”的一声就开演了。眼泪呢?压根儿没见一滴。但看那小表情,委屈得就像全世界都欠了他一样。其实呀,这就是宝宝的小心思在作祟,他们想引起咱们的关注,要么求个抱抱,要么想要点零食。所有的小心思都写在他们那假哭的表情里啦。
这些小家伙简直就是天生的小戏精!每次假哭都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他们这演技,不去参加《演员的诞生》都可惜了,哈哈!
一、宝宝啥时候开始假哭?
这事儿还真说不准,每个宝宝都不一样。不过一般来说,宝宝最早在4个月左右就可能开始假哭啦。也有研究表明,有的宝宝6个月大时就开始学会“欺骗”了,假哭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到了7、8个月的时候,宝宝假哭还会根据父母的表情来调整策略呢。这阶段的宝宝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比如他们发现一哭就能吸引父母的注意,于是就开始用哭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宝宝为啥要假哭?
🐥寻求关注:宝宝有时候没啥实际的生理需求,既不饿,尿布也干干爽爽的,就是觉得无聊,或者特别想要爸妈陪着,就会用假哭这一招来刷一波存在感,引起咱们的注意。
🐥情感需求:宝宝也有小情绪呀,要是觉得孤单寂寞冷,就希望能得到咱们的安慰。这时候,假哭就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控制行为:随着宝宝认知能力一点点发展,他们渐渐发现,哭一哭,爸妈可能就会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像抱抱啦,陪他们玩耍啦,或者换个新环境啥的。这小脑袋瓜一转,就把假哭当成了“秘密武器”。
三、宝宝假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处:
✔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假哭是宝宝学习和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说明他们开始有情感需求,并尝试与父母互动。
✔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通过假哭,宝宝能与父母建立情感联系,获得关爱和抚慰,这对他们的情感发展和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帮助。
☝️坏处:
✘依赖性过强:要是父母每次都满足宝宝的假哭,可能会让宝宝养成依赖哭泣的习惯,甚至用这种方式来操控父母的行为。
✘影响亲子关系的平衡:如果父母总是回应宝宝的假哭,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哭泣。等他们长大了,可能会影响他们调节情绪的能力和独立性。
四、面对宝宝的假哭,家长该怎么办?
1⃣适度回应:父母得观察宝宝的哭泣是不是和生理需求有关。要是真饿了或者尿布湿了,那得赶紧处理。但如果只是假哭,咱们就得适度回应,不能完全不理,也不能过度满足。
2⃣分辨真假需求:当宝宝哭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身体语言、哭声的特点和哭泣的频率等来判断是不是假哭。比如真哭的时候,宝宝可能会满脸通红,声音也比较急促;而假哭可能就只是干打雷不下雨。
3⃣建立规律:给宝宝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确保他们有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和丰富的娱乐活动。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无聊或者情绪波动太大而假哭啦。
4⃣适当的情感安抚:当宝宝感到不安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安抚,比如抱抱、轻轻拍拍背部、温柔地和他们说话等。但不要宝宝一假哭就直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这样会让宝宝觉得只要哭就能得到一切。
5⃣用游戏和互动转移注意力:当宝宝开始假哭的时候,咱们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玩具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拿出一个会发出声音的小玩具,或者和宝宝玩捉迷藏,让他们忘记假哭这回事。
6⃣教会宝宝其他表达方式: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咱们可以教他们用语言、手势等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教他们说“抱抱”、“饿饿”等简单的词语,或者用手势来表示自己想要什么。
7⃣保持耐心和一致性:处理宝宝假哭的问题时,家长一定要保持耐心,不要着急。而且全家人的态度和方法要一致,不能一个人严厉一个人溺爱,这样会让宝宝感到困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对。
我家宝宝之前就特别爱假哭,有一次,刚给他换完尿布,喂完奶,他就又开始“表演”了。小嘴一撇,“哇”地就哭起来了,我一开始还以为他哪里不舒服,赶紧过去查看。结果发现,他一边哭,一边还偷偷睁开眼睛看我,那小模样太逗了。我就知道,这小子肯定又是想让我抱抱了。我就先没急着抱他,而是在旁边轻声跟他说话,告诉他妈妈在这儿呢,让他先自己玩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看我没抱他,哭声就小了,自己玩起了旁边的小玩具。
还有一回,宝宝午睡起来后,可能有点小情绪,又开始假哭。我走过去,先轻轻拍了拍他的背,然后跟他说:“宝宝是不是睡醒有点不开心啦?咱们一起玩个好玩的游戏怎么样?”宝宝听我这么一说,哭声立马就停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等着我和他玩游戏。
家人们,宝宝假哭虽然有时候会让咱们有点头疼,但这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现象。咱们掌握好应对方法,既能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又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