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遍四大名著的两位演员,用容貌和演技,彻底征服了我们

乱香黄鹂 2025-02-21 20:22:51

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1980年代至1990年代诞生的四大名著改编作品,87版《红楼梦》,86版《西游记》,94版《三国演义》和98版《水浒传》,堪称经典之作。

当然,还有89影版《红楼梦》,虽然不如87版《红楼梦》深入人心,但无论是整体制作,还是演员阵容,服化道具都不逊于87版《红楼梦》。

这些影视剧,犹如一座座丰碑,不仅塑造了国民集体的文化记忆,更锻造出一批具有时代印记的表演艺术家。

其中,何晴与王忠信的身份尤为特殊。

当年,能在一部影视中出演,已经是演员的荣幸,而能演遍四大名著,更是幸之大幸。

何晴和王忠祥两人就完整出演了这四大名著影视剧。

这两个人,一个花容月貌,风华绝代,一个玉树临风,仙风道骨。

一、西游红楼传奇。

在四大名著剧组的选角史上,何晴与王忠信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导演王扶林在回忆《红楼梦》选角时曾感叹:"能在四大名著间自由穿梭的演员,必须兼具古典气质与现代演绎的双重天赋。"

何晴和王忠信,就拥有这样的天赋。

最先发现何晴的,是杨洁导演。

1983年,何晴出演了《少林俗家弟子》中的少女小琴,拍完回家,乘火车从北京返回浙江。

在火车上,被同样外出拍戏的杨洁相中。

当时的何晴,天真烂漫,明眸皓齿,一副小女儿的神态。

杨洁觉得她就是黎山老母三个小女儿中的一个。

真真爱爱和怜怜,书中描写很是妖娆美丽。

她们“蛾眉横翠,粉面生春,花钿显现多娇态,绣带飘飖迥绝尘。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喷。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体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

怜怜年方十六,何晴无论是年纪,还是容貌,都很符合怜怜这个角色。

就这样,一次巧遇,何晴出演了86版《西游记》中的“怜怜”,演出了那种烂漫,娇柔,飘逸和娇滴滴。

王忠信呢,是杨洁找到他,让他在86版《西游记》中出演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这样的:

鬓蓬松,白发飘搔;须稀朗,银丝摆动。项挂一串数珠子,手持拐杖现龙头。 身健不扶拐杖,冰髯雪鬓蓬蓬。金花耀眼意朦胧,瘦骨衰筋强硬。屈背低头缓步,庞眉赤脸如童。看他容貌是人称,却似寿星出洞。

其实,当时王忠信才四十多岁,出演太白金星这样慈眉善目的老神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胜在有化妆师的高超技艺,加上王忠信的表演天分,一个仙风道骨的太白金星出现了,且成为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

因为太深入人心,之后在《西游记》续集中,王忠信再次饰演了“太白金星”。

何晴没在87版《红楼梦》中饰演角色,而是在89影版《红楼梦》中饰演了秦可卿。

在《红楼梦》的太虚幻境中,何晴饰演的秦可卿犹如行走的水墨画。

她将角色"鲜艳妩媚似宝钗,风流袅娜如黛玉"的双重特质,转化为眼角眉梢的微妙变化,在贾母面前的恭顺低眉,与宝玉独处时的眼波流转,精准复现了曹雪芹笔下"情天情海幻情身"的复杂人格。

王忠信则在87版《红楼梦》中饰演了甄士隐,书中并没有“甄士隐”的容貌描写,但从一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生活活平静安逸,有着恬淡仁善的性格。

他将"惯养娇生笑你痴"的佛道哲思,注入每个步履,眼睛有神,气质超脱,有一种贵族姥爷的气质。

王忠信还在《红楼梦》中饰演过大太监戴权,可惜后来这个角色的戏份,全部被删除了,我们无缘看见。

二、水浒三国情。

94版《三国演义》中,何晴饰演了绝色美女“小乔”。

虽然只是一个配角,导演王扶林也毫不含糊,面试了几十个人都不满意,想起了影版《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就邀请何晴出演了“小乔”。

何晴靓丽清秀的古典美和温柔文雅的气质,将小乔塑造的顾盼生姿,贤淑优雅。

在1988年,何晴还参演了福建电视台制作的《聊斋》,在《花姑子》单元中,一人分饰两角,容貌绝色,演技精湛。

何晴版小乔在赤壁江畔的惊鸿一瞥,用"遥想公瑾当年"的眼神,将历史瞬间凝固成永恒艺术形象。

她设计的抚琴时指尖微颤、听闻战报时罗帕坠地的细节,赋予角色超越花瓶定位的历史感。

王忠信在94《三国演义》中,饰演了三个角色,伏完,华佗和秦宓。

这三个角色,最被观众广为熟悉的,是神医华佗。

王忠信诠释的华佗,在刮骨疗毒经典场景中,以沉稳手法与额角细汗的对比,将神医的仁心与凡人的紧张拿捏得恰到好处。

和“太白金星”一样,王忠信再次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满足了我们对“神医华佗”的想象。

98版《水浒传》的江湖世界中,何晴饰演了一代名妓李师师,御香楼阁间翩若惊鸿,见之无不倾倒。

她与燕青对弈时衣袖拂过棋盘,的刻意设计,暗喻着风尘女子与江湖豪杰的精神共鸣。

王忠信没能出演98版《水浒》,却在山东版《水浒》的《李逵》单元中饰演了吴用,其他单元则没有出演。

因为当时王忠信太忙了,杨洁和王扶林都在找他呢。

王忠信塑造的智多星吴用,将羽扇从诸葛亮的飘逸转化为谋士的机敏,七星聚义时那个猛然收扇的动作,成为梁山命运转折的视觉符号。

四大名著影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很多人说,幸亏当时那个年代拍摄了四大名著,否则,放到现在,真不敢想象,会拍成什么样子。

据统计,四大名著影视剧在三十年间,重播超过5000次,覆盖观众逾80亿人次。

特别是86版《西游记》,已经成为寒暑假必播的电视剧。

在表演美学的建构中,两位艺术家开创了"新古典主义"演绎范式。

何晴将戏曲程式化表演分解为微观表情管理,其标志性的"三秒垂眸"技法(低头0.5秒、睫毛颤动1秒、缓缓抬眼1.5秒),成为塑造古典女性角色的经典模板。

王忠信则发展出"气韵表演法",通过控制呼吸节奏来调节台词韵律,使文言对白产生自然的现代韵律感。

作为四大名著剧组的"全满贯"演员,两人的艺术生命与经典改编史形成共生关系。

在如今娱乐至死的当代荧屏,回望这些严谨而充满生命力的表演,我们更能理解:

真正的经典从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刻,而是用当代艺术语言对文化基因进行的创造性转译。

这种转译的密码,正藏在何晴的惊鸿一瞥与王忠信的拈须一笑之中,等待后来者不断破译与传承。

能演遍四大名著,在其中饰演角色,对演员来说,这一生,足矣。

0 阅读:15
乱香黄鹂

乱香黄鹂

让我们用温和犀利的眼睛去发现世间所有的娱乐和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