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赔偿给日本诸侯数万两黄金

借东皇立花国 2023-09-22 06:10:04

明朝留下的史料揭露壬辰战争时(国内通称“万历朝鲜之役”)给日本赔过款,1598年10月13日,代表明军和谈的使者来到泗川倭城,参与这次会谈的不光岛津义弘,就连隔壁顺天倭城的小西行长也来了。经过一番协商,邢玠拨款数万两黄金给岛津义弘等大名,只求他们退兵离开朝鲜,当然这是背着万历皇帝偷偷地送给日本人钱。这件事明朝史料有记载,日本和朝鲜史料也能佐证明朝兵部尚书邢玠给日本大名赔款。

《全边略记》:诸酋久有归志,(邢)玠敛军中数万金,贿诸酋,随之渡海。求秀吉之子,永结和好。

这里面虽然提到“求秀吉之子”,也就是求丰臣秀赖的意思。但无论是秀赖还是当时丰臣政权辅政大臣德川家康当时都不知道这件事,纯粹是在朝明军和日军(尤其岛津义弘这部)的私下和谈。

明军

这场战争中明军虽然在1593年这一年内逼近釜山,但是接下来六年到战争结束(1598年)为止,明军都未能攻下釜山和南部沿海一带的倭城,战线一直没有扩展了,期间还一度让日军再次反攻到汉城附近。

壬辰倭乱七年明军战线,连续几年战线没再推进,红色为日占区

就是站在明朝视角,已经极地美化自己的《明实录》都承认丁酉倭乱(1597年)以来明军三连败(还不算小战斗失败),都拿不下釜山那片地方,还给倭寇看笑话。白消耗朝廷的军粮,对不起百姓的税收,把几万远征军将士性命当儿戏。

《明实录》:一逞先败于南原,乃整顿收拾兵粮粗集而去冬再败于蔚山,更整顿收拾兵粮大集而今冬三败于泗川,夫合水陆十万之师四路一时并进孰不谓智虑已周谋画已定可以制釜倭之命,矣矣何中路以被诱大败,东西两路亦以攻城损伤,陈璘兵船又何以被焚掠耶,四路之师一时溃败近,又仓皇无计敛迹退防…不能得釜山尺寸之地三战三败贻笑倭奴耻辱中国,亦已甚矣岂朝廷之钱粮,百姓之膏血,数万之生灵为博功名之儿戏耶。

壬辰倭乱后期明军基本没赢。没有露梁海战,明军一点面子都没有,露梁大捷还有李舜臣一大半功劳。

《明史》等史书将日本撤兵原因归结于丰臣秀吉去世,其实这都说好听了。当时明军前线总指挥兼任兵部尚书邢玠在《经略御倭奏议》里写道:

若以倭欲归为易与,则十月初二,非关白死之第四月乎?而中路丧师数千谓何?是倭国以关白之死生为去留强弱乎?泰等不过借此以掩其战功也。

邢玠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明军四路总攻失败这件事都发生在秀吉去世以后,秀吉挂了结果都打不过他留下的部队。

企图征服明朝的丰臣秀吉

日军离开朝鲜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关原之战快要打响,日本各地大名关系剑拔弩张,没心思再跟外国交战,所以德川家康等五大老决定撤军。不然日军据点在朝鲜南部沿海存在个几十年甚至百年恐怕没问题,就像十字军在叙利亚沿海的据点存在了两百多年。

当时明朝无论国力还是军力都远比日本强,所谓战国时代日本军队是一支“三无军队”,无成建制骑兵部队,无炮兵部队,无正规水军部队,称之“村民械斗”似乎不夸张。明朝一年内结束不了战争就已经很有问题了,最后竟然和日本这个小国家争了七年。后来的甲午战争,清朝军力就不如日本,基本没什么优势而言,日本还有欧美列强扶持,再加上清军指挥也烂。

当时东亚局势

最后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问大明怎么不乘胜进攻日本,人家明朝兵部尚书邢玠都“求秀吉之子,永结和好”了,还打个啥?

0 阅读:2

借东皇立花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