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在其官方网站上郑重发布了消费警示——《警惕职业闭店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此举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在消费市场中,随着预付式消费模式的普及,一种名为“职业闭店”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闭店人
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职业闭店人的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职业闭店人”之所以敢于无视法律诉讼,关键在于他们接手公司后迅速将法定代表人替换为无力偿债的“背债人”。这些专职“背债人”无需复杂的财务背景或身份包装,仅凭企业股权转让便能轻松上位,成为原老板逃避责任的“挡箭牌”。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背债人”往往自身已负债累累,或是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即便因背债而征信受损,对其生活影响也相对有限。
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内,“职业闭店人”及其背后的“背债中介”、“金融过桥”等灰色产业链已非秘密,它们为闭店计划精准匹配“背债人”。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原本边缘化的“背债人”群体逐渐转向看似“清白”的“白人”,即那些名下无财产、负债、信用卡及家庭负担的个体,他们以此为业,专门承接背债任务。
“职业闭店人”的猖獗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亟待法律严惩。然而,当前对其法律身份及行为性质的界定尚存争议。法律专家指出,依据我国现行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制度,从表面看,“职业闭店人”的操作并未直接触犯法律红线。我国鼓励创业的政策初衷虽好,但低门槛也无意间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破解此难题,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审查力度,对异常变更情况要求提供详尽材料,并加大对职业“背债人”的识别与监管。长远来看,完善法律法规是治本之道,需明确界定“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的法律地位,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后短期内闭店且引发债务纠纷时,前法定代表人亦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并鼓励公安机关从合同诈骗等刑事角度介入调查,以儆效尤。
职业闭店人违法
今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就一起关于“职业闭店人”薛某涉及的清算责任纠纷案件作出了判决,裁定薛某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案中,薛某于2023年接手一家瑜伽店后,利用虚假手段恶意注销公司,导致会员王某价值超过8000元的会员卡余额无法继续使用。
法院深入审理后指出,薛某作为该瑜伽店的唯一股东,在明知存在大量会员未清算债权的情况下,不仅出具了声称债权债务已清理完毕的虚假《清算报告》,还以此为依据通过股东决定,进而向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并成功注销了公司。此举构成以虚假清算报告非法骗取公司法人注销登记的行为,严重剥夺了王某等债权人通过合法清算程序申报债权的权利,直接造成其债权损失。
尤为关键的是,薛某在注销公司过程中,还签署了《承诺书》,保证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进一步加重了其法律责任。据此,法院判定王某有权要求薛某对公司遗留的债务承担直接的赔偿责任。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特别强调,本案中的“职业闭店人”薛某,在无经营诚意和能力的情况下接手店铺,其后又通过非法手段逃避债务,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其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个人权益,更对整个营商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理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以此警示和遏制类似不法行为的发生。
中消协提示
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做出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预付式消费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22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遇有闭店操作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当地消协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如何维权
收集证据:一旦发现商家有职业闭店行为迹象,消费者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收据、聊天记录等。
投诉举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商家的违法行为,寻求官方帮助和支持。
法律途径:如果投诉无果或商家涉嫌诈骗等犯罪行为,消费者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