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车展,特斯拉却忙着全球涨价?

商用车情报 2023-05-06 13:48:18

在刚结束的上海国际车展中,特斯拉的身影并未出现。只不过关于这个品牌,总是不缺话题热度。

5月2日,特斯拉在国内开启了新一轮调价周期,Model Y和Model 3的全系车型,指导价全体上涨2,000元;5月5日,全新Model S及全新Model X的全系车型,指导价全体上涨19,000元。

四天之内连续两次涨价——这一下,让车友圈直接炸开了锅。

要知道,一季度的车市“价格战”硝烟未散。在此背景下,特斯拉这番涨价操作,堪称特立独行;并且在网络舆论中,关于“特斯拉降价”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虽然整体的涨价幅度较小,但是这一记反向操作,仍然将所有人拉回了现实。在嬉笑怒骂过后,小编更关心的是——特斯拉全系“微涨”,究竟图个啥?

短期:毛利率是红线

美国当地时间4月20日,特斯拉发布了今年的一季度财报,据财报显示:

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的全球总营收为45.41亿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4.09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全球总交付量为42.18万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1.10万辆,同比增长36.0%;

但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仅19.3%,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9.1%,大幅下滑近10个百分点,也低于马斯克此前设下的2023年业绩红线,即20.0%的毛利率。

另外,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19.3%的毛利率,也创下了近11个季度以来的历史新低。重大利空背景下,敏感的资本市场自然会闻风而动。

财报发布当日,特斯拉的美股股价狂跌9.75%,最终收报价格为162.99美元。若以31.69亿的总股本相计算:一夜之间,特斯拉的美股市值,蒸发了约557亿美元(折合约1,840亿人民币)。

为挽救资本市场的预期,特斯拉必定要做出新的表态,就拿本次中国市场的全系涨价来举例。

假设国内主销车型Model Y(指导价:26.39-36.39万元)的成交均价是30万元——涨价2,000元,即可获得0.66%的收益涨幅。而加上这一涨幅后,目前一季度19.3%的毛利率,恰好可以接近20%毛利率红线!

而在世界多地,类似的“微操”也在同步进行。例如针对Model Y、Model 3,美国地区的起售价同步上涨了250美元;在加拿大,其起售价上涨了300加元;在日本,其起售价上涨了37,000日元。

近期,不排除特斯拉会将这种小幅度的价格调整,推广到诸如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区域内。

中期:稳定价格预期

正如前文所述,以中国市场的主力车型Model 3(指导价:23.19-33.19万元)、Model Y(指导价:26.39-36.39万元)目前的价位来说——2,000元的涨价,其涨幅还不到1%。

相比起今年1月份降幅高达10%-20%的“战略性降价”,特斯拉在今年5月份的最新涨价,对其潜在客户在费用方面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只不过,因为1月份的大降价后劲太足,加之有新款Model 3的消息放出,导致了市场中类似于“继续降价”的看空预期过高,潜在客户纷纷选择持币观望。

以上这一推测,能够从订单数量上取得佐证。根据特斯拉产销数据分析师Troy Teslike的统计:

在中国市场中,特斯拉在2023年4月15日订单储备只有1.1万辆,显著低于2023年1月31日的1.4万辆;如果和2022年7月27日17.3万辆的历史最好成绩相比,差距则更加明显。

结合历史价格来看,在2022年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保持订单量高位运行的同时,Model 3和Model Y大部分车型的时价,恰好也处于一段较为稳定的历史峰值期。

所以不难看出,本次特斯拉的最新涨价,主要的目的就是稳定价格预期,以减轻市场中的观望情绪;买涨不买跌,也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习惯。

天风证券的电新团队,近期也在研报中指出:“目前,特斯拉订单转化率约在60%,消费者观望情绪重。此次涨价,打破了过去特斯拉再次降价的传闻,并且释放了重要的价格拐点信号,有望刺激订单转化率提升。”

外部:北美市场生变

除了追求利润率的自身原因、以及中国消费者的特殊性,一些外部的市场变化我们同样不可忽略。

据特斯拉业绩报告显示: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特斯拉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增长率,便开始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在2023年一季度,北美市场的销量增长率,已经上升至4%左右。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率,同期只有2%左右的水平。

而同款车型,在北美市场的售价会更高一些。例如Model Y,国内起售价在26万人民币左右;而在加拿大,其起售价约30万人民币左右;在两地之间,存在约4万元人民币的差价。

对于在短期内追求毛利率提升的特斯拉来说,这一份唾手可得的收益自然不能放过。例如最近有网友发现:挂载有北美车牌支架的Model 3,出现在了上海港的码头区域。

那么这部分激增的市场需求该如何满足?还是要看目前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产能最高的工厂——上海临港工厂,该工厂主要生产Model 3/Model Y两款车型,预计年产量为75-90万辆。

而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中国在国内市场的零售量,累计为13.74万辆;对于国外市场的出口量,累计为9.19万辆。

二者相加,说明在2023年一季度,上海工厂的产量至少不会低于22.93万辆——略高于预估产能上限(90万辆/年)的四分之一,说明上海工厂已经是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中了。

外部市场的兜底作用,让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中,产生了一次“非常规”调价的机会。

而即使这一次逆势涨价的操作,没有取得预想中的“逼单”效果,通过外部市场的销量增长,上海工厂的产能也不会因此而闲置,或许这就是特斯拉敢于逆势涨价的底牌。

结语:

虽然在短期内维持价格稳定、或是轻微上涨的局面,目前来说已经实锤了;不过从长期来看,用降价来换取销量规模,仍然是特斯拉的主要战略。

“在未来,零利润出售(汽车)将是可能的。”一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曾对公司大股东这样表示。换句话说,哪怕是牺牲利润,也要去追求长期的规模效应,马斯克认为这才是更正确的方向。

这一观点本身无可厚非,毕竟谁掌握了市场话语权,谁就能拥有最终的定价权。只不过这也意味着:对于国内同行来说,如何面对特斯拉这条“鲶鱼”,将会在长期内成为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0 阅读:23

商用车情报

简介:与您分享商用车最新的买车、用车、养车资讯,减少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