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国工匠”?坚守车间二十多年,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航天人”

律令9章 2021-07-10 13:34:45

如今大中华可谓国富民强,仅从军事角度就可见一斑;从1975年,伟人发出“全力以赴,毋歼入侵之敌”开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歼”系列飞机展开了翅膀。从著名的歼5、歼6,到今天的隐形飞机歼20,“歼”系列飞机代表了我国空军日益强大的辉煌;“飞机”可谓大国重器,但飞机终究是一种工具,在这些“大国重器”背后还有一群看似普通的工人,这些人可一点都不普通,他们是“大国工匠”。

洪家光,出生于普通农村,受条件所限,他只读了初中,毕业后上了一所技校;那个年代“上大学”才能出息,“技校”出来只有一条路,当工人。“洪家光”虽然没能上大学,但并没有自暴自弃,三年的技校时光,他不仅完成了学业,还自学了多项技术;凭着刻苦努力的劲头,“洪家光”以优异成绩被分配到“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成了名一线工人。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乍一看“洪家光”所在公司名头很大,但实际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摆在“洪家光”面前的唯有破旧车间、老旧机器,工作是每天围绕车床、图纸和零件的重复劳作。不夸张地说,“洪家光”的生活就是一直重复工作,生产的零件也几乎一模一样;“洪家光”开始迷茫和怀疑:这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直到一天偶然听到有人赞叹地说“这可是飞机零件,你是中国航空人啊!”

正处迷茫的“洪家光”忽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自己的工作这么厉害,影响到的竟然是国家航空事业;就这样,“洪家光”对工作有了新的期许,人生有了新的目标。此后,“洪家光”拜同为一线车工的孟宪新为师(全国劳模),从切削内螺纹开始重新学习;接下来的日子,“洪家光”每天加班加点地完成更多苦活、累活,全年工时比其他人多了将近一倍。除了学习,“洪家光”还动手制作了不同型号、不同作用的磨削工具;就这样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积累经验,又在经验中进步,“洪家光”很快成了技术骨干,工友们都称他“拼命三郎”。

就在2002年临近过年的时候,车间里弥漫着“回家”的喜庆气氛,公司却在这时候下达了一个紧急任务,为某型战斗机“发动机核心叶片”加工修正磨削工具;这项任务不光出现的时间不对,难度更是出奇的高,这是一个“超精密”磨削任务——要求磨削的叶片只有0.02毫米,误差要在0.003毫米之内,约二十分之一的头发那么细。这些或许比较难理解,简单点说,如果磨削所用的金刚石滚轮不合格,生产出来的叶片都会报废;一个小误差就将导致所有功夫全部白费,最开始,这项任务没人愿意接。

此时的“洪家光”却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凭着的则是“初生牛犊”的心劲;心劲归心劲,现实可没那么简单,任务之初加工的金刚石滚轮竟然没有一个合格,“洪家光”也从初生牛犊变得缩手缩脚。就这样,在坚持和放弃的选择中摇摆了一夜,“洪家光”还是决定继续这项任务;此后,“洪家光”几乎吃住都在车间,时刻都在思考、实践、改进。

正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整整十天,每天超过十多个小时的奋战,“洪家光”终于完成了任务,并掌握了这项尖端磨削工具加工技术;实事求是地说,在别人看来,这是需要学习和实践很多年才能融会贯通的技术,“洪家光”竟然在短短十天内掌握并完成了这项任务,从“骨干”一跃变成了“技术尖子”。此后几年,“洪家光”又领先研究、改进、攻克多个型号战斗机发动机核心叶片磨削工具的加工难题,特别是“金刚石滚轮成型面无法加工”的磨削工具加工技术,打破了西方垄断,完成了国内在这项技术上“零的突破”。

直白点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累计为公司创造了将近一亿的产值,更为中国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荣誉接踵而至,“荣誉和诱惑总是同期而至”在获得多项磨削工具加工技术专利之后,许多外国企业开始对“洪家光”抛出橄榄枝。以一份年薪超过四百万的邀请为例,如果“洪家光”接受,他每工作一个小时,价值将超五万元,一天8小时就是四十万的工资,这甚至超过了许多人一年的总收入。

面对如此诱惑,洪家光不忘初心,牢记自己是“中国航空人”,最终选择继续坚守在车间一线,为中国航空事业添砖加瓦;2013年,洪家光获得全国“最美青年技工”称号、2016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洪家光”以工人身份和众多科学院士站在同一高度上,2018年,其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然而,“洪家光”并没有停下脚步,除继续刻苦勤奋,多年一线工作让其成为一位技术过硬的“大国工匠”;截止目前,洪家光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型专利26项、攻克技术课题82项、转化为实用技术53项。还不止这些,作为一名工人,洪家光时刻牢记“传帮带”的优良品德,先后带出徒弟十多人,其中专业技术2人,高级专业技师4人,为中国航空事业传下了绵延薪火。

这就是洪家光的故事,“匠者手中器,雄鹰击长空”中国每一架飞机,都有“大国工匠”洪家光的付出;从最初的技校学生,到每小时价值超五万的技术人才,洪家光二十多年坚持在车间一线,用实际行动坚定地实现着“中国梦”。

4 阅读:238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