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承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也诞生了诸多璀璨瑰宝,“佛道儒”便是其中的明珠;这里单说佛教,较为公认的是在汉代传入中土,此后历代兴盛,但究其本质,古代僧人并不好过。正如白居易所说“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这些人或是被生活所迫,或是躲避赋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僧人”也在转换着身份角色。或许很难有人相信,有30位高学历人才,主动放弃超三千万的总身价,集体选择出家为僧;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今他们又过得怎么样?
首先追溯历史,自佛教传入中土,历代王朝均有过鼎盛时期,但究其根本,大多数僧人并非自愿,过得也不好;简单来说,古代百姓凄苦,多有弃儿遗与寺庙,这些孤儿就成了“僧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除了孤儿外,还有被生活所迫者、逃避赋役者,《明史》记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朱元璋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了,皇帝上有此经历,其余众生就不用多说了,可如今却不是这个样子。
以如今的“少林寺”为例,出家为僧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2000年,少林寺公开“招聘”僧人,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英语至少六级以上,且需要三证齐全;公正的说,此“招聘”可谓严格,一般人还真不符合要求,可这就是如今“出家为僧”的普遍录用条件(不只是少林寺,许多大型寺庙多有类似)。说到这或有朋友惨然一笑“自己连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虽多有调侃的意思,但也是一种残酷现实;影视剧中“木鱼袈裟,青灯古佛”的形象已然改变,如今的“出家为僧”更像是一种职业。
前有少林寺“招聘”僧人,后有人主动剃度出家,出乎意料的是,“主动剃度”的并非一般人,而是30余位硕、博士,总身价超过三千万的“社会精英”;他们出家在四川“云海寺”,这里并非想象中的名山大院,最初寺内仅有4名僧人,至于游客、香火等,这里就不多说了。究竟是什么力量吸引这些“精英”,甘愿放弃优越生活跑到这种偏僻所在当和尚的呢?
回答这问题,要从2001年开始说起。一个年轻人独自一人来到四川仙女山游玩,或许冥冥中自有缘分,让他意外发现了与世隔绝的深山中居然还有一座寺院;云牵雾绕,山泉叮咚的美景,再加梵音缈绕,让年轻人瞬间做出一个决定,辞去大学老师,来这里出家为僧,他就是后来的“仁卿法师”。仁卿是“云海寺”第一位主动剃度的高学历和尚,半年后,又有3名年轻人来到这里,他们均为硕士或研究生学历;这四人曾在凡尘中历练许多,也曾身价百万,善于经营,在他们的宣传下,“云海寺”逐渐香火兴旺起来。
这四人可以说唤醒了“云海寺”这座藏于深山的古刹禅院,随着游客的逐渐增多,寺院也逐渐有了收入;除了修缮禅院外,这四个年轻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修路,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深山中的“云海寺”。初时,因为资金有限,这四个年轻人在做完功课后还会亲自参与干活;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云海寺”,开始有人不断的出资帮助他们修路。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来这里考察,最后决定留下来“剃度出家”。
就这样,这些年轻僧侣自己动手盖房子,除了必须下山采购的油米面之外,蔬菜他们自己种,吃水他们自己到山泉处去挑; 十多年间,又有二十余人来到“云海寺”主动受戒,他们无一不是交大、北大等名校的博硕士,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在出家之前,他们有的身价百万,有的已然事业有成,据媒体统计,这些人一年的总收入超过了三千万。某种角度看,这些人是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家庭中坚”,究竟是什么力量吸引他们,让其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放弃丰厚应收,甚至放弃亲友,转而选择到大山深处,“名不见经传”的云海寺出家当和尚呢?
乍一看,这样的条件可谓清苦,没有娱乐,没有超市,甚至没有自来水,这些年轻人就像影视剧里的“苦行僧”一样。但这仅是世俗人的眼光,在“云海寺”30位高学历僧人看来,住自己盖的房子,吃自己种的蔬菜,这是一种惬意;远离城市的喧嚣,终日沉溺在美景中,这是一种曾经的向往;喝着没有任何污染,甘甜清冽的泉水,这是城市里无法得到的幸福。
央视英文频道一期谈话节目,2016年出现了一位特殊嘉宾,他是身披袈裟的僧人;此人全程用英语对话,语速流畅,发音标准,一些和佛教有关的英语更是运用纯熟,他就是来自云海寺的“明海法师”。节目播出后,不少人开始深挖他的身份背景;后来发现“明海法师还有29位和他一样的‘学霸’师兄弟”,消息一出引起轰动,在人们感叹他们的“高学历”时,也引起了舆论的争议。
有人羡慕他们超凡脱俗,也有人“瞧不起”他们。十年寒窗苦,父母亲友的栽培,这样的恩情不用回报吗?如今“上有老,下有小”,一句“清心寡欲”就可以抛弃这些责任吗?
当和尚比当白领挣钱多,又没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