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中国钱的伊朗,要赶在特朗普上台前,从中国运回大批量石油?

面包飞满天啊 2025-01-22 03:46:50
前言

国际政治的舞台上,一场关于石油、制裁和国家关系的戏码正在上演,主角之一,伊朗,现在还是受到美国严厉制裁,一直都在苦苦挣扎。

另一个主角,中国,连接双方的,正是那2500万桶滞留在中国港口的原油。

时间回到2018年,当时的特朗普政府对伊朗进行了严厉制裁,想要掐住他的经济命脉,但是,在这期间还有一个短暂的豁免期。

当时的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抓住机会,把这一批数量巨大的原油运送到了中国大连和舟山港口中储存。

这是一步险棋,伊朗希望通过这个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好景不长,2019年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变脸,取消了对伊朗石油出口的豁免权,甚至还加大了制裁力度。

这让原本计划,利用中国市场销售或转运的伊朗原油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直接被困在了中国的港口里面。

这些原油被贴上了“伊朗制造”的标签,在国际市场上没人敢关注,就算是有些潜在买家也不敢轻易出手,害怕招惹到美国的注意。

现在随着特朗普重返政坛,伊朗的焦虑感也增加了,他们想马上把这批石油变现,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在和西方的谈判中增加筹码。

这批滞留了六年的石油,也成为了中伊关系中一个敏感又棘手的问题。

仓储费用及石油转运

这2500万桶原油,因为国际油价波动,他的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但是巨额的仓储费用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为了中伊之间的主要障碍。

根据了解,光辽宁港口,伊朗方面需要支付的储藏费用就超过4.5亿美元,这可是相当于32亿人民币,这还是舟山港的储藏费用没有算进去的情况下。

更雪上加霜的是,六年的储藏时间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石油品质下降,那些原油会因为时间的流失慢慢挥发掉一些物质,让剩余的石油变得更难处理,价值也会降低。

到时候就算这些石油成功卖出去了,那价格也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伊朗是心急如焚。

2024年12月底,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访华,为了滞留的石油问题和中方进行了交谈,据路透社报道,在这次交谈中,伊朗方面使用了“敦促”一词。

这个词,在外交场合通常是负面的,暗示了伊朗对中方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不满意,这种带着些强硬的姿态,也让外界对中伊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了一丝担忧。

中方在处理此事上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据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同意了伊朗的转运要求,但前提是伊朗必须把石油从港口储油罐重新装到船上,在海上进行船对船转运,然后重新登记来源。

这意味着,中方会坚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办事,不会因为政治因素给他特殊待遇,这种立场既维护了中方的合法权益,也避免了卷入不必要的国际纠纷里面。

从“战略伙伴”到“公事公办”?

伊朗滞留石油事件,不只是一场商业纠纷,更表现出了中伊关系的微妙变化,曾经,两国被视为“战略协作伙伴”,在面对西方压力的时候相互支持。

但是,最近这几年来,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伊朗对华的态度好像也出现了一些摇摆,尤其是在伊朗新总统莱希上任后,这种“亲西方”的态度变得更明显了。

莱希政府不断发出“拥抱西方”的信号,和中俄的关系也慢慢下降了,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结束访华行程后,立即向西方喊话,表示随时准备重启核谈判。

这种举动,好像在暗示伊朗正在重新评估他的外交战略,还想要在西方和东方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地缘政治与商业博弈

伊朗石油这个事情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这场博弈的始作俑者,美国通过经济制裁,想要削弱伊朗的地区影响力,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让步。

而伊朗是想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打破封锁,维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然后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

中国,作为这场博弈的第三方参与者,面对着非常微妙复杂的处境,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和伊朗保持着一定的经贸往来。

在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维护和美国的关系,避免因为伊朗的问题而引起更大的摩擦问题。

因此,在处理伊朗滞留石油问题上,中国必须要谨慎行事,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平衡和各方的关系。

中方坚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办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也是避免卷入不必要国际纠纷的明智选择,这起事件显示出了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性。

在如今的世界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维护公平公正的贸易秩序,对维护全球经济稳定非常重要。

任何想要绕过或破坏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损害各方的利益。

不确定性中的中伊关系

现在伊朗滞留石油事件的未来走向,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几个关键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首先,伊朗能不能成功的把这批石油转运出去然后成功卖出,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国际油价的走势、潜在买家的态度以及相关国家的监管政策等。

如果伊朗能够顺利出售这批石油,对他国内经济压力会有很大的缓解,还会在和西方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筹码。

其次,中伊关系会怎么发展,伊朗的“亲西方”举动,会不会对中伊合作产生实质性影响?

这需要双方认真评估彼此的战略意图,并找到新的合作模式。

如果伊朗继续实行所谓的“平衡外交”,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摇摆不定,那么中伊关系有可能会下降,未来的合作空间也可能会受到限制。

最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政策会怎么变化,这会对地区局势和中伊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美国继续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可能会加大地区的紧张局势,然后使得伊朗进一步倒向东方。

如果美国选择减轻或者停止制裁,缓和跟伊朗的关系,就有可能给地区和平稳定创造新的机遇。

总的来说,这个事件,是中伊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国际政治的复杂,以及国家利益博弈的残酷现实。

未来,中伊关系会怎么发展,还需要时间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需要更加理性的处理双方的关系,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共同发展。

结语

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看到合作的机遇,也要认清楚潜在的风险,对中国来说,处理和伊朗的关系需要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能冲动。

中伊合作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如果伊朗继续在外交上摇摆不定,不能用真诚的态度对待跟中国的合作,那么中方也应该调整策略,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下,中国需要保持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用更加灵活和务实的方式面对各种挑战。

和伊朗的关系,只是我们中国外交棋盘中的一颗棋子,怎么下好这盘棋,需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审时度势,才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文|雨冰绗

编辑|雨冰绗

0 阅读:23
面包飞满天啊

面包飞满天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