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书评,赚5000块

玩职场二丫吖 2024-03-09 19:41:10

我知道“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的这个方法论,小红书随便一搜就一大把。

但,真正有用的、能被有效实施的,不多。

读书这事,不同人基础不同,用法不同,读书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而且,说个真相,大部分的人,都有:阅读障碍症。

看不进去书。

我是搞过读书营和写作班的人,我看过足够多的样本。

所有的方法论之所以能被有效运用,一定是用的这个人找到了改变的动力。

要培养一个好习惯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没有动力,只有方法论,没用。

方法论有时候其实就是“正确的废话”。

01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里有一章叫做“未知永远存在”,这段话是这样的:

学习的难度在于,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在掌握后面某一章的知识之后,才能深入了解。这几乎是所有高难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

也就是说,在第一章时我们会有无数疑问,可这些疑问以当时的知识是无法全部解答的,需要我们继续学习,用接下来获得的知识解答现在的疑问。

这就是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最终常常吃亏的重要原因——他们总是想“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解决不了就不继续下一章的学习,如此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然后情绪崩溃、自暴自弃,进而放弃学习。

我用“工作后读书”这事来打个例子。

上次有个小伙伴跟我私聊说,对自己有点“恨铁不成钢”,想看书却每天在刷手机,买书很勤快,买来放在家积灰,翻两页就没了兴趣,无法看完整本书。

首先,相信我,你并不孤独,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包括曾经的我。

我在搞自媒体之前,也看过一些书,诸如:《杜拉拉升职记》、《输赢》、《圈子圈套》、《沉浮》、《首长秘书》...

看这些书有个前提:

①我当时没有孩子,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

②我当时那个工作上班有大把时间摸鱼,比如《沉浮》这小说就是在上班时间看完的。

③我本身就对职场类的小说感兴趣,能看下去。

④这些书确实好看,在网上评价都很高,它们能让人沉浸在剧情中,欲罢不能。

这些书都是2015年以前看的,那时候也没有短视频,自媒体发展也没有那么快。

这就集合了:有兴趣、有时间、书本身质量就高、读书的大环境好这几个关键要素。

还有些不记得了,反正我看到好看的电视剧、电影就会把原著拿来翻一翻。

比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我的盖世英熊》。

因为当时看《失恋33天》这个电影觉得很好看,就把这个作者的其他书翻来看了。

《我的盖世英熊》跟《失恋33天》是同一个作者。

再比如,之前追《欢乐颂》、《锦衣之下》、《你是我的荣耀》这种电视剧,迟迟不更新,我就去搜原著,把小说看完了。

为啥我在讲方法论之前,要啰嗦的讲这么多呢?

因为,一个东西不可能短期之内从无到有。

一定是在开始时就有那么点小习惯,然后顺着这个习惯有意识地培养。

进而成为一个能变现、能赚钱的优势,或者说成为自己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02

我的文章里,经常会穿插各种故事。

我写故事的能力是可以的,我描述人性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不错。

而且,我可以将干货和故事无缝衔接,这样读我文章的人会觉得“通俗易懂”、“看了一个故事,又好像学到了点东西”。

这个文字表达能力,跟我看了大量的小说有很大的关系。

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看小说,这么多年了,这可以理解为是我用“时间壁垒”打造出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但,这个东西,在我搞自媒体之前,纯属爱好。

是自媒体撬动了这个爱好,将这爱好变成了我如今写文章的一个优势。

到这里,只能说这个“爱好”有利于我写出属于自己个人风格的自媒体文章。

但,“个人风格”这事,只不过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

在没有基础的自媒体文字表达意识和能力之前,没有所谓的个人风格。

只有写得多了,练习得多了,掌握了基本的自媒体写作能力,才能撬动这个历史爱好所积累的知识储备。

那现在问题就变成了:

怎么掌握自媒体的基础写作能力。

“我想通过写作赚钱”这是我入行的初衷,读书可以让文章写得更好,我的文章就更值钱,这是促使我不断读书的动力。

那么这个时候,读书就变成了一项工作,是赚钱的工具。

我曾做到过一篇书评,变现5000块的成绩。

这些助我赚钱的书,大部分都是工具书,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就是一本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就是专门为了解决某一类人群某个问题而写的一本书。

我入行这么久,从来没有哪一本工具书从头到尾的被我读完过。

因为工具书,它就不是用来给人“从头到尾”读完的。

它其实就是为了被人用来解决问题的。

既然作为一本书发行了,为了卖得更好,它会涵盖多类人群,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为了帮人解决怎么去把一本书读完的。

即便不会读书的那一类人,也分完全没有看过书的读书小白和有一定读书基础的大白等。

我们得先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

在现实中面对的是哪个场景,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就去这些书里找答案就好了。

看不看完整本书,不重要。

只要在书里找到了你要的答案,那这本书对你来说就是有用的。

所以“为什么我无法读完整本书”这个问题本身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用这本书来干嘛。

因为工具书的上下章节之间,是没什么连贯性的。

这些书的设置就是一个章节解决一个场景下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的设置,才导致读者们无法看完一整本书,没有好奇、没啥吸引力嘛。

可故事、小说不一样,他们章节之间是有情节、剧情的联系的。

好奇心会驱使你把整本书看完,因为你想知道结局。

03

问题到了这里再回头来看李笑来说的:

你没有学会后面的章节,就无法解决当下这个“书看不下去”的问题。

要破这个困境,就需要你有功利性的目的,把读书当成工作。

比如工具书对我来说就是:

这本书只要能被我用来写出一篇文章,它的使命就完成了,我可以换其他书来看了。

而,我看得书越多,我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再回头来看“第一章”那个书读不下去的问题时,对我来说就不是个问题了。

很多人就是在“这本书都没有看完,何必再去看其他书呢”,这个阶段持续纠结。

这就导致了他们一直卡在“第一章”,怎么也突破不了,无法进行下一个章节的学习。

而,当下的能力是无法让他们解决当下的问题的,这就变成了一个破不开的死局,最后放弃。

再打个例子:

搞自媒体后,看的第一本书是在青云计划写作营里的那个老师推荐的一本《暗时间》。

我买的纸质书,因为我是个喜欢在书上做笔记的人。

然后,看到了一个章节,我就写了一篇文章,中青云了,1000块。

我当时觉得,哦,原来这样就行了啊,然后就又换了一个章节,又写了一篇,又中了,300块。

哦,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从此以后,我的所有青云,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暗时间》这本书到现在我也没有全部看完,这不影响它为我赚了1300块!

到了这一步,我相当于完成了学习的“后面章节”。

再回头去看那个“看不完一整本书”的问题时,就觉得:

无所谓,读不完就读不完,工具书书本身就是拿来被人用的。

这本书之所以不能被你看完,是因为这书就无法吸引你,这是书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我看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把时间当作朋友》,心理学书籍《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育儿书《上岸》。

这些书,我恨不得整本书背下来。

它们就有魔力,让我一页页地往后翻,直到看完。

0 阅读:0

玩职场二丫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