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年间,江西南昌有一位姓朱的秀才去南京赶考。
古代赶考,考生一路上的开销都免费,吃喝住行几乎都不要钱,因为朝廷十分乐意大家参加科举考试,只有这样,朝廷才能选拔出人才。
但这也有个前提,就是考生必须有足够好的运气,能在沿途遇到这些官府设置的驿站。
就在朱秀才吃饭的时候,听到其他吃饭的人似乎在讨论什么对联,王秀才本就对这些感兴趣,就顺便和别人搭话。经过一番交谈,朱秀才得知,本地的李员外有个女儿,名叫李小翠,今年都已经18岁了还没有嫁出去。
于是,李员外就搞了一个“以文会友”的比赛,只要谁能对出令女儿满意的对联,他就把女儿许配给他,还送出万贯钱财做嫁妆。这件事很快就传遍铜陵大街小巷,因为明天就是李员外“以文会友”的大日子。朱秀才得知此事后,感觉很是有趣。
暗想:这李家不仅有钱,还有文化,明天倒不如也去试一试。即便通不过也不要紧,反正赶考也不急这半天。就这样,朱秀才次日一大早吃了早饭,就前往李员外家参加比赛。
有人说“一口是口,二口是吕,三口是品”,还有人说“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但对来对去,始终不能让李员外和李小翠满意。主要是这些人对的下联完全没有意境,上联的“昌”代表“昌盛”,“晶”代表“光明”,一二三是一串递进的数字,分别对应日、昌、晶。暗示一日一个变化,寓意蒸蒸日上、兴旺发达。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困难。想要对出严谨的下联,不仅需要符合递进的逻辑关系,还要与上联暗示的繁荣昌盛形成呼应。
李小翠听到朱秀才的下联后,也是颇感惊讶,随后悄悄看向朱秀才,发现朱秀才长得很是俊俏。当即面容通红,含情脉脉的暗示李员外,说她对朱秀才很满意。
就这样,朱秀才成功得到李员外和李小翠的认可,李小翠也愿意嫁给朱秀才。得知朱秀才还要去南京赶考,李小翠便与朱秀才定下婚约,等到朱秀才赶考结束,返程时在此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操办婚礼,永结同心。
山高有我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的三[呲牙笑]
庸人自扰
一火为火,二火为炎,三火为焱。 一土为土,二土为圭,三土为垚。 如何?
意冷心灰
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
事实胜于雄辩
木,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