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害死杨靖宇,最后却争着互相举报,真是丑态百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7c4bab1b04bb378c2696f59a8eb999.jpg)
1940年,在东北白雪皑皑的深山里,杨靖宇将军带着剩余的抗联士兵苦苦支撑,最终被围困在吉林濛江县的森林中,孤身一人与日伪军对抗。杨靖宇将军虽战斗至最后一刻,却因多名叛徒的出卖而不幸牺牲。他的死,不只是敌人枪口下的结果,更是汉奸背叛的代价。多年后,这些叛徒的下场,却让人感叹一句善恶终有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2c322a6eb4897471b33705ac73b6d58.jpg)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0dbeebfb66a1e5932f65b9775bdd70.jpg)
1. 革命意志不坚定,抗争变投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1c89ca5ecac75120f05f2d4fe6d859.jpg)
程斌本是杨靖宇一手提拔的抗联将领,年轻时还满腔热血,和杨靖宇并肩作战。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他却选择了背叛。他的理由呢?“家中有母亲老兄,怕他们受牵连。”听上去仿佛情有可原,但仔细一想,抗联里的战士哪一个没有家人?杨靖宇自己不也是从未再见过妻女?程斌的所谓“孝心”,不过是给自己的胆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投敌之后,他不仅出卖了抗联的密营,还带着部队摧毁了70多个秘密据点,直接导致抗联的物资断绝,杨靖宇等人被逼入绝境。程斌的背叛,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彻底投入敌营,最终成为日军走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5884ad974ce97d34721ef731882d57.jpg)
2. 贪生怕死,出卖战友为求自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3339c834d9c8cf6e2f03235cf7e69f.jpg)
张秀峰,这个被杨靖宇当成“儿子”照顾的孤儿,却在关键时刻拿着抗联的机密资料、武器弹药投降日军。他的理由更简单粗暴怕死。人性中对生存的渴望可以理解,但张秀峰的行为不仅仅是保存自己,而是用战友的生命换取自己的苟且。他把杨靖宇的突围计划供给了敌人,让日伪军迅速完成包围,直接将杨靖宇推到了绝境。更可笑的是,这样一个叛徒,到了晚年竟然还厚颜无耻地说自己“年轻时不懂事”,试图为自己的背叛开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e75266ac6f85785e8236339b662b5e.jpg)
3. 利欲熏心,叛徒与叛徒互相揭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c349bed6d22a19436e5bed9ae54765.jpg)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叛徒最后的结局。程斌投敌后,犯下累累罪行,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又迅速杀掉手下的日军,试图洗白自己。国共内战时,他继续为国民党卖命,转头又混入解放军。但到了1951年,他在沈阳街头偶遇昔日的“小伙伴”刘其昌,两人互相认出后,居然时间去举报对方。程斌被捕后,所有旧账一一被翻出,最终被判死刑。这一场“叛徒揭发叛徒”的闹剧,既是他们贪婪和自私的必然结果,也让历史上这些背叛者的丑态暴露无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16a734503d39baa9c8072c81d7e7ac.jpg)
杨靖宇的牺牲,是抗日战争最惨烈的一页。他面对敌人的劝降,宁死不屈,最终倒在了为国捐躯的路上。而那些叛徒——无论是程斌、张秀峰,还是赵廷喜——他们的选择,最终让他们背负千古骂名。相比之下,一个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一个是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懦夫,孰是孰非,历史早已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