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请收起你的善良,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

人鱼薇沫谈成长 2023-03-29 17:55:3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那么,在现实的生活角度上来看,善良的人,做善良的事情,最终都能够得到善意的回报吗?其实这不是必然的,无论是在身边还是在新闻上,我们依然会看见有很多的案例,都是善良的人,做了好事之后得不到应得的回报。一、善良一定有好报吗?那么既然我们做好人,做善事,最终也不一定能够有一个好的收场,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做好事吗?

在每一个孩子从小的时候就会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教育,都要教育小朋友将来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善良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好的回报。而被教育的非常好的孩子,他们的确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表现的非常乖巧和善良,无论是对于自己的亲人,还是对于陌生人,都保持着一份善意。与此同时,他们的性格非常友好,也非常有耐心去面对生活当中的人和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其实善良的人并不一定都能够得到善意的回报,相反的,或许善良的人,他们未来的最终结局甚至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更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继续做好事,做善良之人的信心。

二、为什么善良没有好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善良的人最终得不到好的回报?而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他们的回报也挺好的呢?善良,相信在大部分的眼中都是一个褒义词,但是深入研究就可以知道,善良更确切的来说是一个中性词,因为善良往往和愚蠢和老实这一类贬义词是相关联的。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善良所代表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之下,善良已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人们在从小到大的教育当中都认为做一个好人最终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但是这仅仅只是一种期望。

一个人最后会变得什么样,并不是由他是不是一个好人?做了多少好事来决定的,当然,平时个人的行为对于一个人未来的道路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这之间并不一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小到大的教育当中,人们一直被灌输,要做好事,好人有好报的观点,但是更多的这其实只是一种心理上面的安慰,能够给人更多的希望。当下,人类生存的环境是非常多样和复杂的,一个人未来的命运,谁也不会知道,所以未来最终的命运如何是无法预测的。

三、做人不能过度善良人一直秉持着要做一个善良之人的观点,但是却善良过了尺度,造成了自己不懂得如何去拒绝别人的性格,无论是在什么事情上面,都是自己吃亏,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这一类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被称作讨好型的人格,讨好型的人格,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喜欢,故意去迎合对方的喜好。你那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内心非常的敏感和小心,但是对自我却是一种非常的不自信和自卑,在自己与他人的地位当中,他们往往把他人放在一个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面,认为自己永远是低人一等的。

同时,他们也没有主见,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面都是要先问过他人的意见才能够做出决定。要是这一类人出现在男女之间的关系当中,会非常的受伤,而且从案例上面来看,大多数正在经历家暴或者曾经受过家暴的人,他们的内心都是极度的敏感和自卑,所以才会让他人有机可乘,伤害自己。在形容这些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冠以他们太过于善良,太过于老实的性格,所以才会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伤害。

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把善良当做一种习惯的人来说,帮助他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当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总是会牺牲自己更多的利益去帮助他人,为他人着想。所以超过尺度的善良会成为伤害自己的一个源泉,要是不及时遏制,最终受到伤害,吃亏的只能够是自己。所以要是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而且已经把善良当做是你人生当中的一部分,那么你就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做的东西和事情是否是正确的。每个人都需要为了自身的发展去谋取一定的利益,要是连自身的发展都保障不了,帮助他人又有什么意义呢?The End -作者 | 汤米达| 万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0 阅读:78

人鱼薇沫谈成长

简介:鹰振双翼,岂栖桃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