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小看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日常对话,有时一句话就能成就孩子,有时一句话也能毁掉孩子。
这当然不是在夸张,事实上,父母如何说话,是构成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认识一个在读四年级的孩子,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灵气的小女孩。
写出的格律诗词曾经在省级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整个学校也就只有她一个人。
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可塑之才,未来可期。
可孩子的妈妈有一次看到女儿又在写诗填词,觉得孩子是在不务正业。然后妈妈的一句话就把孩子彻底给搞蒙了:写诗写得再好有什么用?以后又不能当饭吃,把这时间拿来多做两道题不更好吗!
问题是孩子写诗填词并没有对学习造成任何的负面影响,反而因为越来越自信,各科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
小女孩被妈妈这一番话弄得心灰意冷,失望极了,此后再也没有像从前那样的学习激情了。
可见,父母学会如何对孩子说话太重要了。一句话用得好,可以激发出孩子的强大自信;一句话用不好,可能就彻底葬送孩子的自信,从此变得自卑和懦弱。
有时,我们费尽心机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引导,却往往敌不过猪队员的一句糟心的话。
01 第一句话——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家长采取了错误处置方式,比如简单粗暴地斥责孩子等,就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孩子的负面情绪,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如果我们换种共情的表达方式,比如这样对孩子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孩子再也不是之前那个蛮不讲理的人。
当我们在人格上把孩子视为一个平等的人,那么,我们就能很自然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作出合情合理的表达。
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这种合情合理的表达,是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原本负面的情绪自然能得到疏导。
02 第二句话——我觉得你比上次做得更好了……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在抱怨自家孩子缺乏自信。
但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父母在以往不当的言行和错误的教育方式,才导致孩子的内心总是充满烦躁、挫败与抵触感。
如果我们每天给孩子说上这么一句:“我觉得你比上次做得更好了……”
那么,从父母的这句鼓励中,孩子一定能感受到自己日新月异的变化,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这些价值感和成就感慢慢累积起来,就会变成孩子的成长动力,促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
在这句话末尾处的省略号,其实是对孩子做得好的具体细节进行的描述。
这是一种有效的鼓励,能让孩子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要比上次做得更好;也能让父母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鼓励他们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03 第三句话——如果是你,你想要怎么做呢有智慧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绝不会包办孩子的一切,而是会适时地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
当孩子长期处在缺乏选择权、被父母包办的环境中,在将来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富有主见、充满自信的孩子。
因此,父母不包办孩子成长,鼓励孩子在能力范围之内自主做出选择,这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意识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果是你,你想要怎么做呢”这句话,表明父母给了孩子一个自主选择,这种自主选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都有助于孩子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04 第四句话——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实中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往往是最无助的时候,这时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和指责。
父母盲目地批评和指责孩子,不仅不能改变他们在当下面临的窘状,还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更失去继续挑战的勇气。
反之,当我们对孩子说:“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的时候,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支持。
也唯有如此,孩子才可能有面对挫折和失败挑战的勇气。
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让孩子在下一次的挑战中更好地赢得成功,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出在哪,总结出经验得失。
05 第五句话——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父母无私的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底气之一。
可中国人惯有的内敛性格,导致不少父母明明很爱自己的孩子,却很少能主动对孩子表达爱,只能故作深沉。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很难直观感受到父母的爱。
对孩子来说,他们其实是非常需要得到来自父母的爱。
当我们为孩子送上一句:“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的时候,这将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爱的种子,也进一步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结语父母的语言在早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影响孩子的当下,还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去刻意追求语言要多么地完美,只要在语言中赋予肯定、鼓励、爱和信任这四大元素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