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争议,《他是谁》烂尾了,评分已经降至6.3分,而且很有可能会继续下跌。
于是就有人问了,《他是谁》的开局明明是王者,怎么会沦落至此呢?
张译的采访内容
关于这个问题,有网友用张译曾经的一段采访进行了解答,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张译表示,以前半年写一个剧本,现在一、两个月只写了个梗概,写出前三集就敢开机。
果真如此的话,也就不难理解,现在的烂剧为什么越来越多了。一边剧本尚未创作完,另一边需要保证拍摄进度,如果要按时交差,只能是粗制滥造了,继而导致剧情逻辑混乱, 《他是谁》恐怕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有仔细推敲《他是谁》的剧情,不难发现有三处留有埋伏的细节,最终都被舍弃了。
1.“八八案”细节
在第一集中,剧中曾交代,除了1988年2月26日的第一起割喉案,凶手在侵犯受害者时都做了保护措施。对此,卫国平颇为不解,还问了一句:
“他是怕怀孕吗?”
显然并非如此,凶手既然要杀害受害者,自然不会在乎对方是否会怀孕了。估计有人会是说,凶手是为了防止留下生物特征,看似合情合理,但也很难自圆其说。道理很简单,当时是1988年,不要说普通人了,连很多刑侦人员都没有听说过DNA。至于凶手,现已知是蒋广善,以蒋广善的文化程度和见识来看,更不可能知晓DNA是何物了。
说到这里要补充一下,DNA技术是1987年被引入国内的,假如《他是谁》能够设计一个情节,让蒋广善以偶然的方式得知DNA技术的存在。不仅有利于蒋广善这个人物的塑造,同时也向大众科普了DNA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会在无形中夯实了剧情细节的专业性。
很遗憾,伏笔埋下了,《他是谁》却没有用,包括蒋广善对第一位受害者行凶的动机也显得过于草率了。赵世杰只是说了自己有很多钱,蒋广善就动手了,此时大家似乎听到了编剧的妈妈在叫编剧回家吃饭,为了不饿肚子,编剧只能匆匆结尾了。伏笔不要了,合理性也不要了,想不烂尾都难。
2.薛家健的细节
薛家健一度被认为是“八八案”的嫌疑人,卫国平之所以怀疑他,不止是急于破案,还源于每当有受害者被割喉之后,薛家健都会离开宁江一段时间。诚如《神探狄仁杰》中梁冠华的经典台词: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巧合,那些所谓的巧合之间都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
在卫国平询问薛家健时,提到了1988年3月17日、1990年2月7日、1991年12月17日以及1992年11月5日四个时间点,要是薛家健离开宁江的时间点仅与其中之一重合,尚可认为是巧合,但连续重合了四次,巧合之说就很难取信于人了。不论以常理来度之,还是为了铺垫后续的剧情,此处都应该有后续交代。
显而易见,《他是谁》再次放弃了自己埋下的伏笔,究其原因,那就是编不下去了。可以看得出来,从薛家健离开宁江的时间点来推断,编剧大概是有意将薛家健跟赵世杰进行绑定,设定两人在1988年就认识了,说不定薛家健也是“八八案”第一起案件的参与者。正因如此,薛家健同样见过了蒋广善的脸,以至于之后每当有人被割喉时,薛家健都会因惧怕被灭口而逃离宁江。
可是剧情篇幅不允许故事这样发展下去,毕竟薛家健被捕时才七、八集的样子,要是直接供出了赵世杰和蒋广善,《他是谁》想拍十五集都够呛。
3.“余爱芹案”的细节
《他是谁》遭吐槽烂尾,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余爱芹案”的虎头蛇尾。虽然《他是谁》是以“八八案”开篇,但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余爱芹案”的侦破过程,比重已经超过了“八八案”。但万万没想到,结案时仅仅用几行字就敷衍了事了,简直莫名其妙。
前面有关余爱芹听过的音乐、看过的书,竟然都是无效线索,无效线索不是不可以出现在剧中,但绝不应该有如此之多的戏份。人体器官买卖这个解释,说实话也过于牵强了,摘掉器官之后,挖个坑把尸体埋了就完了,又何必烹煮碎尸呢?
结语
在个人看来,编剧原本的设想应该是将“白银连环杀人案”和“南大碎尸案”融入到《他是谁》中,这个创意无疑是成功的,造就了《他是谁》的王者开局。但明显还未酝酿成熟,便开始写剧本了,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好比一个水果拼盘,食材是极好的,可也就仅此而已了,算不得一道美味佳肴。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因为按原版过不了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