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硬通货”学区房也扛不住了,房价将怎么样?

桐桐看趣事 2025-02-21 05:55:27

教育与房产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这些变革不仅重塑着社会资源分配格局,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未来规划。

一直以来,学区房在教育资源分配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成为众多家长为孩子争取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014 年中小学 100% 就近入学政策实施后,学区房概念兴起,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过去,因 80 后生育高峰叠加二胎政策,入学竞争激烈,学区房价格飙升。但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变化,2025 年教育资源分配格局有了新变化。

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地不断出台新规,削弱学区房与优质教育的强绑定关系。以北京为例,2025 年幼升小入学政策中,多校划片覆盖率提升至 85%。京籍家庭若迁户或购房时间晚于政策节点,如西城区 2020 年 7 月 31 日、海淀区 2022 年 1 月 1 日等,就可能被划入多校派位,无法单校入学。

非京籍家庭租房入学需关注备案年限,海淀区 2025 年要求备案满 3 年,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同时,非京籍积分门槛升级,高学历、高技能家庭优先,硕士及以上学历家庭录取率提升 15%,国家级职称证书可加 10 分,且材料严查,2025 年对 “假居住证”“假社保” 的核查力度更大。

天津在 2025 年的教育政策调整也十分显著。

河西区要求 2025 年 1 月 25 日后购房家庭,二手房需持有满 3 年;河东区实验小学等热门校片区二手房需持满 3 年;南开区强调学籍与房产 “双锁定”,2024 年秋季起二手房需满 3 年,小升初时要保持户籍和房产一致性 ,且转学需直系亲属持有房产,隔代房产需提前确权;生态城 2024 年 9 月 1 日后二手房需满 3 年,2025 年起仅秋季受理转学(新二至五年级),初中入学增设附加条件。

不仅是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也在积极调整。张家港自 2025 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取消房产产权与学位挂钩政策,2019 年以来已经使用的学位不再计算年限,学校也停止提供学位查询服务。

这一政策调整使得过去依赖房产来获取学位的家庭受到影响,也预示着教育资源分配将更加公平,家庭不再因学位问题被迫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房产。

除了学区房政策的调整,2025 年教育改革在多个维度全面推进,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202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2024—2035 年)》影响深远。

在免费教育方面,提出 “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虽然我国已普及 9 年制义务教育,但未来免费教育有可能推广到幼儿园、高中、大学、读研读博等环节。

目前,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偏远地区已实行 15 年制免费教育(9 年义务教育 + 3 年幼儿园免费教育 + 3 年高中免费教育),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范围。在学前教育上,文件提出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稳步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落实和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 至 3 岁幼儿”,这将极大减轻家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经济压力。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教育上,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健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关爱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控辍保学常态化机制,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致力于让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流动。

职业教育方面,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录 (聘)、职称评聘、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随着时代发展,职业学校在就业、产业提升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国家将职业教育地位和待遇与学历教育放在同一高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等教育迎来大变革,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区分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支持理工农医、人文社科、艺术体育等高校差异化发展。

加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从各地政策和教育改革方向来看,2025 年教育与房产脱钩趋势愈发明显。学区房的投资属性和特殊地位逐渐削弱,教育资源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性和均衡性。

这一变革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

过去,学区房因绑定优质教育资源,价格居高不下,投资属性强烈。如今,随着学区房政策调整,其投资价值大打折扣,一些热点学区房价格开始回落。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居住属性,购房者在选择房产时,将更多考虑房屋的居住品质、周边配套设施等因素。

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推进。教师轮岗制度在更多城市推广,深圳推行教师轮岗和学校资源统一,教师流动、硬件资源按人头公平分配,还采用大学区招生,扩大招生范围,探索租售同权。这些举措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让更多孩子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面对教育与房产领域的深刻变革,普通人需要积极调整观念和策略。

在房产投资方面,要摒弃对学区房的盲目追捧,避免因追逐学区房概念而高位接盘。在教育规划上,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单纯依赖学区房。

文章来源:温义飞的急救财经

0 阅读:18
桐桐看趣事

桐桐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