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开始,农民又要交农业税了,真的吗?答案揭晓!

桐桐看趣事 2025-02-22 17:44:37

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国农业站在了转型的关键路口。

小农经济曾在漫长岁月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无数人口提供生计,稳固了社会根基。2006 年,中国做出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 全面取消农业税。

这一举措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 “皇粮国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对农民群体的一次重大利好,也让农民得以休养生息,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与生活改善中。

但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了农业效率提升、工业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安全保障的阻碍。从农业生产效率来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国,在多数行业的生产水平远超南美国家,可在畜牧行业却遭受南美洲的降维打击。

以牛肉产业为例,巴西的 JBS 集团仅 25 万名员工,牛肉年产量就将近 1000 万吨,而中国上千万养殖户去年产量仅 700 万吨。价格上,即便国内牛肉价格暴跌,仍远高于加了横跨半个地球运费的南美牛肉。

再看国内,若养牛超过 10 头就能超过全国 50% 的养殖户,实现产业化更是跻身前 1%,这凸显出畜牧行业的极度分散与低效。不仅如此,小农经济下的农业生产还面临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农户用塑料桶运柴油给小拖拉机加油,塑料桶易与油料反应、摇晃易积累静电,交管部门依法扣车罚款,虽因舆情退回罚款,但背后保护小农户成本与居民生命安全的矛盾却亟待解决。

土地资源整合与合理定价,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关键。

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种植农作物不需要缴纳农业税。

国家在保持承包制和集体产权前提下推进经营权集中,出现种田大户和大农场替代小农户的趋势,但效果不佳。大农场作为租户,对土地长期投资与改良土壤存在顾虑。而在土地集中过程中,小块土地所有者因土地天然垄断性常给大农场制造阻碍,如用土地卡住道路、阻碍大型机械进场,或留在大农场中间影响大型喷灌机使用。

在城市旧城改造与农村土地集中收购中,都面临如何平衡小地产主利益与大企业效率的难题。对此,建议采用类似房产税的方式给土地定价,即收取农业税但税率为负,算总账是给农民发钱。

不再区分耕地归属,按土地价值征税,税入国库后乘以大于 1 的数字(如 2.5),再除以农民总数平均返还,农民身份界定从宽,只要符合条件都可终身领取,直至这一代农民消失。

同时设定返还上限,如每人每月 30 万封顶。这既能为土地产权交易提供依据,也是工业社会对农民的回馈,还能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险,提升农村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农业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中国经济结构已实现工业化,但人口结构中仍有大量从粮食统购统销年代过来的农民,当年他们承受额外负担,如今理应得到合理补偿与总结算。

从市场角度看,自由贸易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国的必然需求。英国 1846 年废除谷物法,允许农产品自由进口,成为其走向巅峰的标志。中国虽更重视粮食安全,但在养牛、种水果等领域若不肯完全开放自由贸易,不仅压制国民生活品质,还会削弱海外竞争力。

中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新的起点。但当下小农经济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中国农业需要告别小农经济,迈向大农场时代。

通过与产量、绿色生产标准挂钩的补贴方式,不仅能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增加收入,还能激励他们积极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养殖技术,守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

一方面,农民在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后,会更有动力投身农业生产,传承农耕智慧,同时也乐于接受新技术、新观念,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现代化农场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蓬勃发展,能为工业提供更优质、稳定的原材料,工业则反哺农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形成工农协同共进的良性循环。

如此一来,中国农业将以崭新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凭借高效的生产、绿色的理念、稳定的供应,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为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赢得主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筑牢农业根基,更将全方位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文章来源:马督工

0 阅读:0
桐桐看趣事

桐桐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