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幼年即位,他所继承的是一个饱经战火、经济凋零、国弱民贫、群雄逐鹿、四分五裂的基业,先是盘踞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他们各拥重兵,军饷开支浩大,“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其次是西北噶尔丹以伊犁为巢穴,其军锋和影响远及于内外蒙古、南部新疆、西藏、青海以及中亚细亚,势力强盛,窥伺中原,成为清朝的严重威胁;在东北则有俄罗斯人入侵,在黑龙江设立军事据点,屠杀和掠夺当地人民;还有中原反清复明的明朝遗民亦在积蓄力量,俟机待发。
当然,还有东南沿海一寓的台湾,郑氏割据着,阻绝了台湾和大陆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不利于台湾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郑氏对清朝所展开的军事活动,给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和平生产和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由此可以看出,当年的大清王朝可谓是一堆干柴,只要星星之火,便会成燎原之势,清王朝危机四伏,统治极不稳固。
十几年后,康熙逐渐成年,他首先擒拿鳌拜,夺取权力,消除了朝廷内部的隐忧。接着集中精力削三藩,亲征噶尔丹,经过十数年的努力,终于扫除了这些大的隐患。
然而,对于台湾,很多清朝官员认为,此地孤悬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弃台湾。一开始,康熙也的确是这么认为,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加之台湾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产落后,经济困难,急需大陆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只要采取经济封锁便能解决之。
因此,起初采用的只是“迁界禁海”,即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6 省沿海及各岛屿的居民内迁30——50里,在沿海一带形成一个无人区;严禁一切船只出海贸易、捕鱼。其目的是通过断绝海上贸易往来,阻塞大路货物的出海渠道,切断军用物资的供给,又无法向沿海居民征收粮饷,从而在经济上完全陷入困境,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没有想到的是,这迁界禁海使清王朝的经济最少倒退几十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濒海地区有良田万顷,土地肥沃,生产技术先进,是中原王朝的赋税主要来源,损失是相当大。
同时,强制民众内迁数十里转眼成废墟,又无妥善安置措施,沿海种田捕鱼经商百姓背井离乡,失去生计,不少人便铤而走险,渡海赴台,反壮大了郑氏集团的实力。
尤其令康熙不能容忍的是,和平年代这台湾表面按兵不动,一旦内地有风吹草动,便立即倾巢出动,张牙舞爪,表现最突出的是平息三藩之乱正酣,中原战火弥漫之际,台湾便立即挥兵渡海,乘机发兵攻福建、广东,与清军作战,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
为此,康熙认为,针对当时世界领土最广阔的大清王朝来说,台湾充其量就是九牛一毛,小得可怜,然而,从当年大清朝的地图来形象地比喻,清朝的版图就像一头牛,而台湾就像在牛肚子上的一根钢针,一旦有一丝风吹草动的变故,这根钢针就插进肚子,你一打盹就扎得钻心疼,说不定就会因此而毙命。更让他寝食不安的是,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屏蔽,倘若放弃台湾,必为红毛(指荷兰)复占,外国势力一旦插手,“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
此时,康熙下定决心要收复台湾,如果一直让其这样不去解决的话,那么早晚会威胁到自身的安全的,一定要忍受一时的痛苦,而根除无穷的后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康熙帝力排众议,决定给担任水师提督的施琅在台湾问题上独断专行的权利,下令武力进攻台湾。
施琅率领战船300 余艘,水师2 万余人,仍自铜山出洋,第2 天上午,战船即陆续到达澎湖海外。十六日曾发生小规模海战,双方各有损伤。二十二日清军分三路出击,与郑军决战,施琅亲率主力担任中路主攻。清军利用“风利舟快,瞬息飞驶,居上风上流之势,压攻挤击”,一鼓作气,经过七八个小时激战,大败郑军。刘国轩率所剩几只小舟逃回台湾。
澎湖为台湾门户,一旦失守,台湾即失去了屏障。施琅派员到台湾劝降,联络刘国轩。刘国轩见大势已去,于是派兵监视郑氏统治集团,郑克塽、冯锡范只得上表求降,八月清军胜利进驻台湾。由于郑氏集团政治腐败,所以清廷统一台湾得到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清军至台湾时“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台湾人民是迫切希望国家统一的。收复台湾后,康熙皇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三千。
康熙帝收取了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完成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由此台湾成为我国东南海上的重镇,有利于加强和巩固我国东南沿海的国防,有利于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
同时,统一台湾,这不仅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从长治久安的历史角度来看,为往后清朝一百多的安定的确是打下基础,而且没有留下历史后遗症,的确是最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