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打响的第四天,国民党整编九十六军军长兼整编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突然率部起义,在起义通电中吴化文这样提到:“自倭寇入侵,全国燃起抗日烽火。化文等于抗日初期,奋起御侮,并无二致。嗣受蒋贼曲线救国政策所愚弄,丧失民族立场,铸成大错。抗战胜利以后,人民创巨痛深,乃复昧于大义,重受蒋贼欺蒙,参加反共反人民内战,一错再错,罪孽弥深,清夜扪心,惭悔交迫。爰于九月十九日率全体官兵,在济南战场,毅然起义,图能力赎前失,走向光明大道。今后誓当站在人民立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主张,服从中共中央毛主席、朱德总司令与华东诸军政首长领导,在人民解放军的统一号令下,为坚决驱逐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完全解放中国人民而忠诚奋斗。”
吴化文出身于西北军并且深得冯玉祥的器重,中原大战冯大势已去后投入到了韩复渠帐下,直到抗战初期韩复榘被蒋介石处决后,吴化文才正式投入到了蒋介石的怀抱,参与了山东地区的对日作战。但是,杂牌军出身的吴化文入伙后根本不受蒋介石的待见,其部的损失和补给问题蒋介石不闻不问,所谓入伙须纳投名状,为了表忠心吴化文积极执行与响应蒋介石的攘外安内政策,在没投汪伪前在山东犯下了不少大罪。
济南战场上吴化文在通电起义中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从中也可判断出吴化文的前半生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倒戈大王。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底,已经换过了两次东家的吴化文为了减轻国府压力,决定率领两万余人换口锅饭吃,跟随十三太保之孙良诚的步伐投汪伪,而这身皮囊穿起来容易但要想脱下来就很难了,搞不好要遗臭万年,机灵而又聪明的吴化文当然也深知其害。
吴化文
因此,在变节前吴化文事先通知了蒋介石,而蒋介石对吴化文唯一的要求就是保证在投汪伪的同时枪口永远而且只有一个目标,吴化文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汪伪,并被授予第三方面军上将总司令。
吴化文投入到汪伪政府后不负蒋介石的厚望,部队犹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成为了八路军在山东最头疼的敌人之一,并且在山东境内所干的事完全不亚于日寇,以致于在后来建国后曾一度激起了民愤,但都被压下来了。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春,叛变的吴化文判断日本气数已尽后,率领五万大军重新回到了老东家蒋介石的怀里。而当初吴化文入伙汪伪不过两万人,对于蒋介石来说这次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呀。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珍惜这批部队,抗战胜利后不断地让吴化文去当炮灰,包括和吴化文有着同样经历的老朋友郝鹏举,逼得两人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开始尝试着脚踏两只船。由于当时的局势并未明朗况且胜利的天平更倾向于蒋介石,吴化文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游离在两大势力间左右逢源,没想到竟然混来了整编九十六军军长兼整编八十四师师长的头衔,指挥八个旅装备半美式装备,更让吴化文没想到的是,曾经的日伪将军如今被守城兵力严重不足的抗日名将王耀武当大爷供着,这福可不小了。
济南战役形势图
在济南攻坚战打响前,我方一直派人甚至动用了他身边所有可用的人不断地作吴化文的工作,望其单独起义或者里应外合配合攻城,但吴化文一直装聋作哑还在试图浑水摸鱼。直到攻城战打响后的第三天,吴化文经不住华野的炮火打击后才决定同意起义,而且害怕变节后出乱子,跟当年投汪伪一样毫无半点迟疑。吴化文这一举动创下了第一个在战斗中起义的国军军长,正式站到了人民立场,其部被整训后被改编成了三十五军。
吴化文的前半生可以说一直走在投机的路上,军旅生涯起于冯玉祥西北军,弃冯跟了韩复渠后正式投了蒋,抗战中期奉蒋之命投汪伪集团干了不少伤天害理之事,抗战胜利后换了一身皮囊回到了蒋的怀抱,济南战役被逼到墙角失去了周旋的余地后才痛定思痛,决定“图能力赎前夫,走向光明大道”。在后来的渡江之战中,历史开了个玩笑,其部竟然成为了百万大军中首支进入总统府的队伍,吴化文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分。曾经“罪孽弥深”的他站对立场后得到了原谅,后半生带着四个老婆得以安享晚年,吴化文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福将。
小荷才露尖尖角
五姓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