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疼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古今论事 2025-04-17 17:57:51

古人总结历史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胡人无百年国运”。

也就是说,那些游牧民族即使建立国家或类似于国家的存在,也无法存续超过百年之久。历史上的匈奴、契丹都是很好的例子。至于元朝、清朝,那其实已经是中原王朝,高度汉化了,不在其列。

但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却存在了120年,堪称奇迹。更离奇的是,随着辽国的灭亡,上百万契丹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

那么,这些契丹人去了哪里?他们的后裔是现代哪个民族呢?

契丹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

先说两个关于契丹的冷知识:

1、契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过得非常惨,一点没有后来霸气侧漏、四方征战的样子。能勉强混个温饱就不错了。

2、契丹与匈奴、突厥这些盛极一时的游牧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

契丹并非突然冒出来的,其实在辽国之前,契丹已经与中原国家做了几百年邻居了。只不过这段时间里的契丹实在是太惨了,以至于没啥存在感。

追根溯源的话,契丹其实是匈奴的后裔。自汉武帝征讨匈奴后,匈奴就一蹶不振。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在亚洲实在待不下去了,于是大部分人选择离开亚洲,往欧洲迁徙。

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匈奴人选择留下来。这些人要么是难舍故土,要么是身体老弱,无力迁徙。而这些留下来的匈奴人无法独自生存,于是选择了加入鲜卑族。此后他们便以鲜卑人自称。

到了五胡乱华时期,这些匈奴人趁乱选择独立出来。此时的他们,既不像匈奴人,也不像鲜卑人,于是他们改称自己为契丹。至此,契丹人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契丹人趁乱发展,好不容易颇具实力,结果被北齐的皇帝高洋给盯上了。公元553年,高洋亲率大军征讨契丹,俘获十万人,牧畜数十万,斩杀无数。契丹元气大伤,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一点实力全都没了。

此后,契丹过了几十年随波逐流的日子。游走于诸豪强之间,夹缝中求生存。

到了唐初,契丹总算是从此前的大战中恢复过来,但是其实力在当时依然不算强,连个二流势力都算不上。

起初,契丹依附于突厥。这也正常,此时的突厥,是西域最强大的势力。巅峰时期的突厥,敢于与唐朝叫板,与吐蕃也不分伯仲。

但是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突厥是强,可惜他招惹了不该惹的人,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于是,突厥被唐朝打得哭天喊地。

契丹人一看,好家伙,这唐朝真威武,比突厥强太多了。于是契丹改换门庭,归附了唐朝。

但是契丹并不老实,总想悄悄发展壮大,这可不是唐朝愿意看到的。唐朝希望西域永远是小国林立。因此时不时地敲打契丹,这就导致了契丹往往叛服不定,游走在突厥和唐朝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契丹在安史之乱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是安禄山对契丹人压迫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契丹人对他恨之入骨。

只可惜安禄山实力强大,契丹人惹不起他。只得一直隐忍。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与唐朝开战。契丹直接站到唐朝这边,积极出兵与安禄山的叛军作战。

虽然突厥实力有限,但是依然成功地牵制了安禄山的行动,为唐军平叛做出了贡献。唐朝因此册封契丹可汗为恭仁王,双方进入了一段蜜月期。

盛极而衰,契丹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着唐朝的持续衰败,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大概是吸取了五胡乱华时期的教训,这次契丹人为了避免引火烧身,暂时断绝了与中原地区的往来。而此时契丹也诞生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耶律阿保机。

当时的契丹由八大部落组成,可汗是八大部落开会选出来的。

耶律阿保机仰慕中原文化,想要效仿中原的皇帝,让可汗变成世袭制。于是他在当上可汗后,趁着中原地区混战的机会,先是靠实力击败了自己部落的反对者。又靠“鸿门宴”将其他部落的首领一锅端了。

至此,契丹内部无人再敢反对他,他便顺势建立了辽国。这是契丹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王朝。

辽国的一切都效仿中原国家,将一切权力集中于朝廷。契丹各部落各自为战的情况不复存在,契丹的战斗力大幅提升。

不过即使如此,辽国的实力依然无法与那些中原势力相媲美。毕竟契丹人资源匮乏,且人口太少了。

不过自从得到“燕云十六州”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辽国得到大量人口,其中不乏拥有技术的工匠,而且还得到了最好的养马地。使得契丹铁骑的战斗力大幅提升。此时的契丹有了逐鹿中原的实力。

中原这边也天降猛人,周世宗柴荣横空出世,北周军队之强,即使是契丹铁骑也要避其锋芒。可以说,柴荣以一己之力就阻止了辽国的野心。

可惜天妒英才,柴荣在征讨辽国的途中身患重病,不久便离世。

到了北宋时期,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虽然想要出兵辽国,拿回“燕云十六州”,可惜都未能如愿。尤其是赵光义,干脆大败而归,使得北宋精锐损失惨重。

到了辽圣宗和萧太后时期,辽国的实力达到了巅峰,于是亲率大军攻打北宋。宋真宗吓得想脚底抹油,幸亏有寇准等一干忠臣。最终双方算是打成平手,这才有了后来的“澶渊之盟”。

此后,辽国便一路走下坡路。皇帝昏庸,贪官污吏横行,对其他游牧民族的压迫日益严重。这直接导致了女真人起兵反辽。

此时的辽国已经虚有其表,看上去拥兵百万,其实不堪一击。最终辽国被女真所灭,此后便很少看到关于契丹人的记载了。

余波,契丹人的去向

辽国灭亡后,契丹人当初是怎么对待女真人的,此时女真人都还了回来。

契丹人被女真人当作苦力,拼命使唤。契丹人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面对永远干不完的活。他们对于女真人的不满日益增加。

后来蒙古崛起,这些契丹人纷纷投奔蒙古人。在攻打金国的时候,这些契丹人比蒙古人还要拼命。也正是因此,契丹人得到了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的看重。

随着蒙古铁骑的不断前进,契丹人被分为了两部分。

一部分留在契丹故地,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辽宁、吉林一带。时至今日,内蒙古的达斡尔族人便是他们的后裔。

另一部分契丹人跟随蒙古铁骑四处征战,元朝建立后,他们便在中原地区居住下来。由于中原地区汉族人数量庞大,以至于这部分契丹人已经融合进了汉族人中。

此外,在辽国灭亡的时候,少数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详细迁徙,建立了西辽。西辽被灭后,这部分人由于人数太少,逐渐融合到了中亚当地人中。

0 阅读:13
古今论事

古今论事

伍书逸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