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沟通法则》这本书,是微软设计和人工智能副总裁前田约翰所著的一本关于应用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的发展科普书。
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理解都在与日俱增。这本书让我们从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发展史进行了了解,并且还了解到我们所能应用的计算机背后的功能逻辑。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前田约翰对计算机的热爱,正是因为这种热爱,他让我们看到计算机的独特优点。
在经常与计算机打交道的人来说,计算机也是有生命的,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们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惊喜。
所以,在人机沟通这件事上,谁越早开始,谁越占有先机。

1. 计算机擅长通过循环重复自己。而且,这种重复对于它们来说绝对不会因为感到无聊而抱怨。
2. 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计算机像计算机本身的思考方式那样循环思考,那么它就能自动优雅地完成我安排的工作。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设置好这种不断重复循环的流程和任务,它就会像上紧发条一样,自己运转起来。
3. 计算机程序中编写的递归就像黑魔法一样,让很多概念像莫比乌斯环和俄罗斯套娃一样简单了。
4. 在优秀的程序员眼中“代码如诗”,正是因为机器的循环递归思考,让计算思考者欣赏到一种高度概念化的艺术。

5. 指数思维,让机器的尺度无限变大、无限变小,再通过循环打开了新的维度。
6. 如今的机器可以进行深度学习,通过观察期望的行为来思考,并通过分析重复的行为模型来学习技能,机器都能如此,可我们人类很多人却做不到。
7. 计算机比我们更擅长合作,如今的仿生科学,让机器有了生命,可以对人们的指令和举动做出及时反应。怪不得有人喜欢跟人工智能聊天、交朋友。
8. 计算机是不完整且不完美的,和我们一样。计算机是模仿大师,在模仿的基础上被定量数据驱动。如果我们不能用更多的定型数据来平衡所有的定量数据,那么计算时代将很容易对我们所有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9. 我们需要注意自己完全正常的“人性”。随着计算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日渐熟练,你会遇到三个总是让人陷入麻烦的陷阱。
(1)像传统工程师那样思考,觉得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把它造好。
(2)像传统设计师那样思考,相信所有人都会赞同并适应你的解决方案。
(3)像高级领导那样思考,相信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显然还会适用。
如今看来,这3种思考方式显然已经落伍了。
10. 合作是一起独立地工作,协作是一起互相扶持地工作。合作比协作更容易,因为合作不需要深入了解对方。
大多数人一直在学习如何与机器合作,也有较少的计算思考着在以摩尔速度与潜伏在云中的全知者协作。




#人机沟通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