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兰卡威举行,这是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的首场高级别会议。此次会议重点聚焦东盟共同体建设、对外交往,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在“打击电信诈骗”、“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确保地区和平与贸易畅通”等议题上,东盟各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共识。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的强硬态度和持续施压。
近年来,中国公民在东南亚遭遇电信诈骗、绑架甚至人口贩卖的案件屡见不鲜,尤其是缅甸和泰国等国家成为了犯罪集团的温床。中方对此绝不容忍,并持续通过外交手段向东盟国家施压,要求其切实采取行动,打击犯罪势力,确保区域安全。
王毅外长在会晤东盟10国外长时,再次强调“绝不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这番话掷地有声,向东盟各国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若不能有效整治境内犯罪,中国不会坐视不管。
东盟显然听懂了中方的意思。会议期间,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公开宣布,东盟已正式要求缅甸政府尽快平息国内冲突,并任命特别特使全权处理缅甸危机,加快缅甸的和平进程,以彻底根除缅甸边境地区的电信诈骗、赌博、人口贩运等犯罪活动。可以看出,东盟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
然而,东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部分国家仍显得犹豫不决。泰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前不久,中国男演员在泰国遭遇绑架事件轰动一时,引发舆论哗然。这起案件直接冲击了泰国的旅游业,令原本依赖中国游客的泰国政府倍感压力。但令人不安的是,泰国政府在打击犯罪问题上态度模糊,甚至有舆论质疑其内部是否存在官员与犯罪团伙勾结的情况。
缅甸的情况更为复杂。该国长期动荡,政府管理能力薄弱,使得犯罪势力在边境地带横行无忌,成为中国公民频繁被害的“重灾区”。尽管东盟已经施压,要求缅甸尽快恢复国内秩序,但真正能否彻底整治,还需要时间检验。
中方的态度则异常坚定。从去年以来,中国已经联合泰国、缅甸等国展开多次大规模打击犯罪行动,并且通过外交渠道持续施压,要求相关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王毅外长此次直接会见东盟各国驻华使节,就是要当面表达中方的坚决立场,同时敲响警钟:如果东盟国家不能有效遏制境内犯罪势力,中国不会被动等待。
从长远来看,中国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不仅是维护本国公民安全的必要之举,也是在帮助东南亚国家提升治理能力。这次会议可以看作是中国对东盟的一次“震慑”与“引导”并行的外交行动,一方面警示相关国家必须行动,另一方面也提供合作与支持的机会。
未来,东盟国家是否能真正下定决心,彻底铲除境内犯罪集团,仍然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态度不会改变。对于任何威胁到中国公民安全的行为,中国都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进行反制。这不仅是中国政府的责任,更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