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渠故里刘窑之刘家山窝——隐匿于山水间的诗意角落

醉翁刘尧 2025-04-15 02:55:26

刘开渠故里刘窑之刘家山窝

——隐匿于山水间的诗意角落

刘长权

导读,关键词句:刘家山窝所在的刘窑村,东有灵动的岱河,西靠威严的相山北麓,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刘家山窝如弓箭般的独特形状。山窝中的红土地孕育着丰富的农作物,在灾荒时红芋拯救生命。祖林有着浓厚的家族文化氛围,山坡的杏林、杂树与窝内的桃园、石榴园展现出四季的美景变化。而那棵青檀以其独特的树干、树盖、树根、树枝和树叶形态,成为刘家山窝的标志性存在。这里充满家族记忆、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是刘家子孙心中的诗意家园。

你可曾听说这样一个地方,它宛如一颗被时光遗忘的明珠,静静镶嵌在大地之上。在那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村落,那就是刘开渠故里刘窑,它的位置恰似天作之合的妙笔丹青。村东临岱河,那岱河如同一条灵动的玉带,波光粼粼间流淌着岁月的歌谣,河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每到清晨,河面上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像是给岱河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随着阳光的轻抚,雾气渐渐散去,河面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村子西靠相山北麓,相山就像一位沉默而威严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它的北麓,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像是大地涌起的绿色波涛。山上植被繁茂,各种树木郁郁葱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树叶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微风拂过,沙沙作响,仿佛是山林在低语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在这刘窑村的西侧,相山北麓之下,有着两个独特的山窝,梁家山窝前文已述说,那今天,我们要一同走进这充满魅力的刘家山窝。

刘家山窝,它的形状恰似一把弓,那山沟就像搭在弓上的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神秘的故事。走进刘家山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位于半圆中间略上位置的刘家祖林。坟茔有序地排列着,羊角碑静静矗立,供石桌承载着后人对祖先的敬重与思念。柏树郁郁葱葱,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祖祖辈辈安息的地方。每到清明和十一,这里就热闹起来,纸钱燃烧,明烛照亮天空,那是一种对祖先的缅怀,也是家族传承的纽带在时光中的延续。

山窝之中,有一片独特的红土地。这片红土地,就像是大地母亲热情的馈赠,它的颜色鲜艳而浓烈,仿佛是被夕阳余晖长久浸染而成。红土地土质肥沃,松软细腻,抓一把在手中,能感受到它的温暖与厚实。

这片红土地是农作物的乐园,它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红芋在这里茁壮成长,那一块块红芋,就像胖嘟嘟的娃娃,安静地躺在土地里。在灾荒年景,红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就像生命的救星,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芝麻也在这里安了家,芝麻杆高高挺立,到了收获的季节,芝麻荚就像一个个小铃铛,轻轻一摇,芝麻粒就欢快地蹦出来,那芝麻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花生也不示弱,它的果实深埋地下,像是在玩捉迷藏,等到被挖出来的时候,一串串饱满的花生,像是一串串珍珠,充满了生机。豇豆和绿豆等杂粮也在这里蓬勃生长,豇豆的藤蔓沿着架子攀爬,像是绿色的瀑布,而绿豆则像是绿色的宝石,点缀在这片红土地上。

山窝的山南坡,是一片杏林。春天来临的时候,杏花如雪,纷纷扬扬地开满山坡,那淡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随着微风飘向远方。仿佛整个山窝都被笼罩在一片圣洁的氛围之中,让人沉醉。而北坡则生长着各种杂树,它们高低错落,像是大自然随意挥洒的一幅画卷,充满了生机与野趣。

窝内的桃园和石榴园更是别有一番景致。春天,桃花嫣红,石榴花火红,两种花朵次第开放,把整个山窝装点得如诗如画。那盛开的花朵散发出的香气,混合泥土清香在一起,香飘四野,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到了秋天,这里就成了果实的海洋。桃子挂满枝头,红扑扑的,像是少女羞涩的脸庞;石榴也咧开了嘴,露出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饱满。

在那大杏园的下边,有一颗令人惊叹的青檀。这棵青檀宛如一位从远古走来的巨人,静静地屹立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它的树干粗壮无比,需要四五个人才能环抱过来。那树干的表皮,犹如历经岁月洗礼的铠甲,粗糙且坚韧。每一道纹理都像是大自然用时光之笔精心勾勒的线条,深刻而又富有韵律,它们或蜿蜒曲折,或纵横交错,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间的风雨沧桑。这些纹理之中,还夹杂着些许苔藓,那星星点点的绿色,像是岁月长河中不经意间留下的生命痕迹,为这古老的树干增添了一抹生机。

青檀的树盖大得超乎想象,如同一把巨大无比的伞,覆盖的面积足足有二亩地。站在树下抬头仰望,那层层叠叠的枝叶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茂密的绿色天幕。树叶的形状独特而优美,呈椭圆形,边缘略带锯齿状,像是大自然精心裁剪的艺术品。每一片叶子都有着清晰的叶脉,如同叶子的骨架,支撑着叶片的生命活力。这些叶脉从叶柄处延伸开来,如同大树的枝干一般,有着自己的分支和脉络,它们在叶片上纵横交错,将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叶片的各个角落。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宛如从天空中垂落的丝线。在微风的吹拂下,这些光线在地上跳动、闪烁,如同灵动的精灵在嬉戏。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那声音像是一首悠扬的交响曲,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每一片树叶都像是一个小小的音符,在风中舞动着自己的旋律,共同奏响了这首赞美大自然的乐章。

青檀的树根更是令人称奇。它们如同无数条巨龙,深深地扎入地下,蜿蜒盘旋,向四周延伸。有些树根裸露在地面上,像是粗壮的手臂,紧紧地抓住大地,展示着强大的力量。这些树根的表皮粗糙且布满了瘤状的突起,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勋章,见证着青檀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深入土壤的深处,探寻着水源和养分,无论土地多么坚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无法阻挡它们扎根生长的决心。

青檀的树枝形态各异,充满了艺术的美感。有的树枝像蜿蜒的蟒蛇,盘旋而上,充满了力量感;有的树枝像伸展的手臂,向着天空努力伸展,仿佛在向天空索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还有的树枝像弯曲的鹿角,精致而又独特,展示着大自然独特的创造力。这些树枝上还生长着一些寄生植物,它们与青檀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小环境。

这棵青檀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见证着刘家山窝的岁月变迁,它是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见证者,也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它的存在,让整个刘家山窝更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和宁静的氛围。刘家山窝,它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个充满生机、承载着家族记忆与自然之美的诗意家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坟一碑,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在迎接着未来的希望。它是大自然给予刘家的馈赠,也是刘家子孙心中永远的根。但根在哪里?

现在的刘家山窝,不覆存在了。因为这里红土质量好,细腻无砂浆石子,被能人盯上了,改革开放乡镇企业的兴起,坡里乡在这里建了砖瓦厂,瞄上了这里的资源,马蹄窑到轮窑,大量的红土很快就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短短几年间,红土挖尽,又开山采石,刘家山窝已经成为了天池。

作者(右二)与北京纪录片《刘开渠摄制组》导演摄像在刘开渠故居留影

作者简介:刘长权,刘窑村人,笔名刘尧醉翁,退休老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北市杜集区刘开渠故居诗词书画社社长。诗词发表于中华诗词网络平台及各诗词网站,散见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安徽卷》、《江淮诗书画研究》等。

0 阅读:3
醉翁刘尧

醉翁刘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