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兴兵第一次北伐,这个时候蜀汉大将魏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意图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与此同时,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斜谷赶到长安支援,这条计策被称之为“子午谷奇袭”。按理来说,这个计划应该挺划算,虽然冒险,但是还是有一定成功概率的,为什么诸葛亮要拒绝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问题。首先关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的记载,竟然是出自魏国的《魏略》,在良史《三国志》之中,并没有记载。而《魏略》的故事有多少水分,其实大家心理也非常清楚,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蜀汉大将战时没有执行的计划是如何被魏国知道呢?难不成还有间谍吗?
《魏略》: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此为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而我们从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之中,发现“(魏延)輒欲请兵万人,与(诸葛)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这与“魏略”的表述,虽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差别的。有差别就有文章可做,就有疑点。首先诸葛亮这条“异道”是指得哪条道路?韩信故事又是指得啥故事呢?
姚范曰:延此计盖在建兴六年(228年)武乡初出祁山之时,是年为魏太和二年(228年),魏明西征,召楙为尚书。韩信故事,《史记》未详。
《三国志·明帝纪》:“太和二年(228年)二月,魏明帝曹叡至长安。同时罢免驻守长安的安西将军夏侯楙,征为尚书。”而这一年一月,诸葛亮才首出祁山。马谡至街亭,高详至柳城。若《魏略》的子午谷之谋为真,魏延给诸葛亮的建议之时,就是这一出祁山之前。此时,诸葛亮的第一战略目标是天水方向,所以,怎么可能采取魏延的冒险东进策略呢?
因此,关于子午谷奇谋,或许根本就是魏人故意编造出来埋汰夏侯楙的,最终传到魏明帝的耳中,所以导致“人有白楙者,遂召还为尚书”。
退一步讲,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魏延确实向诸葛亮提议过兵出子午谷,我想说的是,这条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想不到吗?或者即使想到了又为什么会拒绝呢?这条计策不可行吗?
这个计划风险极大但收益也极高,是个典型的博胆策略。企图用五千精兵突袭长安,进而一举鲸吞整个关中,达成“还于旧都”之愿,可谓极有气魄,极为冒险。
然而诸葛亮却并不是这样的想的,魏延考虑的都是光复中原的战术层面,而诸葛亮则是诸葛亮考虑的是战略层面。就拿魏延的战术层面而言,他的胜利是建立在敌人看到突然出现的蜀军后弃城潜逃的,这个有可能成功但敌人坚守的可能性也很大,一旦打消耗战魏延那几千精兵真的能夺下长安嘛?再加上子午道路崎岖险峻,无法在指定时间内赶到怎么办?缺粮怎么办?即使到达长安之后,已经无力再战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而诸葛亮的战略却非常简单,他知道魏国不可能一次性就灭亡,甚至蜀汉也没有实力彻底消灭曹魏。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通过战争,对内压服益州本土势力,对外掠夺土地和人口,以战养战,故而一直的根本目标就是陇右地区,从而窥视长安京畿之地。
魏延的子午谷出兵,无论成败,都不能实行。无论是魏延,还是其麾下的五千精兵,如果有闪失,葬身子午谷,这对蜀国来说将是极大的损失。就算成功了,也要面临这曹魏和蜀汉国家战略级别的消耗战,在这场战争中,最先倒下的必将是蜀国。所以,诸葛亮为了避免国家消耗战这个大坑,只能否定魏延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