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景宗和萧绰夫妇对辽国进行汉化改革并打败宋太宗,缔造辽国辉煌

史海撷英 2024-10-13 10:05:24

开宝二年(969年),上京,大辽皇宫。寝殿内金碧辉煌,灯火通明。原是漆黑的深夜,但在此时,却照夜如昼。金鸾宝座之上,一个酒气熏天的中年男人鼾声如雷,正在呼呼大睡。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辽国的第四位皇帝,辽穆宗耶律璟。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粗略算来,大概有400多位,论功绩,耶律璟很难排得上号,但论特殊,他却是诸多皇帝里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

这位皇帝执政18年,不长不短,但却有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每天只做两件事:一来喝酒,二来睡觉。举杯旷饮,然后醉酒鼾声,醒来再饮,饮罢复睡。由此,这位皇帝在历史长河中获封了两大称号。第一:史上最能喝酒的皇帝。第二:史上最能睡觉的皇帝。而现在,这位奇葩皇帝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

这位整日醉醺醺的皇帝对侍从们多有责备十分严厉,这帮一线服务人员稍有疏忽,轻则打骂,重则酷刑对待。白打工也就算了,挨收拾也可以忍受,但现在命都要丢了,大家伙们实在是忍不了了。

夜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入夜时分,月正圆,雾正浓。寝殿之外,几道身影正在蹑手蹑脚地缓慢移动。他们不是策划兵变的将领,也绝非图谋不轨的权臣,相反,他们是整个辽国中最普通的存在:三个侍从,两个厨子。

耶律璟

他们手无寸铁,只有一把已经钝得不能再钝,用来切肉的刀。今夜,他们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弑君:他们潜入宫殿,吹灭蜡烛,然后是一阵极为细小的窃窃私语,接着是桌案、烛台打翻掉落的声音,再伴着极为猛烈的撞击声。再然后,偌大的宫殿里传出无比刺耳的喊杀声和兵器碰撞发出的响声,最后是一声凄厉的嚎叫:“十九年,春蒐,上射熊而中,思温与夷离毕牙里斯等进酒上寿,帝醉还宫。十九年,春蒐,上射熊而中,思温与夷离毕牙里斯等进酒上寿,帝醉还宫。是夜,为庖人斯奴古等所弑。”

烛火重新被点亮的时候,皇帝已经遇刺身亡了。

皇帝驾崩了,但在整个辽国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相反,无论是臣子还是百姓,听闻耶律璟的驾崩之讯,都重重地长出了一口气。三条腿的青蛙不太好找,两条腿的皇帝还是很多的。群臣连夜开会,商议过后,决定立世宗皇帝耶律阮的儿子,先帝耶律璟的外甥女婿,耶律贤(948年9月1日——982年10月13日)为皇帝。

而从这一刻起,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了。

纵观辽国历代先祖,能称之为明君之辈的,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非常能打。历代先帝们一直北望中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大开拓大辽的疆土。

有雄心壮志,力主对外扩张的帝王,虽然本质上也是为了王朝的发展着想,但他们忘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广大的疆域未必能代表王朝的强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和政策。就算能打下大大的疆土,但却无法守住,又有什么用呢?而在此前,辽国内战频发,内耗严重,皇位更迭频繁,皇帝勤于战场,而政事不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阻碍了辽国的发展的。

耶律贤

别人不明白,但耶律贤非常明白这一点。他知道,如果想要让辽国走上强国之列,必须改革。

怎么改?摒弃固步自封的契丹旧制,效仿中原汉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体系。依旧游牧,但要做帝国。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用汉官。

辽国是由契丹人建立的游牧民族政权。那些依靠资历或者天生就诞生在皇家的契丹贵族们没有真才实学,但却牢牢的把持着辽国的各种重要官职。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王侯有高官,寒门不入仕。

人才是一个王朝的立国之本。那这帮契丹贵族里有人才吗?当然也有,但是不多。想要招揽到更多的人才,必须开放政策,让寒门学子和汉族人有同样的机会入朝为官。

这些内容,看上去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北方的中原政权轻视草原文明,认为契丹人是土著蛮夷,不通教化,而契丹人对汉化制度也瞧不上眼,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帮穷酸腐儒研究出来的玩意儿。但耶律贤却能在这样尖锐的矛盾之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大量重用汉官,并且把汉化制度融会贯通,实在是一大壮举。

当然,历史是研究出来的,而不是吹捧出来的。那些在北方草原上出现过的政权,无论是辽、金、西夏,还是蒙古帝国,它们想要变得强大的唯一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汉化。它们在强盛之时,都曾经像中原王朝一样,仿照中原,兴修都城,盖起宫殿,选拔官员,制定法律和制度,发展科技,弘扬文化......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里的“汉化”,并非是像汉族人一样去生活,抑或是把自己变成汉族人,而是学习和改善中原政权那些成体系,有系统的制度。

他们出身草原,以联盟为本,以部落自居,他们有骁勇的战士,有强壮的战马,还有远超中原政权的武器冶炼技术,但他们居无定所,没有纪律和制度,与其说草原是他们的家,不如说,草原是他们的流放地。

而现在,耶律贤改变了这一切。他让辽国变得完善,变得更有凝聚力,让这个草原文明正式成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强大帝国。辽景宗即位时,契丹社会存在类似于连坐法的习惯法,即家族中有犯叛逆罪的人,兄弟间即使不知情也要连坐,受到株连。“十二年,行在多盗,阿没里立禁捕法,盗始息。先是,叛逆之家,兄弟不知情者亦连坐。阿没里谏曰:‘夫兄弟虽曰同胞,赋性各异,一行逆谋,虽不与知,辄坐以法,是刑及无罪也。自今虽同居兄弟,不知情者免连坐。’太后嘉纳,著为令。”辽景宗又仿效汉族皇帝的做法,让下属举荐有才德的人任官。后来又下诏书招聘贤才,如果考核时确实很突出的,就马上可以担任很高的职务。对于汉族的一些礼仪他也尽量吸收,例如他废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续的旧契丹民俗。下令做汉官的契丹人随汉族礼俗,可以和汉族人自由通婚,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融合,也从根本上密切了契丹与汉族的关系。

改革,修内政,再改革,再修内政。耶律贤已经默默耕耘了很久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十年磨一剑,现在剑锋已成,是时候出击了!

耶律贤‍

五代十国的烽烟已经散尽,北方平原上,一个全新的王朝正在等待着耶律贤。这个王朝就是北宋。

北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赵光义是个很有理想的人,或者说,他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皇帝认为,纵横山河万里,九州五岳,本应该都是北宋的土地,而草原上的辽国势力顽固不化,不堪一击,只要自己动动手指头,就能轻而易举将其覆灭。

宋太宗想打,不仅仅是想要收拾一下辽国,更是想要把失去已久的燕云十六州给拿回来。这片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的土地沟壑纵横,山峰错落有致,原本是大自然赐给北宋最好的屏障。但现在这片土地掌握在了辽人的手里,就好像自己被扼住了咽喉一样。不复燕云十六州,谈何天下一统?

皇帝表示,必须拿回来。说干就干,宋太宗亲率精兵十万,大举攻辽。而远在上京(辽国都城)的辽景宗耶律贤,也已经等这一天很久了。一方是结束了五代十国大分裂的北宋步兵,一方是纵横草原所向无敌的契丹骑兵。大战一触即发,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此一战,宋军全线崩溃加全军覆没,十万宋军被五万辽军打得是人仰马翻。辽军所杀甚重,“获兵、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殡尽陷没;太宗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

亲自挂帅的宋太宗一看战局不利,慌忙之中找了一架驴车,赶着驴车便逃走了:“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战于高梁河,少却;休哥、斜轸横击,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由于两军交战之地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由此,宋太宗“高粱河车神”的名头不胫而走。

赵匡义

宋太宗在登基之前,并没有历经太多战事,北宋大部分的疆土,要么是后周世宗柴荣打下来的,要么就是篡权自立的赵匡胤赚回来的,而他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开封市长(北宋都城)的职务。长于治国安邦,短于战场临敌。皇帝拿自己的短处去碰耶律贤的长路,失败已是必然。

战争过后,有人欢喜有人悲。悲的人是“驴车驾驶员”宋太宗,而欢喜的人,自然就是文治武功的辽景宗耶律贤。

这位皇帝内修国政,外御强敌,改革奋进,网罗天下人才。

和所有古往今来的优秀帝王一样,他是一个聪明的人,更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不仅使动乱多年的辽国趋于稳定,更为之后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大辽国朝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萧绰

当然,提到耶律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人的名字。这个女人就是在大辽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传奇历史的铁血皇后——萧绰萧燕燕。这位皇后在景宗皇帝执政的13年岁月里,作为皇帝最为坚实的左右手,同样为辽国的振兴立下了不可小觑的功劳。

琴瑟和鸣,明君贤后。这对历史上颇为传奇的帝王夫妻联手缔造了北方草原上永远无法复制的神话。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按干支纪年法,是壬午年。这一年,欧洲大地,不可一世的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二世在卡拉布里亚战役终于吃到了苦头——他被拜占庭帝国的阿拉伯军队打了个铩羽而归。中原王朝,吃了败仗的宋太宗赵光义心情倒还不错,刚刚册封了藩属国高丽的新一任国王。而在北方草原,九月廿四日(982年10月13日),一代英主辽景宗耶律贤终于陨落,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乾亨四年九月庚子,幸云州。甲辰,猎于祥古山,帝不豫。壬子,次焦山,崩于行在。年三十五,在位十三年。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统和元年正月壬戌,上尊谥孝成皇帝,庙号景宗。重熙二十一年,加谥孝成康靖皇帝。”

0 阅读:21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