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是后世人对唐王朝的赞美之词。它的盛世是从开元元年到天宝十四年,它的开创者和毁灭者都是唐玄宗李隆基。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开创盛世的一般是雄才大略的君王,而终结盛世的不是昏君就是平庸之主。而唐玄宗却集明和昏于一体,有人说如果唐玄宗早死15年,他必然是千古一帝,可玄宗终在自己的盛世中迷失自我,让辉煌的大唐盛世走向灭亡。

开元盛世是大唐的盛世,它的强是一种全方面的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向没有短板,它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又高又大,让人望而生畏。当时唐朝的幅员辽阔,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达南海、北括西伯利亚,国土面积达到107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000万,在当时世界各国横向对比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就是我国历代王朝纵向对比也很能打。

开元盛世使大唐达到了一个极限,中国封建社会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巅峰,在唐玄宗登基之后,采用道家无为思想为宗旨。提倡文教,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唐朝的经济飞速增长,人口大幅上升,在盛世的29年,整个唐王朝展现的是生机勃勃。而开元盛世的“盛”主要体现在各个方面,而在封建王朝农业永远都是封建统治者考虑最多的事,开元年间全国的垦田面积达6.6亿亩,远超汉代的5.7亩。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人口的增长,户籍人口从唐初的200万户到开元末年的841万户。百姓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根据史书记载天宝年间每斗米价格均10几文,要知道安史之乱之后米价飙升到百文。杜甫诗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体现人民生活的富足。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将更多的钱财放到精神层面,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在当时长安成为其他国家向往的地方,很多人漂洋过海来到唐朝做生意。当时在长安城可以看到西域、中亚、甚至欧洲的特产,在当时的长安城中,走着数量众多的西域人士。而它们也是来到长安进行商业交易,包括香料、皮毛等。大运河作为南北运送的中枢,年漕运量达到400万石,沿岸的苏州、开封、扬州都成为商业中枢。同时期,唐朝的文化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唐诗成为唐朝标志,而盛唐时期诗歌底蕴雄厚,闻名于世。从边塞征战、宫廷宴乐到市井生活,诗歌内容包容万象,使其成为国家的代名词。

并且,唐朝的书法等诸多历史文化,在稳定的大环境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无一不体现盛唐的风貌。盛唐文化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并且,盛唐的文化可以辐射整个东亚地区。政治方面,唐朝也展现了一流的水平,唐朝解除了从北周以来的八大柱国十二将军的集权制度。唐太宗时期重开科举,瓦解了关陇集团的统治地位。寒门拥有了升级阶级的机会,不仅为朝中增加了新鲜血液,也排除了一些不学无术之辈。

唐玄宗继位后,很好的继承了太宗时期的政治体系,开元时期,玄宗知人善任,主动发展相权,执政前期,涌现出姚崇、宋憬、张九龄这些千古名相,政治清明,促进了盛唐的繁荣。盛唐的军事力量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盛世有了军事力量才有了保障,要不就如同宋朝一样,给别国养了一只肥羊。唐太宗时期,唐朝无敌于天下,太宗皇帝被称为“天可汗”。可自高宗之后,吐蕃强大,成为唐朝的西北威胁。武则天时期,后突厥复兴在漠北,契丹于东北兴起。许多在贞观、永徽时期归附唐朝的边疆地区开始蠢蠢欲动。玄宗为了加强边疆的军事实力,开立屯田,开元十年,设立十大节度使,总兵力约49万,专责边疆防御。

节度使包括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大节度使。强大的国力也涌现出一些名将,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主张“以和亲代征伐”,避免消耗国力,仍多次击败吐蕃、突厥。巩固了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长安与西亚、中亚的联系,张守珪幽州任内多次击败契丹,玄宗为其作《褒忠诏》,契丹首领屈烈、可突干授首。哥舒翰在青海湖周边修筑神威军、应龙城,切断吐蕃与突厥联系,民间传唱“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而提及盛唐,就不得不提恒罗斯之战,天宝十年,唐朝与西边的强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高仙芝率两万唐军及一万拔汗那和葛逻禄盟军从安西出发,长途跋涉三个月后到达怛罗斯城。到达时,怛罗斯城已被阿拉伯军队占领,高仙芝下令攻城,双方激战五天五夜。起初唐军凭借装备和兵员素质压制阿拉伯军队,但因阿拉伯军队数量占优且有城池依托,唐军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由于葛逻禄军队临阵倒戈,与阿拉伯军队夹击唐军,唐军溃败。高仙芝率领少数亲兵突围撤退,仅剩数千唐军撤回安西都护府。此役唐军战死数千人,被俘两万多人。阿拉伯军队虽取得胜利,但也被唐军斩杀三万多人。

唐朝虽败,可国力未减,还对西域有着强大的控制力,可之后唐朝将迎来它盛世的终结。盛唐时期的陌刀长约2-3米的重型长柄刀,专为对抗骑兵设计,需大力士挥动,一刀下去连人带马的头都被砍下来,可是唐朝之后的制作工艺失传。明光铠和锁子甲工艺复杂,有很好的防御作用,弓箭以复合弓为主,射程达200米,弩箭的射程达300米。可盛世之下也埋藏着危机,唐玄宗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随着年龄的增长,玄宗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享乐。

天宝年间,唐玄宗最信任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带领手下十万唐军反叛,安禄山当时率领的是唐朝的精锐,一路势不可挡,很快就来到了潼关。由于唐玄宗的胡乱指挥,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到西川,虽然安史之乱不过八年就被朝廷平定,可战乱对百姓造成的创伤是不可愈合的。全国人口只剩下1692万人,相比开元盛世损失了70%,吐蕃开始崛起,不断攻打唐朝的陇右地区,甚至切断了唐朝跟西域的联系,最终丧失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的局面愈发严重,节度使在封地拥有军政大权,且唐王朝对边地的统治力衰落,已经不能控制藩镇的局面。使得开元盛世之后,唐朝虽有中兴,可也挽回不了灭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