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福建舰刚服役就具备战斗力,专家:随时能作战! 福建舰的快速形成战力,从海试阶段就埋下了伏笔。从首次海试到完成关键弹射试验,只用了一年多时间,累计海试超 117 天。 这期间,它不仅测试了动力、电力系统,更完成了三型舰载机的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连最关键的电磁弹射系统都经过了反复验证。 这种 “边试边练” 的模式,让服役时的状态远超预期。 核心秘密藏在电磁弹射技术里。 这款采用中压直流技术的系统,能量利用率能达到 90%,故障率比美国福特级的交流系统更低。 央视曝光的画面里,歼 - 15T 从弹射到加速至 280 公里时速,只用了 2.1 秒,比美国的 F-35C 还快 40%。 更厉害的是,它能灵活控制力度,不管是重型战机还是小型无人机,都能安全弹射。 舰载机阵容的提前到位,更是关键一步。 歼 - 35 作为第五代隐身舰载机,早在今年 3 月就完成了首次电磁弹射起飞。 这款战机专注空优作战,机动性和隐身性都很突出,挂载的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 200 公里,比美欧现役导弹远出不少。 除了歼 - 35,弹射版的歼 - 15T、电子战版的歼 - 15D,还有空警 - 600 预警机,都已完成上舰测试。 空警 - 600 的加入,彻底改变了航母的预警能力。过去辽宁舰和山东舰靠直升机预警,探测范围有限。 这款固定翼预警机的雷达探测距离超 650 公里,能 360 度覆盖空域,还能识别隐身目标。 有了它,航母编队的预警范围直接翻倍,能提前 100 公里发现掠海导弹,这在实战中是生死攸关的优势。 舰载机的搭载规模更是惊人。福建舰通过优化设计,机库容量比辽宁舰翻倍,能搭载 70 架左右舰载机。 具体配置很有讲究,24 架歼 - 15T 负责对海对地攻击,24 架歼 - 35 主打制空权争夺,再加上预警机、电子战机和反潜直升机,形成了完整的作战链条。 这种体系化配置,不是靠一两款战机撑场面,而是整体战力的全面提升。 甲板运作效率同样亮眼。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能同时准备多架飞机,每昼夜弹射次数可达 300 架次。按 70 架飞机算,每架平均能出动 4 到 5 次。 这意味着在实战中,福建舰能快速放飞大批战机,形成饱和攻击或防御,比滑跃起飞的航母反应快得多。而且弹射起飞允许战机满载燃料和弹药,作战半径和火力都上了台阶。 更重要的是,航母编队的配套早已成型。 福建舰服役后,会搭配 052D 驱逐舰、055 万吨大驱和补给舰组成打击群。此前辽宁舰和山东舰已经演练过双航母协同,现在加上福建舰,三舰配合能覆盖更广阔的海域。 这种提前磨合的体系化作战能力,让福建舰不用 “单打独斗”,刚入列就能融入整体作战网络。 从下水到服役即战力,福建舰的进度刷新了航母发展的速度。这背后是自主设计建造的突破,是舰载机与弹射系统的完美适配,更是海军训练模式的创新。 它的出现,标志着海军远海作战能力的跃升。 你觉得福建舰的服役,会给周边海域安全带来怎样的变化?三航母时代的中国海军,还会有哪些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