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文说健康科普
编辑 | 文说健康科普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白肺”?听着好吓人,它到底是啥?
最近,大家是不是经常听到“白肺”这个词?很多人一听就慌了:“是不是感染新冠就会肺变白?是不是疫苗打多了把肺打坏了?” 别急,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首先,“白肺”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术语,它其实是影像学上的一种表现,指的是肺部在CT影像上大片呈现白色,说明肺部严重感染、炎症或者渗出液增多,导致正常的肺泡结构被破坏。
简单来说,肺就像一个海绵,健康时充满空气,在CT上看是黑色的;但如果肺泡被炎症、感染的分泌物填满了,空气少了,影像上就会呈现白色,这就是所谓的“白肺”。

但!白肺≠新冠! 许多严重肺炎,比如流感病毒、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甚至肺部严重损伤,都可能导致“白肺”。所以,别一看到“白肺”就自动对号入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白肺”是感染原始毒株导致的吗?回顾一下,新冠疫情从2020年初席卷全球,经历了多次病毒变异。最早的原始毒株(也就是最早发现的版本)确实会导致较高的肺部感染率,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中,严重时可能发展成“白肺”。
但咱们要知道,病毒是会“进化”的,而新冠病毒的变异方向,主要是传播力增强,但毒性减弱。比如后来流行的奥密克戎,它的特点是主要感染上呼吸道,导致嗓子疼、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但对肺部的攻击力比原始毒株小多了。

所以,现在感染新冠后出现“白肺”的情况,已经比早期减少了很多。换句话说,现在的“白肺”更多是和个人体质、基础病、免疫状态有关,而不是新冠病毒本身“变回原始状态”了。
“白肺”跟打疫苗有关系吗?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关心,甚至有人担心:“我打了几针疫苗,会不会反而增加‘白肺’的风险?”
答案是——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会直接导致“白肺”!
疫苗的作用是帮助身体提前认识病毒,激发免疫系统产生保护力,这样当真正的病毒入侵时,身体能更快作出反应,把病毒控制在“萌芽状态”。

如果你感染新冠后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白肺”,主要原因可能是:
自身免疫力较弱(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感染病毒后没有及时治疗,病情进展过快本身就有肺部基础疾病,比如慢阻肺、肺纤维化等相反,打疫苗的人群整体上重症率和死亡率更低。所以,别被网上的谣言吓到,疫苗不是“白肺”的罪魁祸首,反而是帮你降低重症风险的“保护伞”!
哪些人更容易出现“白肺”?如何预防?虽然普通年轻健康人群感染新冠后发展成“白肺”的概率很低,但有些人确实需要格外注意:
1. 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免疫力下降的人,病毒进入体内后容易“畅通无阻”,感染更严重,进展更快。

怎么办?
尽早接种疫苗,尤其是加强针!注意保暖,减少感染风险,冬天尽量少去人多的密闭场所。2. 免疫力低下人群(比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本来就“战斗力较弱”,感染后更容易发展成肺部炎症。
怎么办?
保持良好作息,增强免疫力,比如规律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一旦感染,及时就医,不要拖到病情加重!
长期吸烟会破坏肺部结构,让肺泡受损,一旦感染,情况可能会更严重。
怎么办?
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接触污染空气,尽量避免二手烟、油烟、雾霾等刺激物。
“白肺”并不是一个突然发生的现象,通常是肺炎加重的结果。 但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信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需要提高警惕:
持续高烧不退,体温超过38.5℃超过3天呼吸困难,感觉胸闷、喘不上气咳嗽加重,甚至咳出黄色、绿色痰,或者带血丝明显乏力,活动后很快就感到气短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不要硬扛!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做个肺部CT或胸片,看看肺部情况!

1. “白肺”不是新冠独有的现象,很多肺炎都会导致它。2. 现在的新冠变异株比原始毒株温和很多,重症率已经下降。3. 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会导致“白肺”,反而能降低重症风险。4. 免疫力低下、老年人、长期吸烟者更容易发展成“白肺”,需要特别注意。5. 一旦出现持续高烧、呼吸困难、咳嗽加重等症状,要尽早就医,别拖!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完全避免病毒,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降低风险。 该打的疫苗打上,能早发现的别拖,该戒烟的赶紧戒,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最强的“免疫力”!

照顾好自己,肺才能好好工作,咱们一起远离“白肺”!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疫苗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