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讲一下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史湘云,让我们来看一下,史湘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她的命运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史湘云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金陵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史家的千金,而父母在她还是襁褓时就已经亡故了,因此,关于她的判词则是:
富贵有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醉卧芍药茵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贾母的侄孙女,她是豪门千金,因从小父母双亡,故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叔母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也作不得主,且不定时的要做针线活到三更半夜,她有与林黛玉相似的身世,但史湘云和林黛玉的性格却大相径庭,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大观园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乐观开朗,是金陵十二钗中活得最明白的一位。
史湘云
因而,在《红楼梦》的女儿中,人们会因为黛玉的孤高自许、拈酸吃醋而不喜欢这个“病西施”,又因宝钗的太有个性过于完美,而不喜欢这个“冷美人”,但,却很少有人不喜欢简简单单、英豪阔大的史湘云,她的现代气息最浓。
有什么事直来直去,从不避讳什么,更不会藏着掖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第二十二回中,凤姐拿着一位戏子调侃说:
“这孩子的打扮挺像一个人的,你们看不出来嘛?旁边的宝钗心里也知道怎么回事了,便只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是谁,更不敢说了,而此时的史湘云不管不顾地笑着说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宝玉一听,忙把史湘云瞅了一眼,使了个眼色,众人都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因为戏子乃是下九流,连小妾赵姨娘都骂的粉头,而林黛玉是侯门千金,怎能与戏子相比较呢!致使黛玉无地自容,而贾宝玉又先哄劝赌气想收拾包袱回家的史湘云,说:好妹妹,你错怪我了,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都是因为怕惹恼她,谁知道你口不遮拦的说出来,她岂不恼你,我是怕你得罪了她,所以才使眼色的。
率真的史湘云摔手说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
林黛玉和史湘云
其实,林黛玉并没有因为史湘云的玩笑而生气湘云,而是因为,宝玉的不理解她,说她小性,更不应该使那个眼色罢了,而这件事情中,作为无事忙的贾宝玉落了个两处的贬谤。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这样的人,好心办坏事,越帮越忙。
庄子《南华经》
正如贾宝玉所看的《南华经》上有一句话说:“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列御寇》,是说心灵手巧的人总是辛苦劳碌,聪明智慧的人总是多思多虑,而无挂无碍的人则什么也不追求,吃饱了就任性漫游,好像没有缆绳拴住的小船,自由自在的随水漂流一样。是呀,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不过,话又说话来,后来经过抄检大观园后,薛宝钗不告而别,史湘云搬出蘅芜苑与李纨居住,中秋节时,林黛玉和史湘云二人在凹晶馆说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绝唱。
史湘云再次搬入潇湘馆与林黛玉同住,两人恢复了亲密的关系。人们称史湘云是诗仙,所以芦雪庵联诗时,她的诗句最多,像她的性格一样斗酒诗百篇。
海棠诗社
因而,史湘云在大观园众多儿女中,后来居上,在诗社中黛、钗、湘都夺过诗魁,生活中的史湘云更是看不出是个贵小姐,和丫鬟翠缕谈论阴阳,不厌其烦,主动帮香菱学诗,不怕啰嗦。
史湘云就像一个小孩儿,不会将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上,只要睡一觉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迎春虽然说话不多,但还有几分贵小姐的倦懒之气,反观史湘云暴炭似的人,爱打抱不平,听说邢蚰烟受婆子欺负时,她直接说:“等我问问二姐姐去,我骂那婆子一顿,给你们出出气。”
贾宝玉和史湘云
因此,如果硬说史湘云的脾气性格是直来直去,倒不如说他们是彼此之间性格的反映,是啊,如果老实了,就不是曹雪芹所塑造的有魏晋风度的史湘云了。
而关于史湘云最后的结局,我们根据曹老先生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伏笔手法,以“金麒麟“为信物,再经过判词的考证,史湘云最后有可能与卫若兰结婚,但她新婚之后守寡,孤老一生,而也有可能与贾宝玉流浪相遇,结为夫妻,这一点在红学专家认为,并不合乎曹雪芹的写作计划。
金麒麟
因为,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中, 写史湘云拾着了一个宝玉丢失的金麒麟,而在庚辰本回末总评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第二十六回写冯紫英一段上有眉批云:“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
批语表明,宝玉送给湘云的麒麟,后来到了卫若兰身上,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将有卫若兰射圃并麒麟等事的专回描写,但这些事的提纲却伏于第三十一回中。
卫若兰
据推测,湘云后来很可能是与卫若兰结为夫妇,而金麒麟则为其中穿针引线的道具。
不如,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何为“白首双星?”
白首双星:白首者,一阴一阳,谓之白首双星。阴阳本是一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永不分离,谓之双星白首。所谓“白首”,从最深角度看,那是指归得真心自性。只有归得真心自性,那才是真正的白首,真正的永恒,真正的仙寿恒昌、芳龄永济。
而所谓的“双星”,不少人推敲,应该是像牛郎织女一样。最终分隔两岸,一年一见,偏有真情意切。因此,白首双星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了。一是白头到老的恋人,二是最终没有一起到老的恋人。
因此,有可能卫若兰和史湘云两人到老都过着分离的生活。
而史湘云捡到的另一个“金麒麟”,初看倒是很像“伏”湘云与宝玉有“缘”,林黛玉还因此事也起过疑心,其实,贾宝玉只是无意中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就像花袭人与蒋玉涵之缘,还不是通过贾宝玉与蒋玉涵交换的汗巾子而和袭人结下的缘,其实差不多的一个意思,这一点,脂批也说的非常清楚“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个“金麒麟”,是间色法也”。
袭人
总之,“白首双星”是说史湘云和卫若兰结成夫妻后,由于某种原因很快就离异了,或者是阴阳相隔了,这正好作为宝钗“金玉良缘”的衬托,可见,因此回目而猜测史湘云将来要嫁给宝玉的读者们,也与黛玉当时因宝玉收了“金麒麟”而“为其所惑”一样,同是出于误会而已。
反观史湘云命运,她是既不同于薛宝钗,也不同于林黛玉的另一种封建贵族小姐。
她出身名门,身居绮罗丛中,但幼年孤苦,无人娇养。她没有林黛玉那种见风落泪,赏月伤怀的愁肠;
她也没有薛宝钗那种温柔敦厚,幽娴贞静的女德,她却豪放开朗,在姐妹群中堪称豁达大度,不拘小节的"女丈夫"。
她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她心直口快,不像薛宝钗那样口是心非。
然而,随着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斗争的发展,她的思想性格也在发展变化,她由赞助宝钗转为同情黛玉。
她以乐观的精神与命运搏斗,希望"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但这样的心愿在封建末世也是很难实现。到最后落得个“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好了,这里是子靖书斋,关注我,下期见!
科技阿维吖
的老婆路口公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