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册页中,她为什么能排名第六位?

子靖观察 2023-02-02 11:37:52

在红楼梦中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册页中,她却为什么能排名第六位?

先让我们看一下她的判词是什么?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悼泥中。

妙玉

妙玉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可皆不中用,这才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方才好的。

三岁就出家的妙玉,几乎一生都在佛院的庵堂度过,可她尘心未尽,自从进了贾府,和自己做了十年邻居的邢岫烟情谊更深了,对宝玉更是暗生情愫。

妙玉更是一个心性高洁的人,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一回中,重点写了刘姥姥的二进荣国府和贾母的两宴大观园的情节,因此,带了众多女儿到栊翠庵品茶,于是,这时的妙玉赶快出来盛情款待,毕竟是贾母来了嘛!奉承贾母也是妙玉的一项职责,像待客殷勤,则表现出一位茶道高人应有的茶礼仪及修养。

她与贾母问答之间,更是事事想在贾母的前头,贾母说:“不吃六安茶”,妙玉预先献上了老君眉;

贾母又问:“是什么水?”。妙玉早已预先选了旧年蠲juan的雨水。

这两个不起眼,却顺其意的问题,妙玉都想在贾母前头。

刘姥姥吃茶

像茶具、茶品、选水,都很体贴每个人的心意,但是,唯独对乡下的老太太刘姥姥嗤之以鼻。

在刘姥姥吃过茶的那只成窑杯,妙玉就嫌脏,不要了。而宝玉便说情,送给刘姥姥吧!她卖了还可以度日等语。

可见,这就是妙玉的自视清高,过于洁净的她,已经将这种洁净到了洁癖的地步。

而如此清高、洁净的修行居士,到头来却终陷悼泥中。

妙玉被劫

在贾府被抄家后,贾母病危,妙玉前来探望,与邢岫烟、惜春叙旧,而在贾母出殡当晚,妙玉出了大观园,到了惜春房里座谈、下棋,不料,却被入室打劫的贼寇盯上了,次日夜间,妙玉就被掳走了。

判词中的“不洁不空”,是佛家用语,意指六根不净,为情所困,彰显了妙玉的人性美和叛逆精神。

她中意宝玉是个有知识、有悟性的,因而她芳心暗许于宝玉;

妙玉给宝玉斟茶

在栊翠庵她用自己的绿玉斗茶具给宝玉斟茶,情难自禁;

她口头上拒绝与宝玉单独会面,却又给了宝玉那些红梅花;

她赠宝玉的生日帖,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妙玉下棋

妙玉与惜春,二人下棋,见宝玉在旁观棋,她却面红耳赤;

她借故邀宝玉同行,暗藏无限心事。

然而,她毕竟是带发修行的女尼,在栊翠庵的寂寞之中,虚度了青春,“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在十二支红楼梦曲中的《世难容》预示了妙玉的结局: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其中的一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中的“风尘肮脏”就是扰攘尘世里最污浊的地方。

妙玉判词

妙玉心性高洁、一生傲岸,贵为“金玉质”,到头来却被贼寇劫去下了海,陷在最肮脏污秽的泥悼中,惨遭迫害玷污,命运最为悲惨。

她的悲剧寄托了作者对不合理的末世社会现实的一腔愤懑,在金陵十二钗里,其他的女性虽然都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但是,比起她们,在妙玉的身上更能看到美是怎样被摧毁的。

在现实社会之中,像妙玉这样重视自我心性修养但却尘心未尽的人大有人在。

他们不但在碌碌尘寰中,人不同路,更权势不容,就连“大菩萨”李纨也容不下她,胆小怕事的贾环,更是暗地里也对她口出恶言。

而且,当我们越出文本,后世,对厌恶妙玉为人的,仍大有人在,大部分读者都在妒她太高,骂她怪癖,又嫌她过洁,骂她洁癖。

如说她“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使人感到可厌、可恶、可呕” 。为了消除误解,妙玉只能通过庄子的心境和宝玉的“女儿清净论”,来为自己找那所谓的突破口。

妙玉“世难容”的悲剧既有社会原因,又因自己心性高洁,故而常怀“花因喜洁难寻偶,一生傲岸苦不谐”之慨。

这里是子靖书斋,关注我,下期见。

1 阅读:32

评论列表

科技阿维吖

科技阿维吖

2023-03-03 18:24

和气生财附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