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日有东升西落,四季交替轮回。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人无完人,事无绝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遗憾。
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说自己人生有三恨:
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
张爱玲
红楼梦是一部不完整的书,就好比陈列在卢浮宫中的断臂维纳斯雕像一样,令世人为之倾倒,更有人煞费苦心地为她接上那双所谓残缺的臂膀,因此红楼梦续书也是层出不穷,比如:红楼圆梦、红楼幻梦、续红楼梦、红楼真梦等等,这些历来续书,被红学家皆称为狗尾续貂之作。
那么,红楼梦到底能不能续写呢?
俞平伯
在红学家俞平伯所著的《红楼梦研究》一书中,有一篇《论续书底不可能》的文章,是这样说的: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有一个原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是续书人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续貂,是件普遍而真确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于“续书人才短“这个假定,我认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而已。
那么俞平伯为什么会提出如此肯定的观点呢?
他是这样说的: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的,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因为作者有他自己的个性,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有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手段,却要勉强去合作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了,就算是作者他自己,如果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剩下的文章,对于续书者来说,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文章,却最忌讳的是有个性,因为,如果表现了自己的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果一定要续作,当然需要尊重作者的个性,时刻都要去代他立言,但,如果是抑制自己才性所长,而附随他人,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
俞平伯的论述也不无道理,顾此失彼就是最好的诠释。
但是,我也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所谓的观点,和大家分享一下,纯属班门弄斧。
首先,咱先抛开一些“红学家“的观点,抛开对于古今续书之人的批判之心,单纯闲聊一下。
在这个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社会中,有多少年轻人,真正地能坐下来,读读书?我想,应该不算多,都在为着自己的生活所奔忙、劳累着,闲暇的时间不是打打游戏,放松放松,就是拉拉家常,也渐渐地,快过了抱着手机看电子书的那个年代了,更别说四大名著了,所以,无论是续红楼梦也好,还是翻拍红楼梦也罢,无非是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对于文学、历史的探索和热爱。
红楼梦
现如今,“红楼热”抑或着“红学热”已经成为一个跨越国界的独特文化现象,作为续书的程高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两百多年来该书已翻译成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流行,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文学珍品”、“中国古今第一奇书”、“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等美誉,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的文学名著。
话又说回来了,故事需要一个结局,无论它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各位看官,您觉得呢?记得给我留言或评论告诉我,我是子靖,下期见!
科技阿维吖
写的真好[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8xxx27
又一遍仔细研读红楼梦,觉得红楼梦是写过多稿了,最后一稿并没有完成,所以,很多衔接不好的环节,比如惜春设计前茅后盾
羽扇
说程高本百二十回红楼梦是续书,是不负责任的!后四十回基本确定是曹写的
用户18xxx27
定稿没写完,存稿都没理顺呢!不说别的,惜春怎么回事?留下来的是贾珍嫡亲妹妹,惜春可比贾蓉都小太多,贾珍母亲多大年纪呢?按说若还活着,怎么绕的过去呢?不来看看亲闺女?为啥生贾珍起码20年又开花了!
用户18xxx27
很多稿子发出去没收回来,不像现在有电脑,连复印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