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正月,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
对于小孩子们来说,过年除了穿新衣、吃大肉,最有吸引力的就是串亲戚了。
大姑家小姑家要串串,大舅家二舅家要走走,亲姨家堂姨家要访访。
辛劳了一年的农人,也会在走亲访友中肆意享受这农闲新春。在正月里,对孩子们也格外有耐心。
串亲戚这一天早晨,不用大人叫,小孩子们早早就醒了。
吃了早饭,打扫好小推车,在小推车上铺上被褥,放上盛了30个馒头用红包袱蒙着的大篮子,大人孩子换上新衣服新鞋,就可以出发了。
父亲或母亲拉着小推车,孩子们坐在车厢里盖着被子打闹,一路欢声笑语。
到了亲戚家,有瓜子糖茶招待。
那瓜子,是秋天吃的老北瓜掏出来的籽。当时,把籽清洗干净,晒干,装在书包里。春节前再拿出来,烘焙得黄澄澄的,正月里就可以供客人食用了。
吃饭,一般是两样,先上猪肉白菜馅饺子,后上猪肉粉条菜和馒头。
猪肉粉条菜盛在碗里,下面是比较清淡的粉条白菜,上面是浓油赤醬的盖帽尔,这盖帽尔由大肉片、炸豆腐、夹菜、海带等组成。
淳朴实诚的主人,还会在客人临走时,再熬一锅米粥,再炒一个杂烩菜。
到了80年代后期,我家串亲戚的小推车换成了毛驴拉的车,馒头篮子换成了点心匣子。
主人待客的食物也日渐丰富。最大的变化是,吃了安席的饺子后,先上凉盘,再炒热菜,分男女席喝酒。客人喝酒喝尽兴了,再上馒头和杂烩菜,甚至米粥。
后来,再串亲戚,毛驴车变成了机动三轮车。再后来机动三轮车又变为小轿车。
待客的主人端上桌的饭菜,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鸡鸭鱼肉排骨肘子,都已不再是稀罕物。随着人们养生意识、健康意识的提高,吃年席专吃素菜,逐渐成为新时尚。
水涨了,船就高了,小孩子们从亲戚手里得到的红包就更鼓溜了!
原来,得2毛钱,孩子们就欢喜一个正月,后来亲戚们给的红包,逐渐变成一元二元,后来是五元十元,再后来,就变成了数张百元大钞。
现在,许多孩子都办了银行卡,绑定在微信上。一个正月下来,红包收入,少则数百,多则数千。
嘿,过年,就是好呀!难怪总有孩子在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