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中孔宋两家的宝贝少爷,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嚣张跋扈,肆意妄为。
他趁国家危难之际,大发国难财,后来又将大量财产转移到了美国。
他为人奸诈,做生意的手段比父亲孔祥熙更胜一筹。
在私生活上,他更是做出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举动。比如他想娶舅妈的亲妹妹,当亲舅舅的连襟,还扬言:
“娘舅怕什么,讨了他的小姨子,我和他不就平起平坐了?”。
他挖人墙角,与别人的妻子勾搭在一起,逼其丈夫与之离婚,然后和自己结婚。
他一生贪婪荒诞,最终的结局如何?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孔家大公子孔令侃的人生。
1948年8月,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尤其是上海,绝大部分粮店都关门了,副食店、百货店的货架上空无一物,人们拿着大把大把的钱买不到东西,只能饿着肚子。一时间,人心惶惶。
身处南京的老蒋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个头两个大。本来战场上接连败给解放军,国军在解放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已经让他够烦心的了。现在上海又出现了物价暴涨、人心不稳情况,他非常生气。
得知这一切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操纵,利用国民党刚执行的“币制改革”进行“囤积居奇”,老蒋火冒三丈,当即给上海警察局长宣铁吾打电话,命他立即派人去调查,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这种时候发“国难财”,一定要严查投机商,控制当地物价。
接到老蒋的命令,宣铁吾不敢怠慢,安排人手调查上海物价飞涨一事。调查的结果,却让他犯了难。
每个投机商背后,都有靠山。权力最大的,当属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和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这两人都是二世祖,在上海的恶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孔令侃,可是“混世魔王”。
孔令侃之所以这么猖狂,毫无疑问,是家族背景给他的资本。
1916年底,他出生了。父亲是后来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兼富商孔祥熙,母亲是宋霭龄。他的姨夫,是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
单就拿孔宋两个家族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他的家世很多人难以企及。
因为是家里的长子,加上宋美龄和宋庆龄都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孔令侃从小备受家里人的宠爱。
家人的过分宠爱,让他变成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二世祖。上学时,学校里的各项规定对他来说是摆设。
学校规定学生们必须住在学校里,上学期间不能在外留宿。孔令侃根本不将规定放在眼里,每天在外鬼混到很晚才翻墙进学校,或者直接不回学校,找个旅店住。碍于他的背景,学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管。
校方知道孔令侃从小娇贵,特意准许他不用跟其他学生和老师一样吃大锅饭,可以吃小灶。令校方没有想到的是,小灶也不能满足他的挑剔。他吃了几天就回家向母亲“诉苦”,要求家里从饭店订餐送到学校。
宝贝儿子在学校受苦了,宋霭龄很心疼,同意了他的提议。此后,孔令侃吃的饭都是饭店送来学校,风雨无阻。
上大学后,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孔令侃更加唯我独尊。他一个人住一间宿舍,花大价钱把这里改造了一番,买了沙发、转椅、收音机等物品,在墙上挂了名贵壁画,地上铺了地毯,将宿舍变成了高档酒店的客房。
周围的人不停巴结他,使得他更加嚣张。
孔令侃继承了孔祥熙在经商方面的天赋,而且比父亲更厉害。为了赚钱,他毫无底线。他曾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与美国的企业家来往密切,积累了一些人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不久,他创立了“扬子公司”。这背后,少不了宋美龄的支持,毕竟她自己无法生育,希望扶持孔令侃来抗衡蒋经国兄弟。
在小姨的鼎力支持下,加上先前在美国打下的基础,孔令侃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扬子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上海滩一家人尽皆知的企业。
当时,外汇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价格也由官方确定,1美元可以换得1.2万元法币。黑市更恐怖,1美元能换4万元法币。孔令侃一看,这中间可以赚不少钱。
于是,孔令侃通过宋美龄套购了几百万外汇美元,然后拿到黑市换法币,大肆炒美金,赚得盆满钵满。
他赚的钱,是建立在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之后,他做起了走私、买卖汽车的生意。英美等国在战后进行了汽车垄断,组建了一个组织,其成员可以买平价车,否则只能买高价车,孔令侃发现了这一商机。
孔令侃设法联系上了在香港注册的英国企业“利威汽车公司”,该公司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上海汽车市场。为了能从西方国家手中买到平价车,他花130万美元买了利威汽车公司百分之九十多的股权,成了该公司的幕后老板。
然后,他把新车高价卖给黑市,从中狠狠赚了一大笔。哪个行业能赚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此不择手段。
国民党统治后期,为抑制各地物价继续上涨,实行币制改革,金圆券取代了法币。一开始,国统区的物价得到了稳定。
但因为国民政府不知节制地发行金圆券,物价飞涨。孔令侃、杜维屏等资本家见状,认为这是一次发大财的绝佳机会,纷纷蠢蠢欲动。
扬子公司从美国购买了大量日用品,以高价卖给中国的老百姓,转手就赚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利润。他们大量收购粮食等货物,等物价一直上涨,到达一定程度时再出售。
当老百姓饿着肚子买不到粮食时,孔令侃等人却在花天酒地,坐等数钱,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孔令侃大发国难财,其行为令人发指。
考虑到孔令侃和杜维屏的背景,宣铁吾一个也得罪不起,可上级的命令不能不执行。思考再三,他决定辞职。
老蒋便让蒋经国处理此事,他处理了杜维屏,扣押了扬子公司20000多吨货物。孔令侃一看他是铁了心要和自己作对,认为他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便去找宋美龄帮忙,还威胁她说如果不帮忙,就公开她在美国的财产。
在宋美龄的干预下,孔令侃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他依然是上海的“小霸王”,人们对他避之不及。孔令侃在生意上不择手段,在感情上亦是。
孔令侃的私生活很混乱,他非常好色。仗着自家的权势,看上了哪个漂亮女孩,不管对方同不同意,都会千方百计地把她弄到手。被他祸害的女子,数不胜数。
他曾看上了舅妈张乐怡的亲妹妹张满怡,按照辈分,张满怡比他大一辈,但两人不顾世俗的眼光仍然在一起了,他们还要结婚。
在外界看来,孔令侃和张满怡这段爱恋是不伦恋,受人诟病,结婚就更不妥了。因此,孔祥熙夫妇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夫妻俩找他谈话,给他讲了很多不能和张满怡结婚的缘由。
比如宋子文是他亲舅舅,要是娶了其小姨子,他们俩不就成了连襟?此事说出去,会让人笑掉大牙,到时候孔宋两家的颜面往哪里搁?此事实在是太荒唐了。
孔令侃油盐不进,孔宋两家本来就有矛盾,他早就看不惯宋子文了。因此,他对孔祥熙夫妇说“娘舅怕什么,娶了宋子文的小姨子,我们就平起平坐了”。不管他如何狡辩,孔祥熙和宋霭龄都不同意他和张满怡的婚事。
大家见孔令侃很固执,便从张满怡这边下手。张乐怡劝说妹妹不要和孔令侃在一起,会被世人戳脊梁骨,孔祥熙夫妇也反对。
张满怡经不住家人的劝说,慢慢放弃了这段感情,不再和孔令侃来往。孔令侃本来就花心,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很快,他就有了新欢。
他觉得女孩自己玩腻了,没什么意思,开始追求人妻,并撬人墙角。
宋霭龄喜欢打麻将,每天晚上都要约上几个牌友到孔家打牌。其中,有一对夫妻来得很勤。男的叫盛升颐,女的叫白兰花。没错,盛升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儿子。而白兰花嫁给他之前,是风尘女子。
一天,孔令侃回家时,看到了盛升颐夫妇在陪母亲打牌,风姿绰约的白兰花,引起了他的注意,对其一见钟情。
虽然白兰花快40岁了,但她保养得很好,看上去只有30岁左右。她皮肤白皙,长得很漂亮,不然盛升颐也不会娶她,孔令侃被她深深迷住了。
从那以后,他开始设法勾搭白兰花。由于她的出身很特殊,所以性格外向,懂得如何让男人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起初,她半推半就,以自己有丈夫为由婉拒孔令侃,以退为进。
被色心冲昏了头脑的孔令侃没有就此放弃,也不在乎白兰花比自己大17岁,总是找各种理由和白兰花接触。
原本不太爱喜欢打麻将的他,变得经常和宋霭龄一起与人打牌。对此,宋霭龄还很疑惑:儿子怎么突然转了性子?殊不知,一切有预谋。
孔令侃和白兰花在牌桌上眉目传情,盛升颐知道他们俩的意图,但没有阻止,也无法阻止。一来盛家已经没落了,根本不是孔家的对手。二来孔令侃的恶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可不敢得罪这个二世祖。
白兰花选择孔令侃,也是看中了他的家世。
对她来说,必须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变成豪门太太,享受荣华富贵。不然等她老了,只能跟着盛升颐吃苦。于是,白兰花想方设法勾引孔令侃。
没过多久,二人就成了见不得光的地下情人关系。白兰花阅历丰富,能为孔令侃出谋划策,充当他的军师,使得他对她更加爱不释手了。
妻子有了外遇,盛升颐心知肚明,却做不了什么,只能任由二人鬼混。精明的白兰花,怎么可能甘心一直当情人?
一次共度良宵后,白兰花在孔令侃面前诉起了苦,说盛升颐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段时间对她蹬鼻子上脸,警告她要是被他发现出轨了,绝不会放过她。
孔令侃听完她的话后,安抚她说:“有我在你不要怕,那个老东西不敢对你做什么,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他!”
白兰花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继续卖惨,称知道孔令侃对自己一片真心,可她仍是盛升颐的妻子,要是外界知道了他们的关系,对他们不好。她一边说,一边哭,孔令侃心疼坏了,连忙说:“我绝不会让你离开,我要你和盛升颐离婚,我要和你结婚!”
听到了孔令侃的承诺,白兰花心里很高兴,但她没有表现出来,反而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还担心宋霭龄不会同意孔令侃和自己结婚,孔令侃则表示:我的事他们管不着。
随后,他们的奸情曝光,孔令侃遭到了父亲的训斥,骂他娶谁不好,偏偏要娶一个青楼出身的人妻。
但彼时,恰逢武汉被日寇占领,国民党搬到了重庆,孔祥熙跟着去了重庆,孔令侃被调到香港工作。
当时港英政府不允许私人电台出现,孔令侃为了和重庆方面联系,私自设立电台,结果被发现了。他被描绘成一个间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在香港,他没有了特权,不得不花大价钱贿赂港英政府官员,想办法脱身。港英当局还是忌惮孔令侃的身份,电告国民党,要求老蒋把他调回去。
老蒋下了命令,要孔令侃回重庆,解释香港发生的事情。爱子心切的宋霭龄担心他回来后会被处罚,和孔祥熙、宋美龄商议后,决定送他去美国留学。
1939年秋天,孔令侃坐上了去美国的客轮。和他一同从香港出发的,还有白兰花,两人就这么私奔了。
过了几天,客轮抵达马尼拉,离香港很远了,孔令侃认为是时候娶白兰花了。于是两人在马尼拉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自此结为夫妻。
孔祥熙得知此事后,大骂:“孽种,这个孽种!”宋霭龄曾试图阻止儿子,没能成功。
孔令侃和白兰花到美国后,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根本没有心思学习。但父母下了死令,如果他拿不到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就别回去了。
白兰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找人代替他上学,取得学位。孔令侃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当即找人顶替自己去哈佛上学,两年后“孔令侃”拿到了学位证书。接着,他带白兰花回了国。
孔家十分不待见白兰花,孔令侃认为是自己让妻子受了委屈,对她更好了。白兰花年纪大了,无法在为他生儿育女,所以他没有子嗣。
说来奇怪,孔令侃以前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自从遇到了白兰花后就收心了,也稳重了许多,或者这就是一物降一物。
蒋家王朝倒了之后,孔令侃转移了数亿美元财产,带着白兰花去了美国,在这里孤独地渡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