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政治、发达的经济、频繁的对外交流以及发展迅速的纺织技术促成了唐代繁荣的服饰文化。作为唐代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圆领袍有着独特的造型和搭配方式。
在其演变过程中融入了亚洲中东部国家服饰的风格,并对唐代以后的服饰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那什么是圆领袍,怎样形成的?
圆领袍介绍“圆领袍”在《中国衣经》中的解释为“有曲领的外衣,也称曲领”,其有各种各样的别称,如“圆领小袖袍”“圆领袍衫”“圆领窄袖衫“圆领袍服”。
圆领袍起源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这一政策将胡服汉化,引入传统服饰礼仪的军戎装体系,其虽然没有受到统治阶级的广泛接受,但对中国古代服饰礼仪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直至北魏政权建立,在风气开放、民族融合的社会大背景下,随着南北风俗相互渗透,少数民族窄袖、紧身的胡服样式也逐渐被中原地区的汉族人们接受,并且胡服再一次汉化形成圆领袍,并被引入到官服体系,为人们完全接受。
圆领袍是唐代时期流行于各个阶级的服饰,着装对象不分男女,具有衣领为圆形、衣长及膝、衣袖瘦窄等特点。相较其他款式的服饰,圆领袍的穿着体验更加便捷、随意,因而受到人们普遍青睐。
此外,当时人们在穿着圆领袍时,常头戴毛毡或皮帽,穿竖条窄口裤,足蹬黑色长革靴,腰束革带,有时会在腰间佩戴其他饰物,显得更加有气势。
圆领袍产生的原因服装是政治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意识的晴雨表,圆领袍作为外来服饰与中国传统服饰意识形态领域中深衣的“折衷体”,其诞生也离不开这三个原因。
1.政治环境的开明
唐代开明的政治环境为异域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融合发挥了颇有力的促进作用,在这种开明的政治气候下,圆领袍的出现与流行也就理所当然。
《资治通鉴》记载“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抱有各族平等的态度,同时也为后来服饰的发展,尤其是圆领袍的形成与流行奠定了政治根基。
在唐朝政府的积极倡导下,“胡服之风”由宫廷传播至民间,甚至连传统官服的样式也受到胡服的影响发生了改变,并且出现具有异域风尚的蹀躞带、乌合靴。不难看出圆领袍的产生和流行与当时开放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2.纺织技术的提高
唐代纺织业极其发达,在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齐纵鲁编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一方面,唐代统治者非常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通过推行一系列政策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棉、麻、桑等作物的种植打下了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对商业贸易采取了“无为而为”的态度,让更多的农民“转行”从事商业、手工业。
手工业的发展促使纺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纺织业达到空前发达,不仅产品数量众多,而且织物品类繁多,织造精美,为圆领袍的面料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3.不同审美的融合
产生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社会时尚、服饰穿着的重要因素。与外来少数民族频繁的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本土审美的融合,为圆领袍的产生与流行创造了条件。
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云集了大量外国人群,如外交使节、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人等,甚至还有来自非洲的黑奴,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竟事纷泊。
这种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碰撞引起了唐朝人纷纷效仿外来民族生活方式的风尚,促使唐朝人的生活具有“借鉴”、“融合”的特征,也为圆领袍这一胡韵气息浓厚的汉族服装的产生与流行创造了条件。
圆领袍的种类1.襕袍
襕袍出现于唐代初期,深受文人大夫欢迎,是一种在圆领袍下摆部分施加横斓的袍服样式。襕袍特点为右祍、圆领,领口、袖口及边缘都没有缘饰,其与深衣制也有相似之处,一方面保留了上衣下裳相连属的特点,另一方面从视觉上增添了细节的变化。
2. 缺胯袍
“缺胯”是指出于行动便捷的考虑而在袍衫两胯下开视的形制。这种样式与襕袍相似,都为圆领、窄袖,衣长可长至脚踩也可短至膝下。由于其便利性,穿着者以武将、普通庶民或地位卑微的奴仆等下层阶级人群为主。
为防止两侧开视导致的走光,穿着这种样式圆领袍时内部通常搭配窄口裤。在劳作时,将袍服下圆领袍掖在自己的腰带里,减少因衣长带来的不便。
圆领袍服饰元素分析圆领袍的典型服饰元素包括:外形方面,圆领袍分为H型和T型两种宽松廓形,并不强调着装者的身体曲线;领型方面,存在低圆领和立领两种款式,且当时人们更加偏好低圆领;材质方面,腰带的材质分为皮革材质与布料材质两种。
1.圆领袍廓形分析
廓形分析以现代服装结构的分析视角来看,圆领袍的廓形以H形为主,具有修长、简约、宽松、舒适的特点。中国传统的平面剪裁方式中没有“省道”的概念,且传统审美中以宽松为美有关,这可能是圆领袍的剪裁弱化肩部、腰部、下摆之间的宽度差异的原因。
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供养人图,故宫馆藏文物画彩女射俑及青瓷男俑,这些出土的唐代文物虽然领型、衣身长度甚至性别不同,但圆领袍均是H型廓形,肩部、腰部及下摆宽度差别较小。
当然圆领袍的廓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存在T形廓形。自唐玄宗开元以来,唐代一直以肥硕为美。同一时期唐墓中的图像资料和唐代人俑的人物形象大多腰肢圆浑、体态丰盈。
男性在圆领袍内穿着半臂,衣服肩部隐约透出的半臂轮廓使得背部更加宽阔。女性也开始效仿这种穿着方式,因此圆领袍在外形卜旱现出肩部宽阔,腰部和下摆较窄的T形。
2.圆领袍领型分析
圆领袍作为唐代人们的日常服饰,其体系十分庞杂,并且根据穿着对象身份地位和性别的不同,款式和细节上有轻微区别,所以领口形态也不一而足。
通过对文物图片中的领口形态及剪裁角度进行观察,圆领袍的领型可以分为两种--低圆领和立领。低圆领为领口开口较大,呈弧形、前凹、无领座,领口服帖不遮掩颈部,穿着者可以完全露出颈部的领型。
低圆领领型在唐代所占比例较高。甘肃庆城县庆城镇穆泰墓出土的彩绘陶牵马俑、唐代画家张首的《掳国夫人游春图》中的骑马侍女以及李寿墓第一过洞东壁出土的壁画中的侍从等均着低圆领领型的圆领袍。
除低圆领外,圆领袍还存在立领领型。立领的特点是有领座,领座有一定高度,领座底部与服装大身相连,且领口开口较小,紧贴颈部。相较低圆领,立领出现频率比较少,并且采用这种领型的文物大多出土于甘肃庆城县穆泰墓。
这可能与墓主人身为游击将军,相较唐代内地的平民和贵族阶级,有更多机会接触异域民族有关。墓主人穆泰家族源自鲜卑,并且由于其家族生活在西北诸多民族势力之地,汉化不如内地汉族核心活动区的少数民族彻底,因此依旧保留着一些游牧民族的文化因子。
一方面,身着立领圆领袍的人像大多浓眉高鼻,颧骨突出,五官与汉族区别较大。另一方面,唐以前的汉族服装,领型基本为对襟和斜襟,较少出现立领的形制。
因此,立领作为一种外来服装领型,由于其少数民族气息浓烈,在当时还没有完全融入汉族的服装体系并被汉族民众广泛接受。
3.圆领袍腰带分析
圆领袍腰带可以分为皮革材质和纺织布料材质两种。皮革材质腰带又称蹀躞带,多出现于唐朝早期,最开始是胡人的一种腰带。
蹀躞带也是一种功能型腰带,上面外加了许多小环,方便将小物件随身携带,如带弓、剑、刀、砺石之类。在使用时,蹀躞带通过金属材质或玉石材质的带钩固定在腰部上。
由于开元时期朝廷颁布新令的影响,人们一般不再佩挂碟馒带,而选择布料材质腰带--绅带。这种布带通过缠绕腰部,再在腰前打结固定。并且相较蹀躞带,其使用范围更广,使用对象不分男女、地位、职业。
综上所述,圆领袍作为从唐朝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服装,其历史渊源悠久,与胡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不仅是一种服装式样,更是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民族间文化交融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