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携子乞讨十年,平江解放后,却上交十六两黄金,为何不花这钱

历史滴温度 2025-03-28 17:34:45

1949年7月,平江县解放后,在人民欢庆的氛围里,县政府来了两个陌生来客。

一个是衣衫褴褛的老妇,她牵着一名瘦弱的男孩,执意要见县委书记,却从破棉衣取出一个神秘包裹。

县委书记拆开一看,里面竟是整整16两黄金,蓦然听到老妇说,这笔钱她藏了十年,一分钱都没动。

母子俩十年流浪颠沛流离,为何宁愿挨冻受饿,也绝不动这笔足改变命运的财富?

这笔黄金哪里来的,为何不能乱动,这对母子十年来经历了什么,里面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生死守护?

如果您想指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要提起这对母子,就不得不先提一个人,那就是烈士涂正坤,他是老妇人的丈夫。

1897年,在湖南省平江县,涂正坤出生于贫苦裁缝家庭,但他自幼聪慧,跟随父亲学得一手好裁缝手艺,人称小裁缝,在村里人缘极好。

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目睹了底层百姓的苦难,看到地主盘剥、佃户饿殍遍野,少年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1924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涂正坤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受到极大触动,并在次年的五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革命的征程中,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与勇气。

北伐战争号角吹响,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平江,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中。

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兄弟宣传革命道理,组织他们成立农民协会,团结起来与地主恶霸作斗争。

在他的带领下,农民纷纷拿起武器,勇敢地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声势愈发浩大,然而也遭到了革命挫折。

1927年,马日事变的爆发,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展开血腥的屠杀,而涂正坤也被列入了通缉名单,他不得不转入地下,开始隐姓埋名的生活。

在那黑暗的日子里,涂正坤并没有被恐惧所吓倒,而是继续秘密地为党工作,组织群众和积蓄革命力量,等待着反击的时机。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遇到了同样怀揣着革命理想的朱引梅,两人在革命中产生深厚的感情,最终结为夫妻,成为革命道路上的亲密战友。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个惨案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两人的人生。

1939年6月,由于上午参与破路活动,通讯处的同志感到疲惫,都在午休,只有涂正坤没有休息,在利用午休时间做群众工作。

就在此时,特务营中尉侦察员张绍奇急匆匆地闯入,报告说接到了上级的指示,称日军即将侵犯平江,因此必须立即前往嘉义区公所,商讨紧急的抗日事宜。

尽管涂正坤对这突如其来的会议感到犹豫,但他意识到抗日的重要性,担心不去会给国民党留下把柄,因此跟随张绍奇走出了通讯处。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距离通讯处外,停在秀记杂货店门前时,张绍奇突然咳嗽一声,然后从左边的小巷中消失了。

涂正坤听到声音后,不禁停下脚步,还没弄明白发生什么事,几个提前埋伏在右侧巷子里的杀手突然向他开火了。

在一连串枪声中,涂正坤被多发子弹击中,瞬间倒卧在血泊之中。

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尽管忍受着剧痛,还是努力爬起来,一边愤怒地斥责凶手,一边用尽最后力量大喊:反动派动手了,同志们快逃!

可惜敌人早有预谋,特务连包围了通讯处,同时残忍杀害我军所有人员,埋于该镇附近的淘金坑内。

当时黄耀南作为通讯处负责人,因公事外出而幸免于难,他与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脱险的工作人员徐敏和涂正坤妻子朱引梅。

这就是由蒋介石所制造的、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但国民党拒不公布事件真相,并严禁群众议论,妄图掩盖其罪行。

全国人民表示极大愤慨,蒋介石吓得惊慌失措,急忙指使手下,编造谎言诬陷,但受到了周总理和叶剑英的有力反驳,也受到人民大骂。

在平江惨案之后,蒋介石却冥顽不灵,采用同样手法,继续用密捕密办方式,在其他地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这些镇压手段血腥,更加激起人民群众对国民党的无比愤恨,也激起对共产党和我军的拥护和支持。

在平江惨案发生之际,朱引梅既忧虑丈夫安危,又挂念着孩子健康,当时恰好外出购买药品,留下十个月大的孩子涂明涛,独自在家躲藏。

当国民党闯进来时,非常幸运的是,房东邓选臣夫妇挺身而出,迅速将孩子带离险境。

面对国民党的质问,两人机智地声称,这孩子是他们的外孙女,包括留守处的另外两名同志,也是在两人帮助下,以女儿的身份瞒过敌人。

在群众的掩护下,朱引梅藏身于一户人家的铺房中,到了傍晚后,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她和明涛被安全送到谢江荷包洲。

由于情况紧急,涂正坤当时刚领到的月薪,都是新四军驻平江留守处战士的,可惜没来得及分发,就已经壮烈牺牲了。

朱引梅发现这笔钱后,冒着巨大的危险外出,把钱交给幸存的留守处负责人黄耀南。

可是她没有想到,在整理丈夫涂正坤的遗物时,还意外发现了一斤多黄金,这是涂正坤为党的活动所保存的资金。

这些黄金总共十六两,其中十二两是湘鄂赣特委留下的经费,剩下四两是她的嫁妆。

但就在这时,国民党已经追上来了,情况非常危急,她已经没有时间联系到党组织。

朱引梅急中生智,只得将黄金藏在破旧的棉衣里,贴紧随身携带,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些黄金卖掉去过好日子。

尽管丈夫已经牺牲,她本可以用人死债消为由推脱,但认为那样会玷污丈夫的清誉,并对儿子产生不良影响,使他觉得对党不忠不廉。

朱引梅坚信,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因此她坚决地忍受着各种苦难,确保丈夫留下的这些资金,完整无缺地交给党。

为了保护党的经费,避免被国民党彻底铲除,朱引梅来不及为丈夫送别,便背着孩子,带着十六两黄金躲进了深山。

国民党不断派人搜山,朱引梅带着孩子四处躲藏,历经千辛万苦,脚被尖石扎破,身体被荆棘划伤,但她始终紧紧抱着黄金,从未有过丝毫松懈。

从这一刻起,朱引梅母子翻山越岭,开始长达十年的逃亡生活,一路靠着乞讨为生。

在这十年里,朱引梅不仅要躲避敌人的追捕,还要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

孩子生病时,她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偷偷为孩子买药;食物短缺时,她只能靠野果和剩饭充饥,尽管生活过得艰难,但她始终没有想动那笔黄金。

1949年,平江终于迎来解放曙光,解放军浩荡开进县城,全县人民沉浸在喜悦之中。

朱引梅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她知道自己的守护使命终于完成了。

她一路颠沛流离,辗转回到平江,此时的她已满头白发,牙齿也掉光了,脸上刻满岁月的沧桑,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与喜悦的光芒。

在这一年的冬天,朱引梅带着十六两黄金,怀揣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党的忠诚,来到了县委大院。

在警卫带领下,她找到县委书记齐寿良,将黄金交到他手中,颤抖且激动说明来由。

当年涂正坤牺牲时,湘鄂赣特委留下十二两黄金,朱引梅藏着黄金讨米十年,但一分钱都没动,今天全部上交。

还有四两黄金,是她做童养媳的嫁妆,这十年她也没有交过党费,今天一起交了吧。

听到这一番话,齐寿良深受感动,眼中闪烁着泪花,紧紧握住朱引梅的手,感慨地表示:

这些黄金,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两人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的贡献,朱引梅用十年的苦难与坚持,守护了党的经费,完成了丈夫的遗愿。

涂正坤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朱引梅的精神如同黄金般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998年,88岁的朱引梅安然离世,她的故事尘封半世纪,直到儿子涂明涛任平江政法委书记时,因拒收违规住房补贴,才揭开这段往事。

世人不禁惊叹,在当年的乱世中,到底有几个人能抵受黄金诱惑?饥寒交迫时仍恪守信仰,比金属更珍贵的,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忠诚。

如今平江烈士陵园松柏常青,涂正坤与朱引梅的名字并列碑上,他们的故事化作一堂无声的党课:

信仰不是口号,是朱引梅棉衣里十年不化的黄金,是涂正坤枪林弹雨中最后的呐喊,更是穿越了时空的火炬,照亮每一代人的初心之路。

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篇章。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涂正坤:艰苦卓绝洒热血 感天动地忠烈心》.2018-11-19

【2】红网.《党史会说话|“烈士遗孀”朱引梅:信仰胜黄金 乞讨十年未曾动黄金分毫》.2021-05-31

【3】澎湃新闻:《一起学党史 | 烈士遗孀朱引梅:背着黄金乞讨10年,金子般的忠诚》.2021-03-29

0 阅读:0
历史滴温度

历史滴温度

从历史长河里,感受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