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55岁禅位之谜:南宋皇帝为何提前退位?

说说历史那些事 2024-10-29 08:58:11

文‖说说历史那些事

编辑‖说说历史那些事

导读

赵构的太上皇生活真是让人羡慕啊!品茶、写书、闲聊,简直就是现代人的梦想退休生活。他的儿子赵昚却对这种生活不以为然,反而努力追求政务,这样的父子关系,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想知道更多关于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接着往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构禅位后的逍遥生活

赵构皇帝的父亲,赵匡胤太上皇不愿执政,于是禅让给儿子赵构,赵构皇帝从此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赵匡胤-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匡胤并不是赵构的亲生父亲,他是南汉国的公主所生。而赵构的亲生父亲叫刘继元,因为和赵匡胤一起发动靖康之变失败,被赐死。赵匡胤做了皇帝,自然不能让儿子用刘姓做皇帝,于是赐姓赵。

赵构禅位后,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实际上,都对南宋政权有了绝对的掌控。他性格懒散,喜欢品茶,常和文人雅士聚在一起闲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说,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写了一本《大观茶论》。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赵构对自己做太上皇感到非常满意。他把自己比作茶中之皇,把自己的逍遥自在比作茶中之乐。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狐狸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昚的崛起与赵构的智慧

他没想到的是,他不重视的儿子赵昚,却成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继承人。

赵昚-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昚跟他爹不一样,他不喜欢闲逸的生活,而是喜欢忙忙碌碌地干活。据说,有一次,他对身边的大臣说:“我爹在禅位后过得多逍遥自在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做太上皇子非常不满。同时也说明了他有对比观察的眼光。在赵昚这里,成功不仅仅是能力的体现,还有一些运气和机遇。

权谋之争:父子间的权力博弈

但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他选人的一种意外验证。如果说,赵昚之前只是一位得宠的皇子,那么他的这番表现,则让人刮目相看。

因为,在他之前做继承人的候选人中,有一位叫赵徽之人。这个人长相和蔼可亲,深受赵构喜爱。但可惜的是,在赵昚进入京城之后不久,他就病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徽死后,有人建议让另外一个儿子赵惇来做继承人。但在那个时候,赵惇刚刚5岁。这对赵构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因为小孩子无法掌控大局。而且身边又没有什么值得信任的人。如果真让他做皇帝了,南宋恐怕就要乱作一团。

而赵昚和赵徽不同,他年纪轻轻就显得非常沉稳。再加上聪明机智,颇得文官武将喜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赵昚凭借自己的能力和魅力顺利成为了继承人。

这个结果虽然意外却也很合理。父子之间的权力互动和博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权谋智慧:父子二人治国观念与手段的差异

在赵构看来,他选择赵昚作为继承人并不冤枉他们父子俩。

虽然赵昚性格外向一些,但在某些方面,他和赵构倒是挺像的。尤其是治国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昚喜欢下棋,在一次下棋时和岳飞谈到治国之道。他说:“治国如同下棋一样,要全局观。”

岳飞点点头:“不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要懂得舍得。”

岳飞疑惑地问:“舍得什么?”

“舍得棋子。”

岳飞心里暗骂这个小王爷无知无耻。但表面上还是笑眯眯地说:“理论上没错。”

从这段对话来看,赵昚不仅有远见卓识还有胸怀宽广。这也许就是他成功当上继承人的原因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权谋巧变:权力平衡与朝堂暗流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和赵构交流时,岳飞并没有把这个小王爷当回事。更别说真正拿出心腹良策来奉承他了。

正因如此,在靖康之变之后重振南宋实力这件大事上面,岳飞没有站到前台去。

而那些站到前台去的大臣们,基本都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毕竟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里面,“和”字当头者都会被斩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靖康之变后的20年里面,“和”字当头者开始占据了上风。南宋官员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和金国联手对付党项、契丹、蒙古三大部落。

在这种情况下,“主战派”似乎成了异类。但他们又绝对不甘寂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个时候的皇帝正是还没禅位给儿子的老废物——赵构。

想必他当时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眼前这个复杂多变的局面。所以就采取了左右逢源、顺水推舟、众望所归等等诸如此类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策略对于解决当前问题确实很管用。但从长远来看就不行了。

因为这样一来,“主战派”和“主和派”两大派系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平衡。

一旦哪一方出现问题,南宋就会像扑克牌一样迅速崩溃。而那个时候南宋还没有迁都杭州呢!

正因为如此,在岳飞看来,“主战派”代表人物作为南宋统帅不合适。“主和派”又怎么可能?

所以他选择了支持一个最不可能统帅三军大战金兵的人——秦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权谋终局:南宋王朝兴衰与历史评价

但秦桧并没有让岳飞失望。作为南宋首相兼东南统帅兼秦王兼秦靖王兼秦靖国公兼……哎呀你们懂得!

作为一个皇帝,你当然不能偏袒你支持的那位统帅。所以在政策上面就要尽量向“主和派”靠拢。

可问题在于,“主和派”靠拢多了会让“主战派”失望。“主战派”失望多了会聚集成势力量。这势力量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动摇南宋江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和派”也不能被“主战派”排挤出去。否则外交政策就会变成“抗金必胜、反金必灭、与金必交”。

所以要左右逢源、保持平衡、尽量满足每一个势力。

当然这只是南宋朝堂上面最微妙最脆弱最混乱部分而已。其他方面也有很多需要处理和应对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在55岁那年接过江山重担之后,退居幕后享受清福之日也就离他不远了。

禅位给儿子之后的十几年里面,“太上皇”的生活就成了“老废物”的最大乐趣。“品茶论道”也成了智慧之士“大论小谈”的题材之一。

禅位给儿子之后20年,“老废物”的生活就成了他最好的写照和注解。

权谋巧变:历史评价与生存智慧

有人评价他“软弱无能”。确实,在南宋历史上面,“老废物”的评价始终都不高。“软弱无能”成了他最常见的标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赵构80岁高龄时去世。“软弱无能”的他活了80岁!足见这个标签并不适合他。

一个活到80岁高龄、成功当上南宋第四任皇帝、坐稳江山社稷、让南宋在金兵威胁下依旧稳如泰山的人“软弱无能”?

难道我们对这个词有什么误解吗?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话,并非“软弱无能”,而应该是“怂”。或者换个更好听一点儿的词汇——“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权谋智慧:南宋王朝的抉择与江山社稷

在金兵压境之际,他退守江宁,并放弃抗金思想。而正是因为放弃抗金思想才使得外交政策变得复杂多变、混乱不堪。

但也正是因为放弃抗金思想才使得金兵放松警惕、掉以轻心、猎取乐趣时摸不着底线、甚至松懈许多。

在外交政策上面左右逢源、保持平衡就像打仗时候伺机出击一样耗费精力耗费时间耗费资源耗费精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退守江宁则相当于把自己收敛起来伪装成软弱无能者伺机出击者。这更加耗费精力耗费时间耗费资源耗费精神。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金兵陷入一个错觉:我们取胜已定、江山已把握住、敌人软弱无能我们可以肆意妄为!

这个错觉越来越浓厚直到金兵完全放松警惕、掉以轻心、沦为悲剧主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此看来,“怂”也好、“精”也好、左右逢源也好、保持平衡也好都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已!

放弃抗金思想、暗中蓄力保护江山社稷才是目标!

正因如此,在退守江宁和放弃抗金思想这件大事上面,“软弱无能”的他似乎还挺有先见之明!

同时也说明了外交政策上面左右逢源保持平衡并非一种高明手段、而只是实现目标过程。

结语

赵构虽然被贴上了“软弱无能”的标签,但在我看来,他的智慧与策略并不简单。通过巧妙的权力平衡和对局势的把握,成功让南宋稳住了江山。大家怎么看?你们觉得赵构真的是“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哦!

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32

说说历史那些事

简介:历史长河,故事万千,与你共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