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米涨价看日本经济的困局

财经早餐 2025-04-21 06:29:44

就在美国人民为鸡蛋价格高涨愁容满面的同时,大洋彼岸的日本老百姓,则正在为大米价格的飙涨而感到沮丧。

据日本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根据农业部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6日的一周内,日本超市5公斤包装大米的平均价格连续第14周上涨,达到4214日元(约人民币216元)。这比前一周又上涨了8日元,是去年同期价格的两倍多。

日本大米涨价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日本国内大米种植面积以及大米种植人员减少,导致供应端减量。

其次是日本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餐饮行业火爆,导致需求端增加。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是,日本当局一直不愿意放开进口大米,而是主导日本国内大米的几乎完全自给自足:任何超过零关税“最低准入”配额的外国大米想要进口到日本,都要征收每公斤341日元的关税。

日本当局认为,大米作为日本人的主食,需要保证自给自足以保持“国家粮食安全”。但这其实有点矛盾,鉴于按照日本发明的“基于热量的食品自给率”计算,日本其他食品严重依赖外国进口。据中经网援引日媒报道,从2016年到2023年,日本的食品自给率(按热量计算)维持在38%左右。

也有部分机构认为,日本当局对国内大米的保护政策,其实还有比较复杂的政治考量或者象征性意义,但确实也很难找到切实的证据,本文不做论述。

此外,日本政府有公开的大米国家储备战略,确保应对因农作物歉收或地震等紧急情况造成的短缺。每年的储备量保持在100万吨左右。为应对连续飙升的大米价格,日本当局已经筹划了释放储备大米措施。据报道,日本农业部门在今年三月份举行了两次储备粮拍卖,涉及总计21万吨大米,第三次拍卖定于周三举行。

大米价格是推动日本物价指数整体上升的核心要素之一,据央广网援引日本总务省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2%至110.2,连续43个月同比上升。数据显示,3月日本核心CPI环比上升0.2%。食品价格上涨是3月日本核心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大米价格的飙升也反映在恩格尔系数上,该系数衡量的是用于食品的家庭支出比例。根据日本官方今年2月份公布的数据,日本2024年的恩格尔系数达到28.3%,为43年来最高水平。恩格尔系数越高代表家庭为吃饱饭付出的越多,满足生活其他需求的物质水平越低。

大米涨价并不是日本围绕这种谷物唯一的问题。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的一次讲话中称:“日本不希望我们卖给他们大米,”让日本的大米问题成为了两国贸易谈判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日本能否向美国开放大米进口以及开放多少进口,则是观察日本当局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妥协让步的象征性议题。

美国关税

将引发日本经济动荡

上周,美国与日本政府官员关于关税问题的谈判在华盛顿举行。尽管谈判前由于特朗普突然宣布参加,并临时提出了负担更多“驻日军费”的新议题,令日方震惊,体现出戏剧化的一幕。但据环球时报的报道,谈判并无突破。

核心问题是,虽然美国政府日前宣布暂缓对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90天,但日本仍然面临美方10%的基准关税、25%的汽车关税和钢铝关税,特别是作为主要的汽车出口国,这些都增加了日本的“疼痛感”。

这也是为何日本是主要国家中率先启动与美国磋商的国家,因为美国的新关税以及潜在更多的关税让日本经济蒙上了一层浓郁的“不确定”阴影。

以钢铁出口为例,由于美国于3月12日针对其征收25%的关税,日本与美国的钢铁贸易平衡受到较大冲击,今年3月份日本对美国的钢铁出口大幅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6%。

美国的这一单边举措无疑已经开始扰乱全球钢铁贸易的供应链,并已经实质上减缓了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跨境贸易。

就日本总体出口而言,三月份日本所有产品的全球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9%,虽然是连续第六个月攀升,但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测中值4.5%,且与2月份11.4%的增幅相比放缓明显。其中钢铁产品出口下降了8.2%,汽车出口增长7.2%,芯片制造设备出口增长4.2%。

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依然是美国。3月份对美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 3.1%,其中电子零件增长了35.8%,药品增长了29.7%,汽车增长了 4.1%。电子零件和药品的增长可能是贸易企业为应对美国新关税而提前发货,但由于日本汽车制造商很难迅速改变生产计划,因此在加征关税之前提前向美国发货的数量不会很高。

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下降了4.8%。

但由于随着新关税的实施以及后续谈判和更剧烈关税的不确定性,日美贸易的前景正在恶化,未来几个月两国间的贸易额或将受到更重大打击。

尤其是4月3日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单征25%的关税,这对日本的打击将尤为严重。

2024年日本对美出口的汽车总额占总出口额的28%。近年来,日本每年国内生产大约900万辆汽车,其中约150万辆运往美国销售。此外,日本汽车制造商还从位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厂向美国出口140多万辆汽车。

自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开始,尽管对日政策有所变化,但其给日本经济所带来的巨大震动远不止日本股市的动荡那么简单。日本首相石破茂将这一局势称为“国家危机”,并誓言采取全国性的应对措施。根据日本政府的数据,日本出口总额的20%左右是美国进口的,美国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可以说,日本最主要的产业链都高度暴露在美国市场的风险之下。除了上文提过的整车制造企业,其他面临集中风险的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建筑和采矿机械以及机床。尤其令日本政府担心的是,美国提高关税可能会对日本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中小型企业造成影响,因为日本中小型企业往往有较大出口贸易敞口。

此外,日本企业虽然在过去几十年将大量产能转移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2017年至2024年,日本企业对东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75%,但鉴于美国本次新关税针对国家的数量之广,日本企业在海外的产能也很难摆脱关税风险的影响。

可以说,日本经济短期内的高度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新关税的烈度和持久度。

日本手中的牌不多

当前日本可以反制美国新关税的牌其实不多。简单捋一捋可能就是汇率和所持有的美债两种。日本依然是美债的最大持有国,今年2月的持有额超过1.1万亿美元。日本相关部门能否有魄力通过指导日本金融机构抛售美债进行反击呢?鉴于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盟友关系,和地缘政治高强度合作的关系,这似乎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此外,日本可以通过调整日元兑美元汇率,通过日元升值,来争取美国方面的认同,作为某种交换条件。然而,1980年代的“广场协议”还历历在目,当年日本为了应对美国的压力而采取激进提高日元汇率的方式,其后果是惨痛的,是导致日本经济此后长期疲软的“元凶”之一。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 阅读:35
财经早餐

财经早餐

美好的一天,从财经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