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伍子胥这人我是素无好感,觉得他就是一个复仇狂,而且此人虽有天地奇才却心胸狭隘,助敌国亡祖国怎么说都觉得过分,更何况把那早已死去的旧主从坟墓中挖出,鞭尸三百,这人品胸怀绝对让人看不起。
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父兄被奸臣所害,他逃亡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后协孙武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助吴王夫差成春秋霸主,屡劝其杀勾践无果,被谗言谋反而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这伍子胥我是敬佩不起来的,我敬佩和感动的是在他逃命之途上所遇的那位渔夫。
据《吴越春秋》载,伍子胥逃亡吴国,遭到追捕。“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日:‘日己夕兮,予心优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这就是所谓“芦中托渡”的典故,意为靠人帮助脱离危难成语的出处。
然而故事到此还未完结,这伍子胥怕行踪暴露,也为报答救命之恩,解百金之剑相赠,渔夫说:“我听楚王的命令,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行圭。难道我会贪图百金之剑吗?”推辞不接受。伍子胥说:"请问您的姓名。"渔夫说:“今天很凶险,两个贼相遇,我所谓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两个贼相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何问姓名呢?”伍子胥便转身离去,临行前告诫渔夫:“掩盖你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渔夫答应后,伍子胥行走了几步,回头看渔夫,已经翻船自己沉到江水之中了。
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舍命渡他,而这伍子胥却担心渔夫的个人节操,这对渔夫来说近乎是一种侮辱,所以以死明志。这是千年以来很感动善良中国人的一幕,那个普通渔夫没有留下名字,然而他拒绝执行上级的命令,哪怕它打着国家的旗号,只因为它不义!他不为了什么,他不图什么,拒绝了百金之剑,他为消被救那人的担心,自沉江底,每读到此,心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司马迁对伍子胥显然是报以很多同情的,他在《伍子胥列传》中对这位所谓的“逃国者”给予了高度评价,赞美他是“烈丈夫”,“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但我实在是瞧不起他,只是对他后来“此头须向国门悬”的举动心生丝丝感动。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渔夫的形象比他更伟岸,有了这样的渔夫,才有了后来的伍子胥。我中华民族义举代代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人性张扬,义举更耀眼,如我们熟知的赵氏孤儿,舍子护姪等,但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这没留下姓名的渔夫。记住这平凡伟大的高洁之人,这比记住那些所谓英雄更加具有涤荡心灵的现实意义。
写得好。伍子胥确实不是个东西,比范蠡差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