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表示愿意谈判,但美国仍然对华加征了145%的历史最高关税。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上,这是最高的关税记录。4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时承认,他的关税“有点爆炸性”。但除此之外,他什么也没说,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做法辩护,声称这是在鼓励那些有“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做出让步。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70个国家与美国接触,试图取消关税。而特朗普则表示,美国将开始与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谈判。
对我们而言,145%的关税落地,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一举措,已经招致越来越多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
对我们来说,情况也同样不乐观。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话,那么我国作为被加征关税的一方,宏观经济也必然会承受极大极大的压力。
宏大叙事和个人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就145%的关税而言,一定会影响到几乎所有人。
单单是富士康,在国内就有几十万的员工,如今这些普工的底薪只有两千多元,如果继续压缩成本的话,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幅减少。
第二个选择就更可怕了,富士康一旦把全部产能转移到国外,不管是东南亚还是美国本土,这就意味着国内富士康几十万员工,必然会面临丢失工作的痛苦。
如果是2018年,工作没了我们可以说大不了再找就是;但今天是2025年,宏观经济今时不同往日,就业的严峻形势想必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
这不是假设,而是现实。
就在特朗普提出对华加征145%的关税之后,美国已经在讨论要求苹果把产业链搬回美国本土的可能性。
而这,还仅仅只是苹果一家公司带来的影响。
在苹果产品之外,中美每年还有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额。
去年,我国在美国那里赚到的贸易顺差就是3600亿美元,也就是一万亿人民币,这一万亿元的贸易额,背后同样还是千万人的工作岗位和就业。
而100%的关税,就意味着彻底堵死了和美国贸易往来的路径,届时国内制造业的选择也只有两个,要么在国外生产,要么大幅降低工人工资,以此来减少制造成本。
降薪潮,可能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趋势更加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失去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后,全球其他经济体可能要面临来自我国商品的“倾销”。
生产是不能断的,尤其是这种万亿级别的贸易额冲击减少;对我国而言,必然需要找到类似的缺口来弥补。
欧盟是一个选择、东南亚也是一个选择,但这些国家或经济组织,都无法消耗我国庞大的产能,而且也不能像美国那样,给我国提供贸易顺差。
美国背后靠的是美元,特朗普为什么认为美国吃亏了?本质上是因为美国负责印钞,然后通过向他国提供贸易顺差来向全球输出“流动性”,而美元印钞是以债务为代价的。
美国之所以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是因为美元为全球提供了流动性。
在100%的关税影响下,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锐减,其他类似的经济体或组织,都难以为我国提供36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如此高额的债务。
就在特朗普对我国加征145%的关税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致电我国,其中不仅仅提到了贸易关税,也谈到了对我国商品进入欧洲的担忧。
换言之,欧盟几乎已经明确表态,欧盟无法扮演美国类似的角色,大量购买我国制造的商品。
如果欧盟都无法承担,类似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就更无法承担。
尽管去年中越贸易额较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转口运往了美国,如今美国把这条路一堵,越南也就没有那么强的需求来进口我国商品。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形。
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在4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在前一天已经与日本首相进行了交谈,美国将寻求达成协议。
莱维特说,特朗普已经要求他的顾问“与每一个打电话给美国要求达成协议的国家达成量身定制的贸易协议”。
这是最可怕的情形。
这意味着,美国有可能制定一个“把我国排除在外的贸易秩序”。
从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到4月9日正式生效,全球范围里,我国的表现应该最强硬的,这可能也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
因为我国的强硬,他就更好把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的反制让特朗普额外加征50%的关税,这一点“让其他国家有所畏惧”。
这反而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效果,那就是对其他国家起到震慑作用。
特朗普的高级贸易官员格里尔说,“美国巨大而持久的贸易逆差已经形成了30多年,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但所有这一切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果美国真的和越来越多国家达成协议,而我国和美国的谈判还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话,这对未来的中美贸易协议的达成,非常不利。
因为美国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的前提条件,已经愈发明显,那就是要求他国也提高对我国的关税,防止再次出现2018年之后的情况,转口贸易绕开美国对华关税。
最终,我们当然不能改变特朗普;正如杰克马在2018年时期说的那样,你连你妈妈都改变不了,怎么能渴望改变特朗普?
最坏的情况是,如果做不了美国的生意,那么我们还有14亿人的生意可以做。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拒绝内卷,提高收入,这样这样,人们才有时间有闲钱去消费,而不是只能够忙于工作生产本身。
或许,是时候和美国说再见了;这一次在我国几十年对外开放的历史上,可能是最严峻的一次;过去我们是主动对外开放,订单就蜂拥而至。
而这一次,当美国主动对我国关闭大门的时候,我们也是时候尝试做14亿人的生意了。
反过来看,提高本国人民的收入和更多的业余时间去消费,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进步呢?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对华的关税,反而也是促使我们转型的好时机。
是时候离开过去的舒适区了。
这一点对中美而言,皆是如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