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笔记】
(一)先见之明,其明在心。
陆澄问先生,说古圣先贤能应变不穷,是因为预先(对将发生的事情)都研究过了吗?阳明先生提出,圣人之心如明镜,只要如镜明,就能够以“不变之明”应“万变之物”。通俗来说,就是只要有一个至真至纯的心在,就可以坚守正道;只要一个大是大非的心在,就可以明辨是非;只要有一个向善为善的心,就可以进退有据。心如明镜,如果只是想到和看到镜子这一层,那还仅仅是个“形”,镜子如果不能拍照或者录像,就是个“物去镜空”,如果不借助当下火热的“大模型”,更不可能“未卜先知”(未有物而先有形)——这也仅仅是看到或看不到的“形”的问题,阳明先生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明镜之明,其明在“神”不在“形”。这个神,就是道,就是理,就是善,当然就是仁者之心。
阳明先生以尧舜、周公、孔子为例,阐发“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的道理。这也是指明了人生用功的方向,不能醉心于物的得失,而是要追求明明德;要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既要求真求善,又要守真行善。“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变”。所谓“不能照”,就是看不见,没有洞察力。圣人之学,修的是一个明。
因此,修炼明心静性的功夫,不止是个修身的问题,也是个见识问题、本领问题。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来到”这一判断,用诗一样的语言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后来老人家在谈到什么叫领导时说:“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这是圣人的先见之明,其明在心。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二程遗书》(卷十五)中说:“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应与不应,只是个照与未照的概念,对于事物本身的道理,不见得就有个先后,应该是早已有个定理了。二程说“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天地混沌未分的时候,万事万物之理已经在冥冥之中)。阳明先生对此是认同的,担心陆澄没有理解,接着又阐发了“义理无定在、无穷尽”的道理。这对于修学者更有指导意义。
义理无定在,一是肯定义理的唯一性和至高原则性,不是唯二的,二是指出了义理的具象性和表现多样性。义理无穷尽,既是指义理与时代发展的结合没有穷尽,也是指追求义理的过程没有终点。后世的求知,就是向着唯一真理的方向与时俱进,也就是先生说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某种意义上说,善恶在心是非分明,但只要举案例,就是善恶无尽,不仅是数量,而且也是层次。阳明先生说,圣人做到尧舜之善,善也没有穷尽;恶人做到桀纣之恶,恶也没有穷尽。真可谓善也无上限,恶也无底线。普通人不用去理解尧舜之善和桀纣之恶,单是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就可能有真切体会。“见过坏的,没见过这么坏的”,这就是老百姓对善恶无穷尽的通俗理解和表达。
学习这件事,对每个人都有两层含义,一是求知,二是行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庄子的话大多人耳熟能详,常常用来鼓励人珍惜光阴,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知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嘛。但其实,这对庄子的话理解是不完整的,甚至说是断章取义。庄子原话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关键是后面一句,庄子警告学者,无穷无尽的知识,根本不能靠有限的生命去完全获取到的,这么做甚至是危险的。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有涯之生要学什么?这还不仅是学者学什么的问题,也是师者教什么的问题。教和学都应该围绕“义理”,教学互动之间,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让双方都能真正领悟和践行“义理无定在、无穷尽”的内涵。
学而时习之,明白了求知的意义,行善也就一并理解了。贯通知与行,不是形而上,关键在“事上磨”。有生之涯,须在事上磨炼出个明,才能“随感而应,无物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