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曰:“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 精 讲 \
仙家说到虚,已经说到位了,圣人也不能在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教说到无,圣人也不能在无上加得一毫“有”。但是仙家说虚,是从养生上来说;佛家说无,是从出离生死苦海上说。
都于本体上,就是在本体上都加了些意思,这个意思就是目的,为了解脱、为了不死,已经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都与虚无有障碍了。这是内行的反戈一击,王阳明都下过功夫,这个话才如此“点穴” 般精准。
一般都认为儒家不彻底,仙家和佛教才彻底,但是王阳明说虚是从养生上说的,加了贪生怕死的意思了,佛教无是从出离生死苦海、解脱生死上说的,又加了一层,不能说怕死吧,但是又加了一层生死念头,这样也不是虚无的本色,也给那虚无的本色增加了障碍。
儒家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一点意思。这个说得好,非常有说服力,也不为了脱离生死,也不为了长命百年,我就对着这镜子干干净净地照照。所以说真能跟天相匹配的是儒家的“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的无形。
日、月、风、雷、山川、民、物, 这些貌象形色,都是在太虚无形中的发用流行。你看这些山川民物他 们不能够做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良知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这可以和那一条讲良知是造化的作用,生天生地,生地生魔,相互理解。
圣人只是顺了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都在我良知的发行中,我没有加一物,我也没有将它打断,也没有给它加胳膊加腿,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在良知之外做这个障碍。这个妙,王阳明用良知直觉给儒家加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