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重庆谈判波诡云谲,蒋介石仅凭一支烟得出结论:此人不可轻视

红楼晓晓 2024-08-30 10:46:08
前言

1945年8月28日,重庆。这天,蒋介石的官邸林园十分热闹。

在这里,蒋介石招待了毛泽东,以及随行的周恩来、王若飞等人。

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该何去何从,究竟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成为所有人关心的头等大事。

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决意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却想要在美国的援助下,发动内战,建立一个所谓的“蒋家王朝”。

01 延安的一封意外来信

抗战胜利不久,蒋介石先下手为强,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毛泽东在延安,收到一封来自蒋介石的电报。电报的主要内容是,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电文具体内容如下: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事,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从这封信的表面来看,其言辞恳切,字字都是为了和平,看不出一点毛病。

不仅如此,在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蒋介石又接连发来两封电报,内容和前面的一封别无二致。都是邀请毛泽东尽快赶往重庆,共商和谈大事。

凭着跟国民党多年打交道的经验,大家第一时间都断定这是蒋介石的阴谋,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鸿门宴”,劝毛泽东千万不能去。

事实确实如此,蒋介石不仅发了电报,而且还将其公开在了报纸上。一时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商和谈大计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全国人民人尽皆知。

在当时,重庆是蒋介石的地盘。而毛泽东此时若答应前来,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毕竟前面还有张学良的前车之鉴。

而毛泽东如果不来,就正好称了蒋介石的心意,然后顺理成章地把“不要和平”、挑起内战的罪名扣到共产党和毛泽东身上。

正因如此,蒋介石这才作出和平的姿态,三次电邀延安,假意和谈,实则每一步都是在为后来的行动做准备。

但此时的重庆犹如龙潭虎穴,蒋介石断定毛泽东不会来。

不过,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一眼洞穿了他的阴谋。

此番相邀,不过是蒋介石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同时积极备战所使的障眼法。

在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之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特别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最终,为了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团结,同时揭破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的嘴脸,毛泽东毅然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深入虎穴!

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当下的形势,他认为:

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到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如果做出最大让步还不行,就“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倒不怕,真是要在那里办点事。”

考虑到之后的大局,毛泽东向党中央提出建议:

在他离开延安期间,由刘少奇代理党中央主席,同时增补陈云、彭真为中共中央处候补书记,以此确保党中央能始终保持正常运转和高效决策。

02 龙潭虎穴,远赴重庆

8月28日清晨,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从延安出发抵达重庆。

值得一提的是,延安的同志为了这毛泽东的次出行,都特别花了一番心思。

首先是鞋子,毛泽东脚上穿的皮鞋是叶剑英特意为他买的,身上穿的灰色中山装是特地从北平订做的。

待毛泽东穿戴整齐,大家觉得还缺了点什么,就在这时,周恩来顺手摘下了自己的帽子。

那是一顶巴拿马盔式帽,是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喜欢的帽子,如今戴在毛泽东头上,格外显得风趣幽默,并且别具一番深意。

毛泽东乘坐的专机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是在当天下午三点半。

往下看去,飞机下面人头攒动。等待接机者人数众多,除了等待已久的中外记者之外,还有数百名自发前来的民主自由人士。

望着这样的情景,站在毛泽东身边的美国大使赫尔利,由衷地对毛泽东感慨道:“简直是好莱坞!”

事实确实如此,这便是重庆人民对毛泽东此番前来的由衷敬佩和欢迎。

毛泽东抵达重庆的消息一经传开,迅速震撼了重庆山城。对此,柳亚子更是挥笔写诗,称赞毛泽东此举是“弥天大勇”。

但是,毛泽东的到来却是蒋介石意料之外的。作为邀请方,蒋介石必须对毛泽东的到来有个交代。

于是,蒋介石紧急召开了会议,初步确定了此次接待的规格和方针:

“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只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

当晚八点,蒋介石在林园设宴,为毛泽东一行人接风洗尘。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很不相同。

毛泽东原本不抽烟,但在战争年代极强的工作强度之下,形成了嗜烟的习惯,每天都要抽很多。

但是,蒋介石却是个极为注重养生的人,不仅生活中不抽烟,而且对烟味十分忌讳。

而当毛泽东得知蒋介石的这个习惯之后,烟瘾很大的他,硬是在几个小时的宴会间,没有抽一根烟。

此番意志力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同样,这件事蒋介石也看在眼里。

事后,他就这件事对秘书陈布雷这样说道:“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

03 艰难谈判,一别永诀

接下来的谈判过程十分艰难。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却迟迟不肯拿出提案,和谈一度陷入停滞的僵局,双方长时间僵持不下。

而在谈判桌上看不见的硝烟之外,还有前方战场的战火纷飞。

谈判期间,蒋介石为了达到逼迫共产党,在谈判桌上交出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目的,他采取了边打边谈的方法。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的方法,当仁不让地同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种局面之下,甚至一度让蒋介石起了扣押毛泽东的心思。但是,出于外界的重重压力,蒋介石还是放弃了扣押的念头。

最终,整个谈判在持续了43天之后,国共双方基本达成协议。

1945年10月10日,蒋介石被迫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我们今天常说的《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签订后,很快轰动了国内外。与此同时,更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此举一时间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

根据协定,国民党当局表示愿意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离开重庆前,蒋介石与毛泽东又见了一面,二人进行了长谈。

谈话间,蒋介石提到了国共两党,称两党缺一不可,党都有缺点,但也都有专长。如君他们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十年之内总要搞出个名堂,否则对不起人民。

与此同时,毛泽东向蒋介石谈起了他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的土地革命。蒋介石听后说,很好,将来这些事都给你们来办。

在谈话最后,蒋介石再次劝告毛泽东,不要搞军队,如果专门在政治上竞争,可以被接受。毛泽东则表示,赞成军队只为国防不为党派。

于是,蒋介石对毛泽东说,我们二人能合作,世界就好办了。

毛泽东与蒋介石握手道别。

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此一别便是他们的永别。

10月11日下午,《双十协定》签订的第二天,毛泽东从重庆起飞,顺利回到延安。至此,人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由于蒋介石要打内战的方针早已确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不久便撕毁了《双十协定》,于1946年6月向中国解放区大举进犯,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

0 阅读:62

红楼晓晓

简介:文史渐宜精讨阅,湖山仍得饱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