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人虽未在军校毕业,但却吊打国民党黄埔将领,55年都授何军衔

史间行客聊话 2025-02-12 14:40:49

引言

曾有这么一句话“一代黄埔人,半部近代史”,充分说明了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史的重要性。而在人民解放军中就有很多出自于黄埔军校的名将,比如出自黄埔军校的开国元帅有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出自黄埔军校的开国大将和上将有陈赓、张宗逊、郭天民、陈伯钧、周士第、宋时轮等人。但是在人民解放军中也有一些从未上过军校而是在战争中学习打仗的军事猛将。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盘点下我军从未上过军校但是打仗一个比一个勇猛的7位开国将军。

第一位:”旋风司令”韩先楚上将

韩先楚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家境贫寒所以没接受过任何教育,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几个。但他却凭借着自身的军事天分和早期革命积累的丰富战斗经验,逐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至今仍有很多人在传颂他的辉煌战绩。韩先楚善于分析战场形势,灵活运用战术,在解放战争中率部取得了多次胜利。在新开岭战役中,他率领部队采取灵活战术,成功地击败了国民党军第25师,开创了东北战场首次全歼一师的先例。在东北的夏季攻势中,他指挥5个团攻克梅河口,歼灭国民党第184师,打通了南北联系。在锦州战役中,他所部突袭廖耀湘指挥部成功,为全歼其兵团立下了大功。而他所部也被廖耀湘称之为“旋风部队”。

而最为让后人称赞的就是他在海南岛战役中的敏锐捕捉战机的军事能力。在面对各种渡海作战的困难下,他积极备战并力荐在谷雨前发起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而历史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任志愿军副司令,协助彭老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尤其是在第二次战役中,他坐镇38军并在德川、宁远地区将敌军全歼两个师,打出了梁兴初38军“万岁军”的名号,而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战绩也被载入美国陆军史,这也充分证明了他的军事水平和能力。

第二位:”打仗数第一”陈锡联上将

陈锡联出生于湖北红安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庭条件非常差所以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为了反抗压迫,他14岁就参加了红军,并且在早期的战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熟悉各种战斗场景和战术运用。在1955年的授衔中,他是57位开国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后期成就最高的开国上将。1937年,他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他也因此战而扬名于军内,随后还参与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著名战役,对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张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解放战争初期,他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在刘邓的直接领导下,参与指挥了一系列重要的战役,巩固和扩大了解放区。随后陈锡联升任第二野战军3兵团司令员,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场决定性的战役,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陈锡联部队以机动灵活、战斗力强著称。在豫北战役中,陈锡联指挥部队快速穿插,最终全歼了国民党第二快速纵队,开创了我军以劣势装备全歼一个装备精良的机械化师的范例。另外在淮海战役中,他指挥部队攻占战略要地宿县,对孤立黄维兵团并最终全歼该部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位:“常胜将军”杨得志上将

杨得志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从小就跟随父亲学打铁,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更别说进入军校学习。杨得志在1928年参加了湘南起义,随后上了井冈山成为革命根据地的一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积累了大量的军事战斗和指挥经验。在红军长征期间杨得志作为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负责前卫和先遣任务,而强渡大渡河则是杨得志的成名之战,深得毛主席赞赏。抗日战争时期他,他在冀鲁豫地区指挥部队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不断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对敌作战中屡建奇功。

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指挥了正太、青沧、保北等华北地区的战役,尤其是在清风店战役中他全歼国民党第三军1.7万人,取得了晋察冀军区的首次大胜。随后他又率部攻克石家庄,牵制傅作义所部入关支援。在平津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全歼傅作义的第35军另2个师,间接促进了北平和谈。抗美援朝期间,杨得志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参加了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重要战役。79年协同许世友一起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对新中国的边境安稳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位:“文武双全”邓华上将

邓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曾就读于南华法政学校,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后投身革命运动。因为他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在红军时期一直担任政委的职务。邓华虽然未接受过正规的军校教育,但他不断通过参与的战争来总结经验和提升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抗日战争时期,邓华开始由政工条线转成军事主官,他曾参加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参与领导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随后他又在东北战场,作为纵队和兵团司令参与指挥了解放东北和入关平津等等重大战役。

在海南岛战役中,邓华成功指挥部队克服了复杂的海上环境并攻克了国民党的防线,顺利解放了海南岛。抗美援朝中,邓华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他协助彭老总开展了第一次到第四次战役,可谓是彭老总最得力的助手。随后他又担任百万人民志愿军的代司令员,他指挥全军开展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此战彻底击溃了美联合国军的攻势并且使得美国停战重启谈判。在韩国李承晚从中破坏之后,他又果断制定了金城反击战作战计划,此战彻底打灭了韩国挑起战争的想法。最后美联合国军和韩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朝鲜战役正式结束。而邓华上将也是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个指挥过百万大军的上将,其大兵团作战能力毋庸置疑。

第五位:”威猛悍将”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1906年出生于湖北麻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入嵩山少林寺习武。后因失手将以势欺人的地主恶少打死,被迫弃家离寺。1927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多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边转移途中,于陕西漫川关被国民党军堵截,他指挥第34团勇猛拼杀,为全军打开通路。在反“六路围攻”中,指挥万源保卫战,坚守阵地3个月,打垮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尽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校教育,但许世友通过战争实践不断学习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指挥风格和策略。在解放战争中,他参与指挥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及济南等重大战役,解放了山东省,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他参与指挥了抗美援朝夏季反击作战,并在刘伯承元帅,粟裕大将等人身体抱恙的情况下,出任对越反击战司令,成功击败越南军队。

第六位:“拼命三郎”陶勇中将

陶勇出生于安徽六安一个条件极为艰苦的家庭,7岁的时候就地主家放牛所以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随后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的洗礼下,陶勇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是是粟裕手下“叶王陶”主力战将之一。

他担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其勇猛和智慧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被誉为“拼命三郎”。1949年4月,英国的“紫石英号”闯入了中国领海并开炮轰击我中国军队,陶勇随即指挥部队炮击“紫石英”号英舰,随后又俘虏了这艘英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任命陶勇去担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成为新中国海军的奠基人之一。

第七位:“疯子将军”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出生于湖北黄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就开始做长工,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两年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作战极其勇猛且屡立战功,逐渐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同时也因为他打仗勇猛,不怕牺牲而被称为“疯子战将”。

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最为得意的战役有四场。第一个是襄樊战役,他仅用2天时间就以阵亡719人的代价,取得了俘敌2.1万人的辉煌战果,其中更是活捉了国民党中将司令康泽。第二个是定陶战役,毛主席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文章中,就列举了他指挥的定陶战役的成功战例。第三个是淮海战役,他策反110师起义,并突进成功活捉兵团司令黄维。第四个是上甘岭战役,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亲自指挥这次战斗,并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结语

虽然这7名军事战将在早年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是他们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军事行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掌握了军事理论和战术技巧,并且能够在各种复杂战场情况灵活地应对,从而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开国将领始终把人作为了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来看待,使得全军将士能够凭借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为胜利而不断努力。那么除了小编盘点的这7人之外,您还知道哪些声名远扬的开国将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点赞关注小编,下期文章更精彩!!

0 阅读:36
史间行客聊话

史间行客聊话

欢迎关注!